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格物致知,道器相融——王建中先生的玻璃艺术

  摘要:

  王建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玻璃和陶瓷艺术家、教育家。他的玻璃艺术风格单纯,语言简练;既有西方极简主义的现代风格,又带有浓厚的民族审美内涵;蕴含有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思辨,也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美学的意味;题材丰富,主题鲜明,诗情画意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他文人般的情结;王建中先生的玻璃艺术以多种形式向我们充分展现了玻璃清透无暇之美,以及他独特的文化情怀。

  关键词:王建中;玻璃艺术;传统;透明;情怀;

  王建中先生,出生于北京。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先生是我国现代玻璃艺术的先驱,他以西方现代艺术语言作为载体,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创作出了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玻璃艺术,凝视他的作品,透澈、简洁、浑厚、宁静,这热情如火冷峻如冰的艺术仿佛在以一种中西兼具的特有方式,向我们诉说着“真”、“善”、“美”。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玻璃艺术审美风格。同时,作为我国现代玻璃艺术的推动者、教育家,他始终致力于推动玻璃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玻璃艺术人才。

  陶瓷玻璃本相生

  王建中先生的艺术人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陶瓷,一部分是玻璃。二者虽然材质不同却存在着技术上的共通性,也包含艺术表现上的差异。欲谈王建中先生的玻璃艺术,陶瓷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议题。王建中先生从艺生涯的初期与陶瓷结缘,在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后,苦心研习陶瓷艺术,在前辈艺术家的细心呵护下,他凭借自己对于艺术的热爱,逐渐成熟,四年的陶瓷训练不仅为他夯实了坚实的造型基础,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国内各大陶瓷产区、众多的陶瓷工厂、研究所,成为了王建中先生艺术创作的实践基地,也是他心灵淬火修炼的圣地,经过一次次的摔打、一遍遍的炙烤淬炼出了他坚毅的性格、不屈不挠的人格品质和对于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冷咖啡具》是王建中先生那一时期最具代表的设计作品。这套《冷咖啡具》获得广泛好评,并获得世界陶艺优秀奖,并被多家机构收藏。这件作品是由一只咖啡壶、一只牛奶杯、一只糖缸、六只咖啡杯和一个花插组成的一套组合咖啡具。与一般的咖啡具不同,王建中先生的这组作品几个部分经过巧妙的设计:作者创造性的将咖啡壶的外形设计为曲线,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使作品传递出新颖时尚的审美感受。除此之外,单个元素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与其他元素相连接的结构,组合之后各个元素之间互为支撑,形成造型完整的方形整体。

  两个壶盖置于整体造型顶端,与低端并置的咖啡杯把手相呼应,打破了方形整体四平八稳的视觉感受,使得整体造型富有现代极简主义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也同样出现在王建中先生的紫砂作品之中。王建中先生曾说过:“紫砂艺术是陶瓷当中的‘裸体’艺术”。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紫砂设计的本质——造型。因此王建中先生的紫砂作品很少带有繁缛的装饰,而是以单纯而完满的造型语言取胜。1983年设计的《涡线提梁》,整体造型以一根富有弹性的线条贯穿始终,从提梁到壶身一气呵成,简单明了。壶盖上的壶钮和提梁在造型形式上形成首尾呼应,,壶嘴的细节丰富了曲线大气完整的造型,使得作品散发出酣畅淋漓的视觉感受。《大明潮》系列是王建中先生近期的作品,这一系列作品的造型在延续以往极简主义风格之余,融入了中国传统明式家具的古典美学特质,壶身与壶把的比例、壶嘴弯曲的角度、壶钮的造型无不体现着一位当代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其具有的人文关怀。类似的作品还有《天柱》、《方的联想》等设计作品,不胜累举。

  总结起来,王建中先生的陶瓷设计具有西方极简主义风格,同时兼具东方美学特质,具有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文关怀,也能够满足当下人民的审美意愿。这些都成为了他玻璃艺术创作的资源,也是艺术道路上的基石。

