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老树春深更著花——徐炽书法艺术简论

  二十年前,在全国书坛影响较大的辽宁“九畹”书家之一的徐炽先生,以成功渐变个性鲜明的书风,从理性思维到创作实践,令人耳目一新。证明了他宝刀未老,雄风犹在,仍然是当代书坛一位具有深厚创作实力的书家。在徐炽的翰墨情结中,碑与帖是他执著追求的两大源流。一方面,他以帖为门径,对晋唐名迹逐一扒梳品鉴,尤其尊崇颜鲁公正大雄伟气象为书法宗师,数十年无怨无悔地日课临池,反复地心摹手追。对古人经典杰作的解读,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法到意、由形而神,不断递进加深理解的过程。年愈高,情愈笃。浸淫唐风,使他立定了楷书的规矩,夯实了坚实的“法”的基础。另一方面,他从汉、魏、六朝碑碣、墓志风范中,体味融合书家书写、刻工镌石、自然风化的“天人合一”诸多因素形成的碑,这种苍茫斑斓、雄浑古朴妙不可言的特殊意味,感悟人工与自然合力生成的杰作。徐炽的楷书与行、草书均取得了较大成就。碑帖的兼融并蓄,使其楷书多雄浑苍劲、古朴端庄之风。行笔从容沉稳,点画圆浑厚重,又灵动劲健,古意盎然,显露出自家的化古出新,经意不经意中漾溢出碑刻艺术特有的斑斓苍古的金石意味。徐炽的行、草书别具个性,他曾对颜氏《争座位》、《祭侄稿》多年涵泳,汲取滋养。又转益多师,步趋《兰亭》,得羲之矫健雄秀,率真自然之趣。并掺以智永的清丽淡雅、杨凝式的简静旷远、米芾的清逸骏迈。悉心研习以尚韵、尚法、尚意为时代书风的晋、唐、宋诸大家法书。在法度的统摄下,体味其潇洒清新、飞动秀逸的韵致和意趣,濡染王氏一脉历代才子书家们笔下风流蕴藉醇厚清雅的文人书卷气。

  从本体上讲,书法之“法”不外乎笔法和结构(造型)。徐炽坚信“质之中藏者得赏音于千古,华之外观者博浮誉于一时”的古训。内不足者外必张。笔法未臻精熟者,只能靠轻转毫头的小情趣和花俏的变体造型去取悦于人。而他视笔法为书法之大要,是书法生命力表现的根本依托,书法形式美的最基本要素。正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道理,笔法的锤炼,不仅是初学阶段的必修课,而且在毕生的书法实践中,都必须不断进行训练和提高,才能使书法创作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为艺术进入化境提供不可或缺的技法保证。在这样的艺术理念下,徐炽数十年孜孜寒暑不辍,炼就了坚实的笔法功力。他每挥毫不囿于“笔笔中锋”的古训,随需要而兼用侧锋,且不避偏锋,点画却无尖峭瘠薄之弊。落起走驻,必沉实着纸,逆入涩行,决不虚飘。笔到处,或井然交错,端庄作楷;或凌空盘旋,逸为行草。圆浑刚劲,轻提暗转,翻折顿切,纵横捭阖,气力弥满,无不从心所欲。而粗处不臃,折处无角,刚而不躁,柔而不弱。其枯笔纷披处,更以抽拔绞转,使万毫聚合,故秃笔挥洒亦能神完气足,精神内敛。徐炽笔下隐张力于悠然沉稳之中,寓雍容于飞动爽利之内,其高质量的线条在以功见性,以法达意,牵连引带,驱遣自如中,具有气脉畅达,筋骨劲健,血肉充盈,内蕴丰富的生命个性之美。其较强的汉字结构能力,得益于他扎实的绘画造型基础。故点画揖让伸缩,俯仰顾盼之间,外放内收,寓巧于拙,形体意态既有碑帖渊源的风姿,又有独创的意匠经营,表现出他师古而不泥其迹,融古韵而树新风的审美追求。

