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逸品与庄子美学引言∥杜觉民∥文

      在中国绘画史上,对绘画优劣的认定,主要是以“神品”“妙品”“能品”“追品”的品评方式出现的。但这“四品”论画一直是有争议的,主要焦点落在逸与神品哪个为高上。自元代以后,逸品画多受推崇。所以,我们以客观、冷静的现代视角对品画的内核一逸品意识的发生、发展及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做一番理性的考察,特别是考察逸品画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以当代理性方式去认识传统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庄子美学思想在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它直接给传统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因,并且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庄子美学思想提供的不仅是一种客观、理性的思考方式,还促使人们以天生富于感受力的心灵直接去捕提问题,并经由高文化、高修养去过滤、净化问题。这是与中国绘画,特别是逸品画相通的体验方法,这是在庄子思想的哲学层面背后所呈现的极具深度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深层次的生命意识的体验。这种深度,既来自于性灵感受力的强度,也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样从生命意识的体验出发,面对人生困境、忧患与自我异化,寻求一种超越苦难、优患,消除自我异化面进入自由、逍遥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谋求精神解脱的哲学。即从苦阅演化而来,又对苦进行超越。这是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也是逸品审美思想的核心。因而,庄子美学与逸品意识的发展具有某种内在的、逻辑上的理论关系。


       日本学者今道友信认为,中国古代美学、古代文论“向人类启示了宇宙的诗境,启示了艺术的秘密,不存在的秘密,还启示了超越者的美”。因而他认为研究东方美学(特别是庄子的美学)在今天就更为重要,就更能使现今的世界焕发出新的生气”。我们面对现代工业文明,面对人性在物质文明、科学万能、人类理性的盲从,我们在一个汲汲追求商品价值、讲求功利效用的时代,在一个人类理性高度发展,事事都机械化、电脑化的时代,人的性灵何在?艺术的价值何在?精神的审美意趣何在?这些现实而又永恒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是西方近现代美学家所困惑、所关注的问题。


         庄子美学在人类思想史上,最早以个体精神的自由为出发点,主张把人的精神从“殉名”“殉利”“殉天下”的自我异化中解脱出来。逸品意识以冷静恬淡的心态,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中,在天人合一的自我忘却中,把人生、世界作为一个梦境、一个审美意象来品味,从而在精神层面上有所超越,获得永恒的解脱。庄子和逸品画家所涉及的问题,在现代仍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逸品意识的起源、逸品意识的形成发展,以及对逸品画家的个案分析,理清逸品意识与庄子美学的相互关系。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并不是以结论的正确与否来判断的,而是以其思维过程具有的启发性、暗示性,以及触及问题的深刻性见胜。古代绘画思维方法论,对现代画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庄子和逸品审美思想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系统,具有可供多样化理解的宽广意境,我们可以从人类精神发展的总潮流、总趋势中深刻地去体悟这种审美意义的实质,找出庄子和逸品审美思想对人类精神的独特贡献,确定其在人类审美历程中的重要意义,这恐怕才是其真正的、永恒的生命力所在。




杜觉民,1957年生于哈尔滨,祖籍浙江萧山。当代水墨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博士,2007年获中国画实践类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