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6-08 22:42
“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开幕式
在上海的影迷们,调好明天的刷票闹钟了吗?别着急,先来余德耀美术馆看一场“卓别林”。
6月8日,“喜剧之王”查理·卓别林全球首档回顾展 “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正式开幕。展览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卓别林以及其 不同时间段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试图探讨他所处的时代和人文精神,传递不休的电影史和人物魅力。
《大独裁者》(联美公司),1939-1940年
©Roy Export SAS / 洛桑爱丽舍博物馆惠允
查理·卓别林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喜剧电影奠基人和电影导演。头戴圆顶礼貌、手持竹拐杖、留一撇小胡子——他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1928年,卓别林以《大马戏团》荣获奥斯卡特别奖,1972年又再获奥斯卡荣誉奖(即“终身成就奖”),为20世纪电影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此外,他亦是著名的反战人士和社会活动家。
“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 现场导览
“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洛桑爱丽舍博物馆与余德耀美术馆共同制作,由余德耀基金会倾力支持。此外,展览获得Roy Export和卓别林遗产的大力支持,并与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基金会共同合作策展。
2011年1月,洛桑爱丽舍博物馆受卓别林协会和Roy Export SAS公司委托,保管卓别林的照片和档案资料,其中包括约20000张底片、印刷品和原始影集,记录了这位电影人六十年职业生涯和私人生活。这些收藏还包括影片剧照、场景照、旅行相册和由知名摄影师詹姆斯·阿贝、爱德华·斯泰肯和理查德·埃夫登拍摄的肖像照片。爱丽舍博物馆和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基金会合作,将卓别林的摄影和纸本档案电子化,并使之可用。
2015年爱丽舍博物馆卓别林摄影档案策展人卡罗勒·桑德兰女士与余德耀美术馆的创始人余德耀先生
2015年,余德耀美术馆创始人余德耀先生受爱丽舍博物馆馆长塔蒂扬娜·弗兰克女士邀请,前往瑞士洛桑参加研讨会。在参观爱丽舍博物馆的藏品库房时,余德耀注意到了这些珍贵的卓别林原版照片,成为此次两馆合作的契机,双方团队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展览筹备。
余先生认为,在当下,卓别林卓越的电影艺术视野,以及开放的探索精神依然预备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卓别林的摄影档案,以及相关的当代艺术作品,展览将带领观众回味这位艺术大师的精彩瞬间,让观众能够系统而可观地了解他之所以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原因。
2017年11月,爱丽舍博物馆馆长塔蒂扬娜·弗兰克受邀来访余德耀美术馆,参加2017美术馆之夜年度晚宴,并在晚宴上公布了两家机构的展览合作计划。
“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展览现场
如该计划所述,本次展览通过拍摄和被拍摄的片段,走进卓别林的生活和事业、解密其电影语言。除了展示卓别林档案馆中的300多张照片、文献和近两个小时的电影片段外,还呈现来自私人或公共机构收藏的原版海报、录像、油画、手稿和版画作品,反应卓别林形象对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诸如费尔南·莱热、马克·夏加尔、欧文·布卢门菲尔德、瓦尔瓦拉·斯捷潘诺娃等艺术家,都曾在艺术创作中描绘过卓别林的形象。
据悉,作为大型国际展览项目, “查理·卓别林:卓眼视界”将在余德耀美术馆展至10月7日。2018年11月,将巡展至墨西哥城。
下面,我们一同欣赏那些进入电影史的瞬间:
查理、杰基·库根和扮演警察的汤姆·威尔逊,《寻子遇仙记》(第一国家影片公司),1919-1920年
© Roy Export SAS/洛桑爱丽舍博物馆惠允,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惠允扫描
1913年12月,卓别林抵达洛杉矶。他在卡诺尔剧团饰演一个醉汉,这使森尼特(基石电影公司创办人、演员)印象深刻。当时,基石电影公司所作的电影,往往围绕打情骂俏、偷拐抢骗的的题材,这并不能满足卓别林的创作欲求。拍摄第一部作品《谋生》时,卓别林已无法顺利配合当时的拍摄步调,他不满导演不聆听他的想法,甚至删减他的笑料。
1914年,卓别林因《威尼斯儿童赛车记》一炮而红,成为公司基石公司最炙手可热的明星。那年年底,卓别林换到埃塞尼电影公司,开始发展新的戏路。两年后,他转到共同电影公司,创作了至今被认为杰作的电影,并开始发展社会评论式的题材。
1918年,卓别林三十而立,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与第一国家影片公司签订了六部影片的合作协议,其中,最受人喜爱的电影有《狗》《从军记》和《寻子遇仙记》,而最后这部让他享誉国际。
查理·卓别林和助理埃迪·萨瑟兰(左)在《淘金记》(联美公司)片场,特拉基,加利福利亚,1924年4月
© Roy Export Co. Ltd/洛桑爱丽舍博物馆惠允,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惠允扫描
1920年代初期,卓别林已是全球最高电影票房的拥有者。此外,他还尝试另一项挑战,即制作了他自己没有出演的长篇。有评论指出,1923年拍摄的《巴黎妇人》对美国剧情电影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这部电影使卓别林成为一位“ 严肃的导演”。此后,1925年的《淘金记》、1928年的《马戏团》和1931年的《城市之光》,确立了他全方位电影人的地位。
《摩登时代》(联美公司)
1934-1935年
©Roy Export SAS / 洛桑爱丽舍博物馆惠允,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惠允扫描
1930年代中期,卓别林是少数持续制作默片的杰出电影人之一。他对于声音和音乐的探索和实验,在电影史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电影配乐和表演互为表里,和谐、优雅地编织“流浪汉”的世界。
虽然没有接受传统音乐的训练,卓别林自小学习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1916年,他发行过自己的乐曲。从1931年的《城市之光》开始,他先后为自己18部电影制作配乐。其中,1936年的《摩登时代》里的交响乐是其音乐生涯的巅峰之作。而《摩登时代》融入了他对社会、经济、宗教等方面的思考。
凡尔杜先生在花店,《凡尔杜先生》(联美公司),1946年
© Roy Export SAS/洛桑爱丽舍博物馆惠允,博洛尼亚电影资料馆惠允扫描
1940年的《大独裁者》很受欢迎,但也不是没有争议:在参议院上,它被谴责干预政治宣传。战争时期,由于卓别林的政治立场,以及轰动的私生子诉讼案,他饱受道德的质疑。随着战后冷战妄想和麦卡锡主义的兴起,他与收留他的美国关系急剧恶化。有评论指出,1947年的《凡尔杜先生》是“把卓别林的世界颠倒过来……正因为他的存在,让社会充满罪恶”。不过,也有少数人为此嗲凝辩护,比如日后的普利策奖得主、小说家詹姆斯·阿吉。
1952年,卓别林和他的家人乘船前往英国伦敦《舞台生涯》首映礼,然而海上航行两天后,他收到通知,美国司法部不长撤销了他身为外国人回到美国时所需的重新入境许可。如果他试图回到美国,将举行听证会,来“判定在美国法律下他是否应该被准许入境”。于是,卓别林决定搬到瑞士,而那里成为他们家族永久的住所。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