  从一定意义上说,创作中艺术技法的处理和表现,就是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徐炽富于哲学意味的笔下,较好地解决了沉实与空灵、朴拙与妍美、劲涩与畅达、雄健与秀逸、严谨与豪放、形质与神采、古法与新意等诸多关系。将以笔法为表征的雄健的主导风格与秀逸等多样风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地融合在一起,展示出一位老书家异古殊今的美学个性和驾驭多种风格的功力。

  从艺术的美学形态和文化意蕴上观照徐炽的书法,可见其丰富性与包容性。徐炽笔下能大能小,能工能草,收放自如而各得其宜,具有颇为丰富的表现力。其大字或楷书,以雄浑苍劲的笔法,朴拙傲岸的造型,创造出如苍松凌风,虬梅挂雪、枯藤摇曳般粗犷老辣的线条和古拙意态,展现出偏于阳刚壮美的艺术形态。充满个性化的点线运行轨迹,引起读者雄伟、壮阔、朴茂、崇高的审美判断,以及力量、振奋、激动鼓舞、愉悦等复合情感。其小字或行、草书,多以流畅飞动,爽快淋漓的笔法,创造出如翠竹婆娑、兰叶葳蕤、行云流水般的意态,节奏鲜明韵律优美的线条,宛若田园诗娓娓读来,展现出气骨清健、美姿翩翩偏于阴柔秀美的艺术形态。驾驭多样风格的创作是书家艺术成熟的标志。然而“偏工易就,尽善难求”。擅长一种书体、一种风格已属不易。而徐炽书法或以雄浑苍劲独标风骨,或以清雅秀逸自立风姿;或碑帖兼融,或雄秀并出,能以多种书体,多样风格示人就实属难能可贵了。

  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其丰厚的古典美学意蕴,对现代人来说,永远具有学习和继承的价值,优秀的书法传统永远不会过时。时下以粗头乱服为美,以搔首弄姿为美,以故作破体支离病态为美等渐成新潮,说明了一些作者因急功近利对传统浅尝辄止,根基薄弱却竭力张扬个性的浮躁倾向。传统功力的锤炼,是学习和提高书法水平的关键所在,是攀登书法艺术圣殿的阶梯。反之只能在书法艺术门槛之外的泥淖中,做俗、匠、野、怪的笔墨游戏。徐炽先生的艺术实践说明,从本体出发,以传统为根,根深自然叶茂,本固方能枝荣,古典主义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由艺术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形成的书家艺术风格,是书家成熟的重要标志。风格又是与独创性密切相关的在一定的艺术思想支配下的多年实践中,作为审美物化的物质材料,书家大都有自己惯用的艺,术语言,自然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固然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常常惰化成许多书家创新难以突破的桎梏。艺无新变,不能代雄。创新的标志,一是迥异时贤,自立机抒。二是突破自己,面貌翻新。而后者尤难做到。纵观当代书坛,许多书-家特别是老书家一旦面貌形成,便以风格自缚卜难求进取,儿十年如一日千篇一面地重复着非创作意义的书法制作,:作品总是一副历久不变的老面孔,厌厌无生气,最终随岁月流逝而逐渐隐迹书坛。这种可悲的现象应当引起当今书坛警醒。

  徐炽先生是一位理性的书家,和当年“九畹”时期的作品比较,显然他的书风在变,在努力突破自己。为此劳心劳力走过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之路。他以经典为本,借古生新,开掘和汲取传统精华的深厚资源,同时自觉地把时代、民族、文化的客观影响,融化积淀于心理结构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理解,强化自己的审美个性,经过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取舍选择,运用厚积薄发的功力和独特的书法语言,化成自己的笔墨血肉,生发成渐变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书法作为一种特殊艺术品,是书家心灵外化的符号,是书家天份、功力、学养等在内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徐炽身为大学执教多年的教授,教学相长,滋兰树蕙,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数十年的日课临池,积累了深厚的传统功力;理论的研究与审美观念的提升,催生了晚年书风的渐变,格调和品位也伴随着个性化不断提高。年近古稀的徐炽先生艺术上正进入“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时期,我们祝愿他在坚持优秀传统与变法创新道路上走下去,与时俱进,书法创作获得更全面的丰收。

  2002年2月《书法导报》刊载

作者:董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