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3-10-29 21:44
设计师吉承与SHEME鞋履创始人刘琼英
10月25日,“2014春夏上海时装周”落下帷幕。越来越多人了解时装周。他们能轻易分辨出某位明星身上的手绘图案伞群是出于何人之手;再资深一些的,能说出国内外买手精品店的名字,和一些小众配饰品牌的搭配“门道”。不过,要是你以“2004中国新进设计师”为关键词搜索一下,你会看到这些人的名字:吉承、陆坤、张达、王一扬。当时,他们拿出各自作品,合力发布首个设计师品牌集体展示。
设计师张达曾说,服装业关注未来六个月,因为流行变幻莫测。整整十年过去,除了设计师吉承,上述名单上的其他三位均离开了上海时装周的舞台。王一扬创立“素然”后,打开本土设计师品牌的渠道经营,在商业上颇有建树;张达则依然走小众路线,设计有余,还饶有兴致地举办了艺术展。陆坤在为Paris Hiltion设计服装后,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
不易“叫座”的小众设计
10年前SARS肆虐,一批小型服装品牌消失后,不少国内的设计师却跃跃欲试。
2003年,邱昊与翘翘在长乐路开设了第一家ONE BY ONE的门店,并创立品牌Neither Nor。邱昊大学主修室内设计,大二开始在校外租了房间做服装,当时认识了翘翘。他曾对媒体说:“翘翘在当时就想要独立设计师品牌了。”创立Neither Nor前,他们曾与百货合作,推出过5个系列,但邱昊独特的设计却让营业员都“觉得古怪”。
设计独特,是不少国内设计师选择创业的原因,创业后依然难以避免小众的“怪圈”。张达的实验精神让他的设计,一时背离了大多人对服装的审美观念。2002年,张达离开效力三年的“逸飞服饰”后,转做自由设计师。2005年,在上海双年展的外围展上,他展出代表作“0”系列。该作品打破了常规服饰的廓形结构:当它摆放在平面中时,仅呈现黑色的正圆形;但他利用纵剖的方式,使得穿上他的客人露出双臂。张达将这个观念性的作品与二进制中的0与1联系起来——作品的“空”、“实”关系,与二进制计算时显现的结果正好相反。张达并未回避小众,他曾对媒体说,自己的设计是一块块“看着普通的布料,(消费者)根本想不出穿出来是什么样子。”他认为,商场中的主流服饰通常很现代,在廓形和细节上都很贴合身形,而那些“只具备衣服雏形”的服装,自然会受冷遇。
除了不理解“奇怪”的设计外,过于传统的时尚观念,也阻碍了国内消费者为本土设计买单。
李鸿雁记得她创立品牌的愿望:要为上海年轻人带来新时尚——它并不华丽隆重,而是有实穿性。2003年,她带着这个梦想,拿6万元,在上海田子坊创立了第一个品牌INSH。之后,上海的文现象被一一注入到她设计的T-shirt上。早期不同出租车的制服颜色、路边摆摊打麻将的悠闲时光,都能给她带来灵感。“可奇怪的是,买单的大多还是老外。”她对雅昌艺术网说。
吉承坦言没有遇到这种局面。从创业初始,她就认定了要做镶有中国元素的服装,即使现在走上了国际舞台,也不曾改变它设计出的“中国面孔”。2003年,她在田子坊开了第一家La Vie门店,从制作成衣开始,不久,她挖掘了高端服饰的市场,开始为时髦女性定制礼服与婚纱。如今,即使如今田子坊不复以往的静谧,那家店她依然保留着。“我的设计最初是缘于中国元素,我认定了就这么走下去了,有人问我中国元素会‘枯竭’吗,我认为这就好像是问CHANEL你会改变风格吗,答案肯定是不会的。”吉承直言,“我(认定的)是不变的,工作室我也没怎么换过,从安福路到红坊,之间就没再变动过了。”她告诉雅昌艺术网。
各有千秋的生意理念
在刚落幕的上海时装周上,李鸿雁与迪士尼影业合作推出“90+10”的新系列。顾名思义,是指迪士尼九十周年与她的十年的创业经,相叠正好有“一百分的圆满”。迪士尼将米老鼠形象授权于她的高阶品牌HELEN LEE。帅气的牛仔夹克、真丝睡袍式外套、度假风长裙,她将HELEN LEE的风格渗入到迪士尼的俏皮中。“与迪士尼的合作,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合理运用米老鼠的形象打造出都市时髦感。我不想让它看起来过于童趣,我希望保留HELEN LEE一贯的风格。”李鸿雁说。HELEN LEE是她于2007年创立的品牌,有别于INSH的休闲,前者更女性化。
