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王建中的玻璃作品 摄影:任玉明
玻璃也会像经过灼烧的陶瓷一样产生窑变?玻璃塑形能借鉴陶瓷技法?这些听上去很陌生的概念,在王建中的玻璃艺术作品中全然得到了体现。正在上海玻璃博物馆举行的“元·初”王建中玻璃艺术展上,近20件窑烧玻璃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与西式玻璃作品截然不同的中式玻璃设计风格。用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的话来说,在认识王建中之前,他几乎没见过有人这么设计玻璃的。
玻璃在熔融时形成富有进伸感的“漩涡”,象征天地诞生之初的混沌,这是王建中为之取名《元·初》的原因。气泡、裂痕、细纹、凹凸褶皱,这些肌理出现在同一块玻璃上,生成了一幅中国水墨画,作品《山·水·天》由此得名。透着悠悠冷寂的《战国印迹》,蓝色玻璃中饰以青铜色泽的威猛狞厉的战国瑞兽图腾,让人仿佛聆听到了来自远古的雄浑战歌余音。《望风云舒卷》造型似玉非玉,表面纹理又似墨韵散开。
用王建中本人的话来说,“从2003年开始筹划《元·初》系列作品,我希望摸索一条与西方玻璃艺术设计完全不同的路径。”为此,他效仿中国传统书画创作手法,向自然索取设计创作的灵感。于是,高山流水、深壑大川、草场森林、林海雪原,成为他的创作范本,通透的玻璃从此有了“风吹大漠的流动”、“溪水潺潺的宁静”的意境。而后期雕琢在玻璃作品上的战国图腾、周易符号,让《元·初》系列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这次展览以窑烧玻璃为主。”王建中透露,对于热时加工、冷却定型的吹制玻璃,他能百分之百掌握最后出品的效果。
但无论设计方案如何完美,窑烧玻璃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窑变,退火过程也很复杂,通常,他对作品最终形态只能掌握七八成。“这是挑战,也是窑烧玻璃的迷人之处。”
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在陶瓷艺术设计领域着述颇丰,其作品也分别被国家博物馆、韩国世界陶瓷博物馆等机构收藏。而从1995年开始接触西方玻璃艺术的他,如今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式玻璃美学。除了进行玻璃艺术创作的实践,他已经完成了《世界现代玻璃艺术》、《世界玻璃艺术史》多部玻璃专业学术着作。
事实上,在王建中看来,陶瓷和玻璃两者既有诸多不同的的特点,但又彼此相生,在艺术范畴上具有共通性。“两者都是在火中淬炼其秉性的,但玻璃的美是综合性的,这点与陶瓷不同。”王建中解释说,陶瓷的审美完成于三度空间,而玻璃的审美不仅有三度空间的内容,在自身内部还存在着空间形式。这种形态就是艺术家一直在探讨的美学内容。“可以这么说,玻璃是光的容器,光的传递者。是光赋予玻璃变化的色彩,因此,玻璃的美与光关系十分紧密。”而玻璃和陶瓷坚硬,经过煅烧之后不为任何外力改变形态的特性,也和艺术家的风骨相当契合,这也是他格外亲睐两种材质的原因。
虽然,在历史上,玻璃和陶瓷两者的诞生时间几乎不分先后,但王建中坦言,陶瓷艺术在我国拥有着深厚的根基,而玻璃制品只不过是偶尔少量的的点缀。“1985年是中国现代陶艺的发端。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陶瓷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而现代中国的玻璃艺术,就像是1985年的中国陶瓷,处于起步阶段。”王建中自诩,自己和他的学生都是中国现代玻璃艺术和设计的先行者、探路者“《元·初》玻璃展只是为现代中国玻璃艺术开了一个头。”
作者:陈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