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康海涛:70年代的姿态 由形式向文化心理的内化演变

2017-06-14 19:18

  【编者按】距2012年康海涛在偏锋新艺术空间的个展已经过去五年,今年六月初刚刚开幕的展览,展出他近几年创作的十余幅架上绘画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他目前日趋简约、抽象的演化轨迹:不仅对日常景象的描绘越来越简约,更对那些具有显著抽象特征的物象有着极浓厚的兴趣。他近期创作的《墙》、《光的记忆》等作品,以其复杂深刻的精神体验、隐晦而睿智的抒情姿态,以及淡然而恢宏的成熟气度,充分体现了中国“70后艺术”的新境界。

艺术家 康海涛

  对话者:艺术家 康海涛

  对话者:策展人 方志凌

  雅昌艺术网:裴刚

  两种线索并行的创作方法

  雅昌艺术网:今年的展览与之前的展览比较有什么不同?

  康海涛:这次展览是以“夜景”为主。表现的内容比较丰富,并不只是局限在写实。有的图像也偏抽象一点,在多个线索中让“夜景”的内容变得更丰富,就像交响乐一样。

康海涛 反光 58 x 74 cm 2017

康海涛 崇高的形式 120 x 243 cm 2015

康海涛 二分之一阴影 112 x 242 cm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中的“夜景”不一定是风景,《反光》、《崇高的形式》、《二分之一阴影》都不是通常我们对风景的认识,对象不同,相应的语言、精神性的指向都会发生变化。

  康海涛:对,在我拍摄的影像里面,有树、光影、还有房子,把很多视觉的经验综合在一起。形式上有具象,也有抽象,想更丰富、更立体地呈现“夜景”的状态。

  雅昌艺术网:你用层层罩染的方法表现“夜景”的丰富,实验了很多方法。

  康海涛:我最初用层层罩染的方法画“夜景”,是为了画出空间的深度。墨本身有很多层次,能画出纵深感,我想通过积墨的方法,画出夜晚通透的感觉。

  画了很长一段时间,作品中慢慢呈现出了塑造感。现在,我会把每张画都当成建筑来塑造,结果也很好地保留了“塑造”的过程和痕迹。这种工作状态能把我从情绪中抽离出来,作品慢慢呈现出建筑般的精神质感,这对我来说是重要的。

  雅昌艺术网:不同于表现性的绘画,有书写的乐趣。层层罩染的方法,重要的是你把时间跟工作量全部放在里边。

  康海涛:长时间地塑造一个东西,你会把各种复杂的情绪都过滤掉,剩下的只是对风景的某种态度,绘画的过程变成了工作。

  雅昌艺术网:你早期的作品是有表现性的。

  康海涛:早期的作品更情绪化一些,更多的是释放和即兴地表达。

  方志凌:这次展览有两张,作为线索的对比。

  康海涛:包括把摄影和现在的作品放在一起,摄影更瞬间和灵动,现在的作品更加抽象和稳定。

  雅昌艺术网:当创作方法越来越程式化的时候,就会突破。

  康海涛:突破是必然的,事物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当然现阶段更可能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內去完善自己,不会跨度太大。

  雅昌艺术网:就像《反光》,是金属板的反光,语言更纯粹,更接近绘画的本体。

  康海涛:《反光》只是题材的选择和观看的视角不一样,本质上沒什么变化。

  抽象的意味

  雅昌艺术网:把局部光影提取出来。是日常的一个瞬间?

  康海涛:我收集很多图片,画的时候我会在适合的距离去观察这些图片,再把观察到的图像放大很多倍转换到纸上。这种距离的观看方式和晚上看夜景有着某种类似的心理体验。走近看画面很模糊,退远了看一切又都呈现出来。但是细节始终是不清晰的,就像晚上看到的树叶,知道叶子的轮廓,稀稀疏疏很多层次感,但还是不能看清楚每一片叶子。

  这是很微妙的体验,是个人在绘画过程当中体会到的。这是很具体的感受,就像萨特在写贾科梅蒂时所说的“绝对距离”。贾科梅蒂说:“如果背景是一个很空旷的原野,那一个人在宇宙当中存在的最孤独,最真实的状态,我们观看他的距离就只能是20米,而绝不会是10米。"这种观看方式对我很有启发。所以我在画的时候,把本来就不清楚的图片,再远看、再放大很多倍才会变成我想要的感觉。这种层次、空间、距离中的状态是很微妙的,这也是我个人很特殊的一种感受。

康海涛 夜 221 x 152 cm 2016

  形式语言向内在情感的演变

  雅昌艺术网:作为策展人您怎么看康海涛的作品?

