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观察】毕业设计的“实用性”陷阱?

2016-06-13 00:14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设计作为艺术院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与绘画、雕塑等造型专业相比,每年的毕业展要显得低调得多,或许是因为其与商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人们更多的将其看做实用性艺术,归类到手工和技术的范畴里面,看设计类毕业生的作品也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每件作品都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很考验制作者的经济能力,然而观看众多作品之后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同学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作品很难产生很好的经济效应,也很难被大范围应用到社会领域,是同学们的创作出现了问题还是院校教育出现了问题?毕业设计只是为毕业而做吗?

  这只是毕业设计

  “在做毕业设计时考虑更多的还是学术,实用和推广的可能性考虑的不多,更多的是一种观念性的呈现。”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本科生李朔在谈到自己的毕业设计时这样讲到。来自深圳大学设计专业的张欣也有同样的想法:“关于设计的推广和使用,这个倒是没有想过,因为主要是做出毕业设计。”

  

  李朔毕业设计作品

  李朔的毕业设计从大二就开始构思,创作的灵感来自于他与自父母之间沟通的问题:“毕业创作主要以我和祖父母之间的关系为主,他们住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我在外面上学,想要见他们一面非常的不容易,同时老人的文化程度也不高,普通的手机等没办法实现多媒体交流,比如我之前获得了教育部举行的比赛大奖,当时很想与他们分享,但他们并不能看到我获奖时的情况,没法分享这种极致的快乐,所以这次毕业创作,我设计了一个可以和他们实现即时通讯的作品。”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创作时,他从自己的记忆入手,在与爷爷奶奶交流的过程中,逐渐的发现,他们会保留很多我小时候的玩具,又好吃的首先想到的就是留给我,他们会将这些东西放在一个柜子里面,这个柜子就成为了联系我们之间的纽带,所以他的设计从柜子入手,与科技手段结合,最终呈现出一种有温情又有科技性的作品,在他看来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介入生活,尤其是底层人们的生活中去,用问题意识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这样出来的设计才不会很空。

  张欣的毕业设计做的是“牛油果品牌设计与推广”,她的毕业设计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前期的调研用了很久的时间,关于为什么选择“牛油果品牌设计与推广”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张欣在谈到时表示:“我发现牛油果这几年在中国市场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成为了许多餐厅菜单上都必有的东西。然而很多中国人对牛油果都很陌生,不了解应该怎么正确的吃这个食物,导致的结果是第一次吃到这个食物时会觉得很难吃,对它很难留下好印象。”

  张欣毕业设计说明

  张欣毕业设计说明

  张欣毕业设计说明

  针对这个现象,张欣想要通过自己的设计,重新定位这种食物,在设计之初,由于风格定位不准确,不够突出牛油果的特色,作品被否定了很多次,于是张欣针对牛油果做了一系列问卷调查,最终她发现牛油果的最大特色就是营养健康,和其它食物搭配会变得很好吃,并且大家喜欢吃牛油果的原因大是因为营养健康还有减肥的效果,这样的食品对于女性有很好的吸引力,所以她将设计的主体风格定位在女性上,然后通过色彩心理学,决定基本色调是黄色,能给人健康的感觉,附加是绿色一步一步推理出来最终的效果。

  她还做一些小折页,也在包装上加入了牛油果的说明。能够让人提起对牛油果探究的兴趣,包装采用的是纸袋,这样也方便节约成本又好看。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展示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展示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展示作品

  从上述两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进行创作,但可惜的是仅仅将这当做毕业设计来对待,而没有产品的概念,这也是当下大部分设计类毕业生存在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在采访时发现,很多设计类毕业生的作品,看起来有着精致的外形,但功能性并不强,或者功能性很好,造型也非常的棒,但并没有实施量产的可能性,因为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成本的问题,这部分作品以工业设计居多,观看众多的毕业设计作品,最大的感受如同鲁迅美院杜海滨教授讲到的那样:“毕业生的作品看起来都非常的好,他们很有激情,敢想敢做,但作品与社会的衔接不够,实用价值不大,另外一方面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如果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让作品更具实用性和可行性,那就好了。”

  学科范式还在建立当中

  设计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为什么院校学生的作品会出现脱节的问题,创新性不强,在清华美院方晓风教授看来,更多的在于没有建立完整的学科范式:“我们学科的范式还在探索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过于注模仿美术学,很多的东西完全是脱胎美术学,简单的嫁接,把工科和美术学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设计学,没有很好的从设计学学科自身发展出应有的范式,此外, 美术学科强调的是表达能力,对成本的考虑是弱的,也不是完全没有成本考虑的。但是对设计学科来讲,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对象,因为设计的目的要流通,设计的实用性在流通环节实现,这个实用性不是简单做一个东西放在那里展览。”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展示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展示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设计的发展经过手工时代、工业化时代、大工业生产时代之后,当下已经进入到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但在方晓风教授看来我们国内的很多设计师还陶醉在手工时代的价值标准里面:“看当下的设计展,有的时候心里很难过,我们现在的设计师还陶醉在手工时代的价值标准里面。到这个学院教书以后,我遇到的第一个议论,有的老师说我们应该回到师徒制,当时我觉得貌似有道理。因为没有师徒制,技艺传承很弱,但是后来想想这个事不能简单地走回头路。”

