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从12月14日起,“在时间里流淌——百年欧洲绘画的多重实践”在湖南美术馆展出,来自法国的88件博物馆藏品呈现出欧洲从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末的绘画发展脉络,拉斐尔·桑齐奥、波利多罗·达·卡拉瓦乔、彼得·保罗·鲁本斯、约瑟夫·玛洛德·威廉·特纳、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让·巴蒂斯特·卡米尔·柯罗、让·弗朗索瓦·米勒、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等一众在艺术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在静谧的展厅中一字排开,尺幅不大的习作或者手稿,吸引着观众近距离观看作品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透过笔迹感知这些艺术大家们的全部技艺与巧思。
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特展,展期横跨元旦以及春节假期,正值美术馆的黄金时间档期。同时,这是湖南美术馆建馆以来首次举办涉外展览。主办方希望,继“客中月光照家山——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展” “㵘·漫·慢——首届湖南公共艺术季”“如此漫长 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之后,本次展览能从经典和学术的角度带来又一波观展热潮。
湖南美术馆开馆以来的首个涉外展览
此次展览是湖南美术馆开馆以来首个聚焦西方美术史的展览。作为本次策展人,湖南美术馆策划部负责人何玲表示,湖南美术馆一直秉承“传承经典、聚焦当代、立足湖湘、面向世界”的理念,在推动湖南美术事业的发展同时为社会大众带来更多的文化艺术获得感贡献力量。而此次展览弥补了前几年因为疫情而取消“印象派的摇篮来自诺曼底画家原作展”带来的遗憾。
“开馆五周年以来,美术馆与文联的相关领导也意识到,还从没有举办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涉外型展览。今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在省文联、美术馆相关领导支持下,特以本次展览为契机,进一步交流延续中法两国之间的艺术文化领域的对话,联合法国方济各会博物馆,等相关机构共展出欧洲大师级原作精品近90件,推出此次文化盛宴。”
何玲介绍,展览以“百年欧洲绘画”为题,人物和风景双并行的内容线索串联起文艺复兴到印象派横跨近五百年的绘画流变——始于文艺复兴的古典,止于印象派婉约卓绝的舞女和灿烂炳焕的夕阳。因此,展览抛弃了传统的时间脉络叙述方式,转而以实践作为带领观众理解欧洲绘画流派的主要视点,带领观众一路经历文艺复兴的稳定、浪漫主义的洒脱、巴比松的旷达,最终到达印象派的诗意灿烂。
在介绍本次展览的亮点和看点时,何玲总结了三点:第一,本次展览的作品含括了肖像风景、风俗素描、水彩手稿,油画等多个题材与媒材,这些作品能更好让我们从细微之处去感受大师们在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全部技艺与巧思;其次,展出作品有意绕开大师们特别宏大的作品,多为艺术家的以小见大的精品,以此阐明,与名家名作的艺术史相比,在时间中流淌的绘画创作过程与实践更令人沉醉与动容;第三,展出作品颇为珍贵,既有印象派巨匠雷诺阿和德加的艺术对话,也有米开朗基罗与拉菲尔珍贵的手稿首次在国内展出。
五大单元呈现欧洲百年绘画更迭
展览从两幅并列的、绘于纹理纸上的预备画稿开启。左边为拉斐尔和卡拉瓦乔为绘制梵蒂冈宫拉斐尔房间中的湿壁画所做的预备草图,红色粉笔清晰描绘了维纳斯与丘比特之间的亲密互动,展现了拉斐尔风格中典型的优雅与和谐;右边为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的《人生之梦》,用黑色粉笔和银针笔绘于涂层纸上,一个长着翅膀的天使俯冲而下,向一个健硕的青年吹响了号角。这件创作于1533年的重要手稿被视为米开朗基罗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从聚焦文艺复兴时期的序厅开始,展览分为“文艺复兴之巅”“理性与激情:新古典与浪漫主义之争”“自然的呼唤:巴比松画派与现实主义掠影”“画室内与外:学院派与印象派之路”“欧亚之间:19世纪俄国画坛的独特风貌”五个章节。
以鲜明的展厅颜色作为区分,随着展线前进,我们在安格尔的人物素描中见证他对古典人体美学的追求,在柯罗和米勒的风景画中感受画家们对真实世界的观察与热爱以及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对自然瞬息变化的捕捉...有德加为创作油画作品《排练》而绘制的人物造型预备画稿《芭蕾舞女》,也有雷阿诺为其代表作《沐浴者》系列而创作的铅笔素描《浴女》 。一本在玻璃展柜中打开的速写簿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据介绍,这本速写簿是安格尔头脑风暴和灵感记录的工具,其中所绘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画家在创作中的思考和实践。
现场展示的速写簿
从意大利画家乔凡尼·波尔蒂尼为雨果的长女创作的木板油画中,可以想象普法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个“美好时代”时期,巴黎和伦敦贵族名流女性的气质和风采;在19世纪末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学院派画家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的《庞贝壁画的研究图纸》中,感受19世纪中期的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考古发现对艺术家的冲击和影响。
作为展览的最后一部分,19世纪的俄国绘画提供了关于欧洲绘画多样性与包容性的全新理解。巡回画派的画家们以其独特的民族视角与深沉的人文关怀,赋予了欧洲绘画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这场展览带来了一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之旅。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的欧洲艺术历程,见证了艺术风格的演变、流派的更替,以及艺术家对社会与自然的多重诠释,这段百年见的艺术发展,就如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映射着时代变迁、思想碰撞与文化交流的丰富倒影。
期待互动与共鸣
对于熟悉且热爱艺术的人来说,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末这段的艺术发展历程并不陌生。从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欧洲绘画始终沿着再现真实的道路不断前行——精准的造型,生动的色彩,变幻的光影逐渐统摄于线性透视法所建构起的绘画空间,以再现视觉和心灵所感知的真实世界。在绘画观念、技法和流派演变的数百年间,美术学院的建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648年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成立、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学院得到了长久发展,以及1666年在罗马建立法国学院罗马分院这一系列举措,皆在为法国艺术家们提供深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意大利学习和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与此同时,学院采用古典主义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化的学术课程教授绘画、雕塑、透视学、解剖学及艺术理论等内容。此外学院还建立了沙龙展览制度,为画家展示才华寻求赞助,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这一举措引来欧洲各国的纷纷效仿。其后的百余年间,美术学院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欧洲大陆。正是在学院的训练与实践中,米开朗基罗、拉菲尔、鲁本斯等巨匠的经典得以传承,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等全新的艺术风格与流派应运而生。而19世纪风起云涌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印象派意识在与学院的互动与反驳中,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此次参展的38名艺术家,他们多获益于美术学院的训练,其作品既涵盖了肖像、风格、风景等多个题材,亦有为创作大型宗教和历史画作所准备的素描、水彩等手稿习作。何玲希望,本次展览能在东西方的文化互鉴中给予到目前还未有机缘到达欧州的观众一次宝贵的参照、学习的机会,特别是给当代的美术生和艺术爱好者们系统地、近距离感受珍贵的大师原作提供便利。
在何玲看来,在这百年的时光中,欧洲绘画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巨大转变。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对艺术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永久不止息的人类精神和艺术表达的深情礼赞。随着展览的结束观众或许会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那便是艺术所带来的永恒感动———他在时间里流淌,持续激发我们的思考与想象。
在尊重原有作品的同时,策展团队还力图营造庄重、典雅、静谧的氛围,同时在展厅的不同位置加设了与时代相匹配的打卡点,为观众在观展过程获得更好的体验与互动提供帮助。
本次展览将持续2025年3月9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