这并不是李鸿雁第一次跨界尝试。2011年,她曾经与陶瓷艺术家郑烨合作“瓷蝴蝶”系列。她认为,找到合适的跨界合作方,不失为一种打开本土设计师局面的好方法。“以前我不懂如何保护品牌的概念,一味只求设计,忽略了运营。”她坦言,有段时间内,长乐路的各个商铺中都出现了类似INSH的潮牌T-Shirt。“现在,我会选择合适的合作方,比如迪士尼之前与很多大牌合作过。今年90周年,我认为这是个好机会;另一方面,迪士尼看中的是我们的品牌形象:创意、时髦、健康。”李鸿雁平时喜欢运动与旅行,她常常在微信中分享上海虹桥与曹家渡的大型花市。她在经营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地为品牌加分。
吉承则是把上海的秀场延伸到国际舞台,去年年初,吉承转战伦敦时装周,之后,将La Vie改名为JI CHENG,“国外和La Vie相似命名的品牌挺多的,我们希望有明确的辨识度。”吉承工作室的搭档说到。赴一场伦敦时装周的意义,在于为JI CHENG收集更多世界的声音,“他们能告诉我哪里需要继续改进。不管是设计,还是商业。”
本次时装周上,吉承与鞋履品牌SHEME合力打造《牡丹亭》系列,后者为吉承的服装度身定做相互呼应的鞋履。SHEME的创始人刘琼英算了一笔进军海外的帐:“SHEME一向是用小众圈层的方式,认定最主要的目标客户。在国外办秀后,我们直接在伦敦、巴黎等地开展现场订购的环节,这方便我们直接面对客户。他们有芭蕾舞演员、也有成功企业家,还有知名艺人。”当天,刘琼英穿着一双荧光黄的尖头皮鞋,左边鞋上手绘蝴蝶,右脚则是蜀绣牡丹,她起了文艺的名字“蝶影寻花”。
设计师的新局面
今年年初,邱昊第一次登上上海时装周的舞台,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赞誉。5年前,他曾荣获澳大利亚美丽诺羊毛标志大奖,该奖项的历史获奖者名单有Karl Lagerfeld,Giorgio Amarni,Yves Saint Laurent等,但该奖项并未让他改变处事风格,他延续着创立品牌初期的经营模式——依然在工作室做设计,之后拿去one by one售卖。即使两次都已向上海时装周交出被誉为“国际水准”的时装秀,他依然游离圈外。现在,最让他高兴的还是“有人发私信告诉我,在关注自己的设计。”前几天,他还在微博上说出心声——自己慢热,无法接受别人的“自来熟”。
不过,邱昊却表达出对艺术的喜爱。今年3月,他的首个个展《存在的瞬间》在上海周围艺术空间开幕。他糅合丝绸、宣纸、小羊皮、马毛等面料,制作成一个个观念性的装置,作品充满了写意的风格。对此,他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的服装是对女性的幻想,大家认为幻想都是美的,但现实中不存在。但归结到最后,一切东西都是幻想,物质也不存在。我想做更多的是似而非的东西,是以面料做一个实验。”
无独有偶,今年,设计师张达策划的展览《毛发》在买手店“栋梁”内开幕。张达被誉为“有艺术家气质的设计师”,他将偌大的空间内贴满数百张毛发的照片,以及一部15分钟的自述影片。在张达看来,梳理关于毛发的照片,是一场对毛发历史的探索。“发现问题,研究透彻。”是他办展的初衷,它可能存在着诸如追星模仿发型的社会问题,也可能追溯到宗教、历史、地位与毛发的内部联系。对于个人品牌“没边”的小众,张达曾向媒体解释道:“在国内的语境中,‘新锐’、‘独立’、‘设计大师’等带有指向性的词,都可能不够精准,有些‘设计大师’没有做到和评价相符,用多了就廉价了。”他认为,“国内‘独立’和‘原创’,都没有做得很出色。
李鸿雁则领悟到设计师与买手的供求关系。今年,她的品牌HELEN LEE入驻了上海连卡佛。对于她来说,连卡佛专业的买手队伍能给她带来更多机会:精准的营销方式,专业的设计评价与建议,以及进一步开拓高端百货渠道的机会。“连卡佛的买手很专业,她们会针对设计与市场,来提出非常细节上的要求,比如具体颜色、裙摆的宽度和长度等;有时她们也会提出喜欢某个设计,但要求换一种面料来做。总之,放在连卡佛的款式,是不会出现在国内其他买手店里的。”李鸿雁说。
正如邱昊说的“不要太定位自己”,本土设计师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法则和市场份额。他们可能已大规模地拓宽市场,可能就享受小作坊的宁静与自我,也可能试图寻找设计之外的创作可能。“Vivienne Tam的一句话激励我走到现在‘永远把工作当作一件充满创意的事来做’。”吉承告诉雅昌艺术网,10年来,她的梦想依然没变,她说自己依然没多大野心,只想一步一步,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作者:彭菲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