  方志凌:在康海涛的风景里面可以看到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有过的社会经验,但很隐晦,他表达感情与情绪的落脚点和姿态,是特别了不起的。在他的风景绘画中,情感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很自然。有些风景看起来比较抽象,有的具象一些,看起来像我们平实不经意中看到的很普通的景物。但风景中总能体会到一种很复杂的社会情绪,形式语言与内在情绪之间的关系始终都是非常自然的。

  这一点是特别可贵的。因为前一阶段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情绪爆发期,先是反体制、反意识形态的情绪,接着就是70后一代的青春情绪的爆发,但到现在,却是大家都不知道究竟要表达什么情绪的时候。新语言、新视觉形象、趣味、观念在中国现在已经积累了很多,但对社会、对人生还有什么样的态度,你的语言和情感态度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自然的,这恰恰是现在特别迷茫的。在他的这些“风景”里可以看到语言形式的探索和内心感受、情感姿态、尤其是与这一代人复杂的社会体验的结合上,我觉的康海涛都是做的非常好的。

康海涛 树丛 252 x 182 cm 2015-2016

  雅昌艺术网:艺术家面对的都是具体的经验感受,语言形式的探索和内心的感受是有差异的。

  方志凌:刚才谈到风格和程式化的问题,我们已经习惯于当代艺术家艺术语言形态的自我裂变,但其实也存在另一种情形,当一位艺术家的语言能够新鲜自然地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语言形式可能会是缓慢推进的,而不会出现很大的风格变化。有时候,内在的推进可能比表面上的语言方法上的推进更为重要。比如弗洛伊德一辈子就是在缓慢而坚定地推进,从30多岁到40岁之间是有一个从精细的线条风格向复杂强悍的体面风格的转型,但这种变化其实都是很缓慢的。你所说的风格和程式化语言要结合这种情况来看。

  雅昌艺术网:大家过去看艺术家的变化可能是只看观念的变化,形式语言的变化,对心理的变化是没有太多关注的。

  方志凌:尤其是艺术家从年轻的时候到中年、晚年,对社会与人生的体悟与情感态度都是有差异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几十年来,是新流派、新形态、新观念之间的不断变化,取代了个人随着时间、年龄的变化而产生的内在体验的变化。忽视了在潮流、流派变化之外,还有个体艺术家自身的变化。

  事实上,当代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渡过了形态、观念不断演化的活跃期。无论是对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批判、以及艺术本体观念的批判等等,都成为一种常识,仅仅依靠观念已经很难打动人。中国的艺术是这样,西方的当代艺术也是这样,正处在从形式、观念的爆发期向复杂的人格、深刻的内在体验、深层的文化特质等内在因素演化。

  雅昌艺术网:从康海涛的展览可以看到他的心理转变。

  方志凌:这个展览主要选择的是2015年到2017年这一段时间的作品,可以看得出这是艺术家逐渐进入中年的状态。首先、他的这些作品都显得很从容,把自己复杂的感受很隐晦地隐藏在不同的视觉语言里面。看起来或者很具体的风景、或者抽象、或者是某种幻象,每一件作品都体现出来一种内在的焦虑感,但是,这种情感不是不顾一切地宣泄出来,而是很隐晦地、不紧不慢地表达出来。西方人的艺术表达往往很直接,尤其是现在的美国化的艺术,用很大的体量,很新奇、很酷的方式强迫你去感受。但中国许多好的艺术家基本上到了中年以后,往往会很安静,很隐晦地让你去品味。

  我觉得从这些特点还是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家与西方艺术家的差异的。像康海涛的这些作品就是这样的,把强烈、复杂的内在情感体验,很从容地隐含在未必很新奇、很酷的视觉语言中,但你一旦细细品味出他独特的心境,你就会充分体会到这种视觉语言的力量和魅力。归根到底,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无论内在的情感多么复杂、浓烈,但表现的时候又是安静的,需要你去细细品味的。

  但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大部分的观众、甚至包括我们很多的批评家、媒体、艺术机构,都已经习惯了美国式的观看方式。对与这种需要你去品味的艺术,反倒是品不进去,这其实是我们以前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误区。

康海涛 荆棘 252 x 172 cm 2016

康海涛 有限的光 70×243cm 2017

康海涛 墙 140 x 243 cm 2016-2017

  70年代的姿态

  雅昌艺术网:从激荡的形式语言的变化向内心走去。

  方志凌:向内心走。有的人向内心走是在找一个在西方艺术发展史的主流中看到的学术资料,对社会的批判,对艺术形态的批判,或者是对人性的批判等等,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学术思路,大家一看也很容易识别。但70后和60后之间的差异,以及和后面的80后、90后之间的差异,其实在于他们这一拨人始终会把自己的社会经历、心理感受,对社会的复杂态度,都融到他们的作品中去,而不是那样强烈地去追求艺术形态的“当代趣味”。他们很真实、不做作,但这种艺术状态恰恰不太容易被别人识别,因为大家容易识别的几类主题,或者是形式观念的变化,或者是知识分子的姿态,或者是人性批判,大家一看都能理解的。但是怎样把70后这一代人的生命体验,自己到中年之后的情感态度,还有就是中国独特的文化气质的内在沉淀等等,自然融入都自己的作品中去,怎样在艺术作品中去展现这一代人最有魅力的人格,以及最深厚的语言品味等等,这可能是日渐成熟的70后艺术家们慢慢展示出来的新特点。

  结语

  康海涛的创作轨迹,同时也是70年代艺术家作品形式语言和情感内化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个案。策展人方志凌也有创作绘画的直接经验,自己对艺术发展规律有很深的体验和认识。此次展览从艺术家的人格、情感、文化等等向内的线索,呈现出当代艺术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所要关注的方向。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