  1999年,钻研陶瓷近二十多年的王建中先生接到一纸调令,为工艺美术系筹备组建玻璃艺术专业。2000年中国美术院校中第一个玻璃艺术专业成立,此后,王建中全身心投入于玻璃艺术设计与创作当中,苦心钻研材料工艺与技法,将自身多年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艺术积淀,铸入玻璃艺术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开辟了王建中先生艺术人生中的又一全新道路。

  传统纹饰与现代材料

  玻璃材料的出现距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从诞生之日起,玻璃一直作为一种“精美器具制作材料”而逐步发展。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世界玻璃工作室运动”后,玻璃才逐步确立了自身艺术创作媒介的身份。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玻璃材料有着十分明确的现代属性。而王建中作为我国玻璃艺术的“破冰者”,醉心于玻璃材质现代美感的同时,也时刻不忘自身的民族属性。他的玻璃艺术创作,充分利用了玻璃材质的现代美感,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倾注其中,使玻璃作品带有鲜明的传统意味,彰显了时代精神。《战国印迹》是他这一系列的代表,作品取材于我国战国时期玉璧纹样,整体造型以方型为主,中间刻有装饰,通体采用蓝色透明玻璃烧制而成,颜色单纯,语言简练。在创作这件作品的过程中,王建中先生将战国时期神秘而又庄重的纹饰转变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与简洁、大气的外轮廓造型语言相对比,二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它们之所以美,……而在于以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那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的地反映了‘有虔秉,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时代。”在这里,光与色成为调和剂,充分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构图与比例构建了桥梁,链接了古与今。这件作品将传统文化之美借助玻璃材质传递出来的同时,也开创了王建中先生独有的玻璃艺术风格。类似的作品还有《望风云卷舒》、《回声》、《擎》等。正如王建中先生所说:“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绚烂的艺术文明,而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打造属于当下的时代精品。”凝视这些作品,人们仿佛通过玻璃回到了那个群雄争霸、百家争鸣的时代,欣赏着现代艺术的美,倾听着历史的回响。

  天圆地方,虚实相生

  “方”与“圆”、“虚”与“实”辩证关系是王建中先生玻璃创作的又一主题。代表作品有《涌泉》、《清泉》、《叠泉》等。这些作品整体造型简洁,线条有力;概括而修长的造型和适度的比例“拉长了”纵向的视觉空间,如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柱一般,能够给人以向上“升腾”之感。置身作品面前,不禁使人感受到一种纪念碑式的“庄严”。作品上半部选取半圆型样式,下半部为方形样式,稳固作品的同时,这种上圆下方的造型特点也恰好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认识论。王建中先生的这一系列作品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人对于宇宙空间的思考。

  同时,这一系列作品对于孔洞的利用更可谓精妙。这些孔洞在构图上形成视觉的中心,将原本“纪念碑”式的整体造型打破,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孔洞看到作品背后的空间,进而削减了作品视觉上单一的造型效果,使得作品更加“透气”。这不禁使笔者联想到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的艺术,他最擅长利用孔洞来表现雕塑的内部空间,“如果空洞的大小,形状和方向,恰到好处,不仅不会因为空洞而削弱强度。拱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依旧强度十足。石块上第一个空洞是穿透空洞结合了前后的面,形成一个更强的三度空间。孔洞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多种形态的实体。”如果亨利·摩尔的雕塑显示了现代西方美学对于形体空间的认识,那么对于王建中的玻璃艺术而言,这些看似空无一物的孔洞,则更多的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宇宙空间的认识。如果将玻璃作品的整体造型看作“实体”,那么这些造型各异的空洞即为“虚体”,《泉》系列作品对于孔洞的经营使作品“实中有虚”,而“虚体”暗示出的空间又丰富了实体造型,使得“虚中见实”。王朝闻先生在《雕塑雕塑》中写道:“空间的假定性或虚幻性,即是人的心灵美的创造物,又是创造心灵美的推动力。” 这些看似空无一物的孔洞,将背后的空间景致纳入作品之中,在视觉上形成了一定的“意念空间”,好似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留白”,使观者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宁空勿实以求虚中见实”。