  在他看来,我们当下的设计太注重形式、审美的问题,但这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他拿联想和苹果的设计举例,同样做外观设计,联想电脑把传统的云纹贴在电脑表面,其实电脑这种科技产品和云纹之间的关系是脆弱的,苹果的设计就不一样,他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日本刀,它的形式概念和计算机性能之间的关系显然是更结实的关系。

  此外,导致当下设计出现问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目前我们的产学研相互关系并不是最理想的,现在的产学研关系里面,企业往往占据更主动的位置,院校是一个廉价资源被使用,这对院校发展和企业长远发展都不利。其实真正的产学研架构里面,学院的体量虽然小,但却是最关键性的地方。”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系主任杜海滨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表示:“从企业来看,只关注人才招聘,只要招的人才就能把他的设计工作做好就行了,其他的不关注;从学校角度讲,学生认为我成绩好,只要能够被企业录用就好;从研究领域,我们的很多研究领域还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另外研究水平不如企业。个人觉得院校的教学研究这块应该走在市场前边的,把它转换成生产力,否则就不叫研究了。而现在培养的学生连市场都满足不了,这还叫研究吗?我们看国外很多尖端的东西都是从大学实验室走出来的,我们现在有点弄反了。”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在谈到相关问题时也有同样的感受,在他看来:“大学价值是需要思考未来,校企合作,企业走在学校前面我认为不对,学校一定走在企业前面,如何走?一定是基础研究层面走在企业的前面,两年前开始,同济大学设计专业的学生,不管是什么专业高考进来的,到了我的学院,10%的学生必须得学开源硬件设计和开源软件设计,为什么要学?一年级学这个不仅仅是学习技术,更多的是培养他们一种意识和思维方式,在今后他们会将这种理念带到三年级甚至是四年级,读研究生和博士一直到工作。”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设计作品

  具体一点的讲就是,同济大学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不分专业,到了二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和媒体设计三个方向。一年级的课程设计,他们是按照符号、动态、物体和环境四个主题来进行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保持课程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培养交叉视野。

  娄永琪教授举例他们做的“移动摊贩”项目,这个项目的核心是买卖的过程,在环境里面怎么实现买卖的过程。所以参与的同学要做大量的前期调研,对买卖的行为设定环节,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学过任何与环境设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全部都是靠认知,靠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他们定义一个摊贩类型进行改进,来支撑核心的活动是买卖,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真正的流动摊贩合作伙伴:“设计不一定是给富人服务的,设计很重要的就是进入到社会,当我们和摊贩合作的时候,学生必须得和摊贩做沟通,城管来了就得跑,学生不会待在象牙塔中,会在活生生的真实世界里面。这个课题学完以后,我希望我们学生可以形成系统性的设计观,以后不管成为什么样的设计师,希望这些学生都能够把整体的系统设计观,作为他思考设计的基础之一。”

  未来的设计教育要做“无范型”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明确的范型。很多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概念,这个是好学生,这个学生不好,通过对以往毕业校友跟踪调查,发现发展好的是中游的学生,某种程度说明我们的范型设置本身不见得多科学。我们的教育又是按照这个范型要求,范型变成一个明确的目标。知识给一个很清晰的便捷,我们所教授的技能都是可预见结果的。因为对这个目标来讲,这些事情都没有错,但是基于这些都没有错的事情,我们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出不了创新的人。因为已经在一个可预见的范型里面出来,所以中游的最后发展比较好,这些人不符合这个范型,但是又具备一定的能力,所以在这个范型也能混。一旦出去了以后不受你范型约束的时候,他可以自己发展。”方晓风教授在谈到当下教育现状时表示。

  所以,在他看来未来的设计教育,更多的应该考虑学生,要做无范型的培养:“这对老师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我们怎么改变自己的心理思维定式。可能的教育模式也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无范型是指具体的类型不确定,但是价值目标还是确定的。在我们现有的教学体系里面对价值目标的塑造反而是弱的。学生的发展是一定指导下的自我发展。知识组织的特点要变,知识不再以学科分类为依据组织,而应该是以问题为聚合点组织。”

  此外,他还讲到我们在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技能里面更多的还是思维技能,思维的技能现在培养起来更加困难,对学生来讲重点培养主动性,搜寻能力和路径能力:“我现在自己也教学,教学中最大的体会,现在的学生主动性真的是不强。研究生阶段没有主动性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现在培养了太多的乖孩子与好学生,他们的特点就是遵循一定的指导,没有野性。对创新我们非常清楚,提问的能力最重要。在提问能力基础上的抽象能力和构造系统的能力,这都是设计思维里面重要的内容。”

  当下国际上最前沿的设计考虑更多的是智能化、集约化,在集约化的基础上还有个性化,用设计介入社会,深刻的改变着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本身成为审美对象,审美方式本身也在变,对于这些致力于用设计来改变世界的同学们来说,什么是设计需要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2016年毕业季观察之一】跨媒介——正在“发生”的学院新气象

  【2016年毕业季观察之二】毕业季买什么?

  【2016年毕业季观察之三】毕业季如何变成一场“嘉年华”?

  【2016年毕业季观察之四】美院毕业之后,艺术的未来是不是梦?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