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关于“半亩方塘——董小明水墨综合媒介作品展”

  中国当代艺术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艺术媒介的转换。如果说,新媒介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时,尚处在边缘与另类的地位,那么应该说,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媒介艺术已处在极为显著的位置上了。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在近些年出现的一系列学术展览、相关画册与理论文章中看到。究其深层的原因无疑是:生存于现代科技世界之中的艺术家,无论是经验感知的能力,还是经验感知的方式都有别于过去的艺术家。实际上,当一个今天的艺术家接受新媒介的时候,他就在表达现代人的视觉感受、时间和空间经验上找到了全新的工具与手段。从中国新媒介艺术发展的情况来看,虽然其在整体上十分健康,并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有一点是无法回避的,即其思想资源也好,视觉资源也好,更多借鉴的是西方当代艺术,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一些中国艺术家身份的缺失。令人深感高兴的是,近年来有一些艺术家不仅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进行了相关的艺术探索。比如,艺术家董小明近期的一批创作就有所突破。由于其在运用现代新技术与借鉴传统文化方面保持了应有的张力,所以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与许多艺术家不同,董小明是一个集行政管理、展览策划和艺术创作于一身的人。而这种特殊的处境不但造成了他特有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创作方式,也促成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独特理解。作为一位水墨艺术家,他以往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城市山水画”;另一类则是对历史题材“墨荷”的再创作。实际上,在前者中,他是力图根据时代的新变,开拓水墨画发展的新天地,而在后者中,他则更多强调的是对传统进行全新的阐释。

  董小明早年是从事版画创作的,此外还从事过儿童文学插图与连环画的创作。据他介绍,真正从事水墨创作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调入深圳以后的事。由于敏感地意识到都市化的进程已使得传统的文化中心由乡村转向了都市,加上他深深感到,艺术创作必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所以他在90年代初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城市山水画”的学术命题,从而促进了现代水墨的发展。董小明的一系列相关创作足以证明:其基本艺术图式更多得益于他对当代都市的积极观察与迁想妙得。在这当中,一些现代摄影作品与西方现代艺术对他也有很大的启发。其中既有较为具像的,也有半抽象与抽象的。因此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而在从事“墨荷”的创作时,他虽然延续了传统题材,但更强调从个人的独特感受出发去进行艺术表现,于是,他笔下的“墨荷”完全不同于古人,具有很强的现代感。范景中教授曾经在《此情可待成追忆》(1)一文中由此而提出了如下的看法,即在十分强调 “变革”的信息社会里,必须关注人类的历史和记忆。因为这样不但可以使我们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不断回环往复,同时还可以使我们从传统中激发艺术的灵感。我觉得,只要真正理解了范景中教授的话,就完全可以理解董小明先生为什么要同时从事两个不同系列的创作。其实对于董小明先生来说,在创作《都市水墨》系列的间隔期创作《荷花》系列,乃是在为了在创新与传统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从整体上看,董小明先生的《墨荷》有两类:一类是表现夏荷,另一类是表现秋荷。在前者,画家更多以大特写的方式切入,而且,荷叶的形式作为基本的形象单位被不断分解与重构,加上与表现枝干的粗细线条形成了面与线的对比关系,因此画面才富有生动而新颖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董小明先生创作的以纯粹枝干为主的《秋荷》系列,因为在这类作品中,他不但按照传统美学的原则创造了全新的艺术图式,也更加突出了线与线的特殊组成之美。更加重要的是,那些由长短对比、宽窄对比、浓淡对比、粗细对比之线条构成的画面与东方“以意为之”的自由表现体系结合得天衣无缝,这是非常难得的。

  正是基于以上角度,我认为,董小明先生近期在张江当代美术馆推出的“半亩方塘——董小明水墨综合媒介作品展”,实际是以新媒体的方式演绎或发展了他以往画的《墨荷》作品,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艺术家尝试以当代观念阐释水墨画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而不断突破传统水墨固有边界的限制,所以也拓展了水墨艺术的表现域和表现力。展览共包含三个单元:其一,是一组金属版蚀刻墨荷作品和一件水墨书法流水声像合成的影像作品;其二,是一组布上水墨综合媒介墨荷作品和一件荷花影像作品;其三,是墨荷的金属装置作品。前二个单元以原有作品为主,曾经分别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画廊和韩国首尔、光州的美术馆展出,已得到过一些专家和观众的好评,此次增加了若干新作; 第三单元的作品使用了金属材料,是画家应此展展厅空间和展示效果的需要而作的“水墨雕塑”,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近些年来,我多次在一些文章或地方说过,由于水墨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所以有着中国身份的特点,这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参与国际对话必须加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应该说,艺术家董小明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其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传统与当代是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的,关键还是看我们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况且我们的文化传统、生存现实与生存经验都不同于西方,所以,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模仿西方进至放弃艺术创作上的差异性特征。

  祝愿艺术家董小明在今后的艺术探索中取得更大成就!

  2009年7月12日

  于深圳美术馆

  注:

  (1)载于《董小明墨荷册》。

作者:鲁虹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