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建中:玻璃艺术的中式美学

  当明净通透的玻璃与厚重悠远的中华文化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在由上海玻璃博物馆举办的“元·初”王建中玻璃艺术展上,你或许能找到答案。

  玻璃在熔融时形成富有进伸感的“漩涡”,象征着天地诞生之初的混沌,这可能王建中为之取名《元·初》的原因。气泡、裂痕、细纹、凹凸褶皱,这些肌理出现在同一块玻璃上,生成了一幅中国水墨画,作品《山·水·天》由此得名。透着悠悠冷寂的《战国印迹》,蓝色玻璃中饰以青铜色泽的威猛狞厉的战国瑞兽图腾,让人仿佛聆听到了来自远古的雄浑战歌余音。《望风云舒卷》造型似玉非玉,表面纹理又似墨韵散开。用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的话来说,这些作品的风格与他们常见的西方玻璃作品截然不同。

元·初

  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在陶瓷艺术设计领域着述颇丰,其作品《永恒系列》、《铁红刻纹罐》、《冷咖啡具》分别为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博物馆、韩国世界陶瓷博物馆收藏。而从1995年开始接触西方玻璃艺术的他,如今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式玻璃美学。

战国印迹

  “欧洲玻璃艺术之所以有今天繁盛,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作为基础。玻璃这种材质,和欧洲人的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但在中国,纵观我们的玻璃艺术史,玻璃仅仅被视作装饰物,是玉石等材质替代品,始终没有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联系,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在接受采访时,王建中表示,“《元·初》玻璃展只是为现代中国玻璃艺术开了一个头,也许,再经过15年的发展,当中国现代玻璃设计手法、评价体系,以及收藏市场日臻成熟,中国的玻璃艺术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望风云舒卷

  四十学艺的“手艺人”

  站在窑炉之前,王建中目不转睛地盯着炙热的坩埚,一片橘红色之中,泛着白光的玻璃此刻已经化为柔软的汁液。和烧制陶瓷作品时只需静候结果不同,此刻,趁着玻璃在加热融化,王建中必须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用手工之力,通过旋转、吹塑、浇筑等手法,将玻璃快速锻造成型。

  二十年前,在中央工艺美院陶瓷艺术系任职的王建中,去挪威访问考察。日程安排中有一站是去挪威皇家瓷厂,但接待方临时变更行程,安排他们一行人去了当地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玻璃厂参观。“我和那里的玻璃设计师相谈甚欢,他最后冒出一句话,王教授来我们这里做玻璃吧。”王建中当时一笑而过,想不到此后他真的接到一纸调令,为工艺美术系筹建玻璃艺术专业。从此,王建中在玻璃创作上一发不可收拾。

  俗话说“四十不学艺”,彼时,已经是中国陶瓷设计中心主任的王建中,要从最基础的吹塑玻璃学起。在工厂里,“白手起家”的他和所有刚起步的年轻的艺术家们一样,以近乎笨拙的实践方式与这种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却时常在坩埚中展现出陌生的一面的材质进行“沟通”。

  王建中始终记得他在学艺之初饱受挫折的那一天。“因为试图在煅烧过程中用新的手法改变玻璃的形态,结果,这一天制作的作品全部损坏了,疲劳、沮丧、困惑一起涌上心来,百感交集。”为了平复心绪,王建中在工厂附近的青纱帐种独自漫步许久。他突然领悟了玻璃的特性。“玻璃的透明和晶莹,让它容不得半点虚假。烈火熔炼赋予玻璃坚硬冷峻的个性,任何随心所欲的强势改变,得到的结局只有破碎。”

  当他的玻璃设计和创作手法炉火纯青,王建中开始一边着手撰写学术着作《世界现代玻璃艺术》、《世界玻璃艺术史》,一边探索大件窑烧玻璃艺术创作。从2003年开始筹划《元·初》系列作品,王建中旨在摸索一条与西方玻璃艺术设计完全不同的路径。他决定效仿中国传统书画创作手法,向自然索取设计创作的灵感。于是,高山流水、深壑大川、草场森林、林海雪原,成为他的创作范本,通透的玻璃从此有了“风吹大漠的流动”、“溪水潺潺的宁静”的意境。而后期雕琢在玻璃作品上的战国图腾、周易符号,让《元·初》系列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

  大方艺术与王建中教授对话

  大方艺术:陶瓷和玻璃两者在创作手法以及审美上有什么异同?