  王建中先生的这一系列作品,巧妙的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的辩证统一关系,将审美精神注入天圆地方的造型之中,细细品读,“虚”、“实”、“阴”、“阳”、“方”、“圆”等事物矛盾的两极,通过作品仿佛得以相互转化,它们在赋予作品流动的生命力的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中国人特有的空间意识。

  文人情怀,器道相融

  作为一位本土艺术家,王建中先生的玻璃艺术创作常常带有“寄情山水”式的诗意表达,这也致使他的作品中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人情结。《窗系列之一朝阳》是这一类型创作的代表,作品以圆形为基础,一侧加以中国传统窗棂的抽象造型,整体采用金红、金黄两种颜色铸造而成,一体化的成型方式显示了艺术家对温度以及材料特性极高的掌控能力。从艺术语言来看:左则金红色的斑纹,如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几何线条的纵横交织,准确传达了“窗”的意象。造型、颜色、命名以有机的形式统一在作者诗意的表述方式之中,使得作品艺术语言丝毫不显刻意,自然表述之中,彰显材料之美,艺术创意令人叫绝。这件作品整体散发出单纯而又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当然,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远不止于此,这件2014年创作完成的作品《山水天》以立体的山石与平面的背景向结合,局部渲染的颜色和悬浮的线条暗示出远山的形状,透过光的照射,产生了类似山水画一般的虚无和空旷之感,作者将“天人合一”的思想糅合在艺术表现之中,寄情于山水,表达了本土化的文人情怀。类似的作品还有《远山》、《清风明月》等。

  透明的情怀

  “玻璃的第一特性就是透明,无论我们做任何形式的作品,都要考虑到这一材料的根本属性。人类自发现玻璃这种物质起,一直在为透明做出不懈努力。透明是玻璃的本质,是创作的最终意义。”王建中先生经常教育他的学生,视“透明”为玻璃材料的根本语言,将透明作为玻璃艺术构思的基点。这是王建中先生多年艺术实践总结下来的经验,也是他玻璃艺术道路上坚定不移的创作信念。2015年的新作《元·初》正是这样一件作品。与一般意义上向外占据空间的雕塑不同,这件作品运用阶梯状造型向作品内部延伸并构建了内在“负空间”,由于玻璃材料的透明特性,使得作品最外层版覆盖于“负空间”之上的形体折射了光线,遮挡了内部抽象的人脸造型,丰富了作品整体空间层次。作品运用材质的“透”与“不透”来表现“空间意象”的“似”与“不似”,巧妙利用玻璃厚度变化所产生的颜色差异以及光影变化,抽象的表达了天地诞生之时,万物初始的混沌状态。《抵达》也是精确诠释玻璃材质透明特性的代表作品。这件作品采用简洁的三角形构图,中间厚重,两侧较薄,背后刻有“苍山”造型的“负空间”。随着薄厚关系的转变,光线以不同的程度穿透玻璃,使得“苍山”的造型得以显现。凝神注视,山成为了视觉的中心,明与暗的交替,使得远处的“苍山”若隐若现。清晰时仿佛离我们很近,而当我们极力想要看清那险峰的无限风光时,厚重的形体却减弱了光线,“苍山”似乎又距我们越来越远。正当我们将要“心灰意冷”时,造型中间突然出现了一道裂缝,裂开的空间仿佛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在直通巅峰的同时也指引着我们“抵达”心灵的彼岸。

  总结

  王建中先生以自身民族身份出发,审视西方玻璃艺术文化,以几十年从事陶瓷艺术所积淀的简约雄浑的造型语言,将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内涵灌注于与西方现代的玻璃材质之中,创作出了大量彰显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他的作品充分表达了他对于:“真”、“善”、“美”的艺术追求,正如先生所言:“大澈、透明、火热、冷峻、光韵、律动,这就是玻璃艺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张翀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60

  [2]王朝闻.雕塑雕塑.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415

作者:张翀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