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镛评语2

  来支钢先生的巨作《艺·道》,代表了他积墨新山水画艺术探索的一个高峰,不仅尺幅很大,而且气势非常的雄浑,同时又不是一个具体的某一个山水的写生,他完全是因心造境,根据以前写生的记忆重新创造了这么一个非常宏伟的山水。从他的技法来讲,他也确实把积墨这种单纯的艺术语言发挥到极致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集传统积墨法之大成。从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点、线、面”的积墨法都在这个画面中呈现出来了。

  他不仅吸收了宋人的结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更推进,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还可以看见山头,而来支钢的《艺·道》已经把山头遮蔽了,等于把山的整体推成近景,推到观众面前,给观众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而且在积墨法中还掺杂了各种笔法,非常的有质感,又比以往所有的这种山水山石画法更显得丰富。而且这么雄浑,又显得非常细腻,每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局部都不重复,画到这么一个程度是真正符合徐悲鸿倡导的“致广大、尽精微”,整幅的画面气势非常的博大,而每个细部又非常精微,浑然一体。看了这幅画,我就联想到他早期创作的写生式的长江三峡,杜甫写过很多关于三峡的诗,其中有“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就是一个非常壮阔的境界,气象萧森。我看了来先生的画,也感到“气象萧森”。李可染的作品有一种悲壮沉雄的、积墨的基调、色调,来支钢的作品也有一种悲壮沉雄的色调;不光是惊叹祖国的山水这么壮丽,同时还感到我们国家的民族命运在百年忧患之后重新崛起的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令人感动、令人震撼!这个作品确实是来先生的代表作,值得我们当代中国画家们认真的鉴赏和学习。

——王镛(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作者:王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