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愚书论】最早出自《文心雕龙》的印印泥,在书法中应作何解?

 

印印泥最早出自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刘勰在这里以“印之印泥”来比喻对于物象的描绘逼真传神且纤微毕现。唐初书法家褚遂良引以论书,曰“用笔当如锥画沙,如印印泥。”

后印印泥遂被历代书家称论,然多与锥画沙、屋漏痕等连言,单独论述的不多。如唐蔡希综《论书法》里面说“用笔如画沙、印泥,则成功极致,自然其迹,可得齐于古人。”宋黄庭坚说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飞鸟出林等同是一笔。明董其昌《论法书》中有“所谓如壁拆、印印泥、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法兼得之者。”

汉印

印印泥即以印章印在封泥上,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有“古印文作白文,盖用以印泥,紫泥封诏是也,今之米印及仓敖印近之矣。自有纸始用朱字,间有为白字者。”

独孤信多面印章

春秋至两汉时期简牍盛行,多泥封盖印以防私拆,其所用印章多为白文,魏晋时期,随着纸张的普及,封泥向印色交接过渡,逐渐废止,至唐代朱文印章占据主流,然李白的《玉壶吟》中仍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之句,此时皇帝的诏书仍用紫泥封印,可见刘勰和褚遂良所言的“印印泥”应为前者。

从现在出土的一些封泥中可以看到“印印泥”的效果。

封泥
封泥

从笔法上来说印印泥主要指藏锋于笔画中,实际上就是要中锋行笔,沉着、准确、有力(有力并非指蛮力,而是指不轻浮流滑),就像盖印时施力沉稳,用力于中,扩及于外。

从线条效果上来说,印印泥主要是指线条从整体上看圆润立体,沉稳安静,明丽媚好,非常的美观;从细节上看则纯朴谐和,自然率真,有丰富的内涵供人体味,能使书者的情感、技法得到充分的抒发和展现。

又因印印泥所用印章为阴文刀刻,因而线条有时还会带有斑驳断续的金石味和虚灵感。而在今天,作为古代文物之一种的封泥、古印,还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大愚书法作品

 

大愚书法作品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