  王建中:两者都是在火中淬炼其秉性的,但玻璃的美是综合性的,这点与陶瓷不同。陶瓷的审美从理论上来说,完成于三度空间。但很多时候,仅凭二维,就能概括陶瓷祖品的基本形态。但玻璃完全不同,它的审美不仅有三度空间的内容,在自身内部还存在着空间形式。这种形态就是艺术家一直在探讨的美学内容。如何界定?如何给与其称谓,是艺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可以这么说,玻璃是光的容器,光的传递者。是光赋予玻璃变化的色彩,因此,玻璃的美与光关系十分紧密。玻璃与陶瓷的诞生时间几乎不相上下。陶瓷艺术在我国拥有着深厚的根基,而玻璃制品只不过是偶尔少量的点缀。1985年是中国现代陶艺的发端。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陶瓷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而现代中国的玻璃艺术,就像是1985年的中国陶瓷,处于起步阶段。以玻璃为创作材质的人,毫无疑问都是先行者和探路者。

  大方艺术:您曾经提到过,玻璃的某些拟人化的特质尤其令您着迷。这种特质到底是什么?

  王建中:玻璃的特质显而易见,透明、坚硬,好像一个具备了刚正性格,人生态度相当明晰,充满了阳光的人。之前,我从事陶瓷设计和创作时,喜欢体量饱满、方正的造型。这种偏好也可能与我自己的性格有关。当我学习了玻璃工艺,觉得这种材料特质也和我的性格有契合之处。初看上去,玻璃坚硬透亮,人为的改变近乎不可能,唯一改变的它的形态的方式就是将其毁坏粉碎。我觉得,有风骨的艺术家就应该像玻璃的脾性一样,有自己的性格,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刚正不阿。所以,我现在特别喜欢玻璃。

  大方艺术:我们知道陶瓷釉彩在灼烧之后,很多情况下会产生令艺术家本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玻璃创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王建中:我设计和创作玻璃作品时,通常会先设想作品名字以及设计所要达到效果。有了草图之后,我就依照草图寻找合适的制作工艺技术。也就是说,从第一步开始,我就要知道自己最终想要做出什么样的效果,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去实现与之相同或者至少相近的结果。现在,我的吹制玻璃作品基本上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窑制玻璃通常能达到70%到80%。这次的《元·初》玻璃艺术展览主要展出的是窑制玻璃。让我有点遗憾的是,原计划展出的有一件重达143公斤的作品,因为最终效果和预期差距比较大,没能赶上展出。

  大方艺术:窑烧玻璃最具挑战性的是哪个环节?

  王建中:吹制玻璃使用的方式是热时加工,冷却定型,所以基本上过程可控的。而窑制玻璃设计方案可以和吹制玻璃一样完整,但是制作过程中,玻璃会产生一些窑变。这些变化是设计时无法完全预估的。例如,在一个作品中有云雾的飘动,是不是能和设计时的那么一致,这个是有些不可测的。与烧造时的气氛、温度都有关系,所以,窑烧玻璃创作更能体会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性。

  大方艺术:陶瓷的技法可以被借鉴或者嫁接用到玻璃上去?

  王建中:有过这样的尝试。之前,我在一些书籍杂志上发表过的吹制玻璃作品《雨林》,这件作品用了三层玻璃嵌套。我希望用陶瓷的技法,对玻璃加工厂的制作工艺重新做些调整。我先自制不同颜色的玻璃条,然后借鉴陶瓷技法,把这些玻璃条进行热加工,用高温把它们融化在一起,让它们产生一种具有层次的朦胧感,然后像上釉一样,在表面撒一层粉,让其产生雨蒙蒙雾蒙蒙的视觉效果。这样的方法,让玻璃产生了与人们固有印象完全的不同韵味。

  大方艺术:东西方陶瓷艺术流派泾渭分明。而国内大众对玻璃艺术的欣赏通常还是以西方玻璃艺术家的作品为圭臬。大众对中式的玻璃创作的欣赏,是否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王建中:我们的这种普及工作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我们一直想告诉别人,玻璃不止是杯盘碗盏和玻璃窗,其实,玻璃还可以做成有很多中国味道的形态。在让大众欣赏中国当代玻璃艺术,在这一点上,媒体和博物馆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我特别希望孩子们能对当代中国玻璃艺术形式有所了解。这种透明、浪漫、富有想象材质,会让他们的审美观健全光明。

  大方艺术:您之前提到了玻璃艺术的探路者的概念。现在,美院的玻璃艺术系的毕业生近况如何?

  王建中:2004年第一批学生从玻璃艺术系毕业到现在,中国玻璃艺术创作环境在慢慢变好。前期毕业的学生基本上都在艺术院校,后期之中有一两个学生创办了独立工作室。虽然后者更加辛苦,但这些独立艺术家已经在迅速成长。我相信,再过10-15年,中国的现代玻璃艺术会有一个飞跃,就像当年的陶瓷艺术一样。

山·水·天

宇宙洪荒

秋天的记忆

作者:陈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