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明 黄花梨木圆后背交椅
座面:长70cm 宽46.5cm 高58cm
通高109cm
上海博物馆
这件交椅出身名门,原为王世襄先生旧藏,上过王世襄著作《明式家具珍赏》。现在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馆中长期陈列。
在明式家具交椅品类中,很多行家把它作为标准器来研究和学习。
交椅的得名,来源于其形制上的腿足交叉,也叫折叠椅。它不仅是老百姓居家使用的日常用具,也是上层贵族们外出游玩时,必备的用具。
交椅出现在两宋时期,它的下半部分,与之前出现的坐具交杌基本重合,都是由八根直材组成的折叠结构。可以推测出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
交杌是由外域传入中原的坐具,早期的实物没有遗存,只能在绘画作品中看见。
北齐《校书图》中的交杌
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实物交杌,最早也是明代的了。
明 黄花梨木有踏床交杌
宋代的交椅,也没有实物遗存,仅见绘画之中。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直背交椅
宋《蕉阴击球图扇页》中的圆后背交椅
通过画作,我们可以想象出,交椅在宋代已经开始流行了。
交椅的种类,主要分直背和圆背。
据专家考证,直背交椅最早出现在3500年前的埃及。
1922年,埃及图坦卡蒙王墓中出土了一把交椅。直观上看,埃及制造的交椅装饰华美,结构简单,应该没有圆背交椅舒适。
第18王朝 图坦卡蒙王墓出土的交椅
第18王朝 图坦卡蒙王墓出土的折叠凳
采用大曲率的圆弧型木,制造椅子的靠背,在其他国家的古代交椅中,均没有出现。因此可以推断:圆后背交椅是中国人的发明或者创新。
这项创新,相当于给没有靠背的交杌,加上了一个椅圈。既舒适又美观。
圆后背交椅的创新之路,绝非一蹴而就。渊源可以上溯至弧形凭几。
战国 曾侯乙墓漆几
三国 三足漆凭几
唐 孙位《高逸图》中的凭几
凭几,是席地而坐者正面或侧面依靠的家具。从战国至唐代,都有使用。结构比较简单:上面一根横木,下面两条腿支撑。
三国两晋时期,逐渐出现了一种曲形凭几,有三个蹄形足,形体较窄,高度与坐身侧靠或前伏相适应。几面后部上脑凸起一定的高度,上脑与扶手整体呈圈椅上部的半圈状。
明代马轼的《归去来兮图》中,车内就画着一只凭几,造型与圈椅十分接近。
在宋人画作《十八学士图》中,呈现出更接近圈椅造型的凭几。
交椅的演变是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它越来越符合人身体的尺度,给人带来越来越舒适的感受。
《鲁班经》中的圆后背交椅
明万历刊本《三才图会》器用十二卷中的两把交椅
明 仇英《桐阴昼静图》
明 唐寅《桐阴清梦图》
可以看出,在明代文人的日常生活中,交椅的地位有多重要。也就在这一时期,交椅的设计与制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巅峰状态。
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座面为绳编软屉,腿足交叉形成折叠结构,展开腿足后屉绳拉紧,限定腿足,形成座面。腿足折叠后,能缩小体积,便于移动和携带。
交椅座面俯视图
这件王世襄旧藏的交椅,能够成为标准件,是有其道理的,尤其禁得住细部的放大。
交椅靠背板
靠背板为攒框镶板的纵向形式,上为透雕螭纹,中为透雕麒麟纹,下为壶门亮脚。
这件交椅主要构件的交接和弯转部位,以及部分榫卯结合处,都镶有铜饰件。
交椅会经常的移动和搬运,比较容易受损,铜件起到加固和保护的作用,同时还形成了一种美感。
古旧、幽暗的金属亚光,和黄花梨木温暖细腻的触感,相互映衬,融为一体。
古代工匠要将坚硬的木材制作成曲状,并非易事。
椅圈分五段拼接而成,每段都要用大料挖做。将这五段弯材严丝合缝连接成一体,靠的是楔钉榫。
这种榫卯结构,分横向咬合与纵向贯穿,两步完成:
第一步:有两个榫头作合掌式交搭,榫头前端又各出小舌入槽,使椅圈不会上下松动;
第二步:木质楔钉贯穿搭口中部的方孔,使椅圈不会左右松动。
这种复杂的榫卯结构,在外观上很隐蔽,不显眼,却是成造交椅外形的关键。
整个椅圈圆婉柔和,左右对称,一顺而下,对主人的身体形成合抱之势。
先别着急说完美......
还有现代人体工学方面的解读。
具体过程不细说了,只说结论:
一般而言,当座面与靠背夹角在110度以上时,椎间盘压力显著减小。因此,座椅靠背设计倾角在110-120度之间最佳,而此交椅的倾角恰为110度左右。
(以上内容摘编自《交杌人体工学意涵研究:以明黄花梨圆后背交椅为例》贺美艳《艺海》2014年第06期)
最后,以纯欣赏的眼光,再回望一下王世襄先生精心收藏的这把交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