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快讯】全新黑白水墨作品呈现一个“自在”李津

2016-05-28 18:51

“自在”李津个展

“自在”李津个展

6

墨斋画廊

已结束 2.3万+

相关链接:【雅昌专访】李津“变法”:看上去很“素”的黑白,有一种火力很足的“荤”

  (雅昌艺术网讯 王林娇)在李津坚持了二十多年食色场景之后,终升华成传统“墨分五色”的精妙。5月28日李津全新黑白水墨作品亮相北京墨斋画廊,这一系列的作品代表了李津艺术生涯的新阶段,更加难得是,展览现场还展出了李津极少公之于众的八九十年代的西藏主题画作。

李津与策展人林似竹博士在展览现场

  在李津本次展览中,一楼展出的是其创作与2015年到2016年的新作,人物和食物依然是表现的主题,但是仅有少量作品是带有颜色的作品,多数作品以黑白水墨为主,并且尺幅巨大,而这也是李津自三十年回顾展览之后的一次“变法”之作。

李津创作与2015年的新作《自在》

本次展览是李津“变法”之后的全新黑白水墨作品

展览现场

李津、林似竹与友人在展览现场

  “李津始终抱有一种隐隐的渴望,要把自己的调色盘简化到极致,最后只用墨在纸上作画。当然,随着媒介的变,绘画主题也会相应改变。很多年来,李津不断在思考这一转变,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已经显得甚为成熟和丰满。”本次展览策展人林似竹博士说道,而这也是林似竹博士和李津多年以来在探讨的关于李津绘画发展方向问题。

展览现场

艺术家李津与朱伟

艺术家李津与杨少斌

艺术家武艺与李津

学者汪民安

现场播放的李津创作纪录片

  现场亦播放了一段李津在创作这批巨幅黑白水墨作品的纪录片,李津使用特制的大毛笔在地上或者墙面上作画,集合笔墨技巧及媒介的敏感度和偶然性,使得作品水墨效果极富表现力。

学术研讨会现场,(左起)艺术批评家、《黄河》杂志编辑刘淳,独立批评家陈爱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高全喜,策展人、艺术家秦思源,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墨斋媒体及研究经理杨浚承

学术研讨会现场,(左起)策展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墨斋媒体及研究经理杨浚承,墨斋艺术总监林似竹博士,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阎秉会,李津,《诗书画》主编寒碧

墨斋总监雷澄泉,艺术家李津,策展人、墨斋艺术总监林似竹博士发言

墨斋艺术总监林似竹与墨斋总监余国梁

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西班牙驻华大使瓦伦西亚

李津与友人

  “这批新作我又回到水墨本身,只不过不是大写意的荷花、泼墨山水,而是回到我自己喜欢的元素,比如我认为最精彩是头和眼神,就画了很多写意的头像,有的还比较夸张。‘食物’也没有放弃,试着画点儿葱、菜,用一种概括和放大的方式处理。”李津在本次展览前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是说道。

李津笔下的“芸芸众生”(作品局部)

展览现场

  在李津以往的作品中画面描绘的东西很多,在创作的过程中是一种行乐的态度,而对于本次变法的原因,李津也坦承,之所以要求变,是因为我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对吃喝玩乐还那么有热情,由于年龄问题,体力已经不如从前,也不会去一味追求工细,反而重新认识艺术。

展览现场作品

  除了追寻绘画之初的古画创作之外,本次展览中展出的李津早期西藏主题的作品,也被看做是李津本次变法的“新作”。李津曾经多次在西藏工作和生活,寻找最原始和自然的生存方式。受到新环境的启发,他开始更加关注日场生活,并且创作了许多水墨人物的作品,这也和他最新的水墨系列有着相似的地方。

展览现场空间图

李津创作于1993年的作品《道》

  从1984年开始,李津曾经三度去到西藏,本次展览的作品中有其创作于1992年的作品《手心》和《修行图》等,以及创作于1993年的《拉萨往事》等。三次去到西藏的均对李津产生了不一样的启发,也影响到了李津今天的“变法”创作。

  据悉,本次展览将在墨斋画廊持续至8月14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林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