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解密李小可的绘画“密”笈

  这事非同小可

  在小可老师小时候,父亲李可染的光环太大,作为雕塑家的母亲邹佩珠都得牺牲自己的艺术创作甘当绿叶,还是小朋友的李小可呢?绿叶都不是,是绿叶缝里不起眼的小嫩芽。

  1956年,属猴的李小可老师迎来自己人生第一个本命年,父亲李可染仍在马不停蹄地忙着到处写生,在苏州、杭州、绍兴、重庆等地方,都有留下他的足迹,创作了《钱塘江》、《鲁迅故乡绍兴城》、《巫峡百步梯》、《夕照中的重庆山城》和《嘉定大佛》等山水名作。

《苏州虎丘》 李可染 1956年

《鲁迅故乡绍兴城》 李可染 1956年

《巫峡百步梯》 李可染 1956年

《夕照中的重庆山城》 李可染 1956年

《嘉定大佛》 李可染 1956年

  父亲李可染南下写生的时候,12岁的小嫩芽李小可和甘当绿叶的妈妈留守在北京,他也没有闲着,他创作了一幅《千帆图》,参加当年在印度举办的“世界儿童画展”,还得了奖。

  换在别人家的小朋友,若是12岁就参加国际性的赛事还能得奖,会成为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是在画家李可染家,似乎轻描淡写就过去了,小可老师小时候画的画作,大部分都没有保留下来,对这幅参展并得奖的《千帆图》,也只留下个名字还有点印象。

《千帆图》获奖通知信

1956年《千帆图》的奖品

  《千帆图》成了过去式,但如温庭筠词里所说:“过尽千帆皆不是”,小可老师后来成年也成名了,他还是会时常想起他12岁时创作《千帆图》的事,不是他留恋名誉舍不得翻篇,而是想起这幅画的名字,顾名思义,《千帆图》,应当是密密麻麻千舸争流的热闹景象。12岁的李小可就敢于驾驭这样的题材,他甚至认为,自己的审美个性也许在12岁那会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与《千帆图》遥相对应的,是后来小可老师画的长卷《水墨家园》,处理绘画中“密集”的关系,成了小可老师绘画的一大秘笈。前面有白石老人衰年变法,也有父亲李可染视自己为白发学童,让小可老师知道,中国画若是只拘泥于传统之中某一种程式化的东西必将走入死胡同,这种危机感让他一方面去汲取父辈中养份,一方面又自带“反骨”,去探索有别于父辈和传统的手法。

《水墨家园》李小可 2009年

  这块“反骨”,12岁时就已经悄悄地长在他的《千帆图》里:在繁琐、密集的元素中强化线性结构。在这种萌芽状态中,小可老师在80年代初有幸遇到父辈朋友王肇民先生和广东美院院长郭绍纲,他们一起去汕头、潮州画了一批写生。小可老师记得很清楚,他画的有一幅是两边长满灌木的幽深小路,这幅画是以交错、繁密的“线”为主,是在绘画语言上对《千帆图》的再次发酵,只是这幅作品和《千帆图》一样,现在已经看不到原作。后来小可老师于1985年至1987年在中央美院国画系进修,并参加日本画家加山又造先生举办的短期研修班。

小可老师与日本绘画大师加山又造

  在一种比较开放创作和学习氛围,小可继续尝试在绘画中强化个人重表现的感受,在这个期间,他创作了作品《宫墙》。这是小可老师把“密集”当秘笈,修炼到位之后的一次爆发,通过对“线”的强化,对“透视”的运用,凸显一块块城砖的积累与重复:记忆中的老北京城被拆得差不多了,小可老师便用笔墨将它“重建”,成为他屹立不倒的精神家园。

《宫墙》李小可

小可老师与前辈吴冠中在《宫墙》前

  这幅《宫墙》参加了当时的《北京风光展》,崭露头角并由此自立“门户”,开启了他把艺术家的内心体验,尤其对北京的乡愁,“密集”地表现于笔墨之间的创作旅程,在小可老师的“水墨家园”系列中,树、胡同、青砖黑瓦,像是把炽烈的灌入数不尽的烟花之中,瞬间点着,燃放出远超真实的密密麻麻。

《水墨家园》局部

“水墨家园”系列之《家园》

“水墨家园”系列之《老城遗韵》

  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个手执燃着的细香的人,在一片绚烂之下,是他点着了这片烟火,这是12岁的少年李小可,虽然当年还只是艺术大家庭里的小嫩芽,但早已指挥着千帆叠嶂,那是他心中勾勒的水墨天下。

  这事非同小可。

作者:罗易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