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众·观】第2期 雍正皇帝的COSPALY——“耕织图”中的农夫与皇帝

生活滚滚向前,

有你发现美的眼睛,让它别开生面。

【众·观】栏目接收观众投稿——

(方式详见文后)

因为疫情,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因为疫情,我们的内心走的越来越近。一起线上云看展,一起用另一种方式解读艺术。

经历了将近3个月闭馆的浙江美术馆,在4月1日终于重新开馆。 

那么为何,我们不相聚在浙江美术馆?

一起欣赏  “其耘陌上——耕织图艺术特展”


随着重新开馆,展览也相应延期至

5 月 5 日 

5 月 5 日 

5 月 5 日



所以,还没看过这个展览的小伙伴们,请抓紧时间预约,一起来浙江美术馆感受“男耕女织”的和谐美景,共盼“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吧。


在第一期的“线上讲坛”中,翁连溪先生曾对“耕织图”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做了详细梳理(没看过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去补课啊)。其中就有讲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内府刊刻的《御制耕织图》,是历代《耕织图》中最富盛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更是中国古代版画史上一部传世经典。”

本次展览汇集了三套不同版本的“康熙三十五年耕织图”,可以说是一次难得而又不容错过的观赏时机。

康熙三十五年朱印刊本(玺为朱印)

康熙三十五年刊本(玺为墨印)

康熙三十五年设色刊本

《康熙御制耕织图》影响广泛,成为后世《耕织图》的重要摹本,其中尤以《胤禛耕织图》引人关注。“胤禛”即清朝的雍正皇帝,大家对他的了解,可能主要来自近年来大火的“宫斗剧”和“穿越剧”,作为剧中“男权”与“威权”的象征,其真实形象可谓被蒙上厚重的历史迷雾。

《甄嬛传》中陈建斌扮演的雍正皇帝

《步步惊心》中吴奇隆扮演的“深情四阿哥”

《胤禛耕织图》的特殊之处在于“胤禛”肖像的介入,即一部分“农夫”被替换或改动为“雍正皇帝”,其行为很像现在的cosplay(角色扮演)。


Q:而 雍 正 皇 帝 如 何 介 入《耕 织 图》?


Q:介 入 的 形 象 与 《康 熙 御 制 耕 织 图》原 版 形 象 有 哪 些 区 别 呢 ?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王雨洛同学,通过比较我们正在展出的“康熙三十五年耕织图”的三种版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接下来我们就跟随王同学的视角,以图像学的方式探索雍正皇帝的历史形象吧。


王雨洛,95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大四在读。热衷于明清美术研究和中国美术史海外研究视角。

《胤禛耕织图》中胤禛形象的介入

在清朝的历史上,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吸引人的目光尤为集中,位列第一的康熙皇帝也是开清宫耕织图绘制传统的第一人,其重视农业思想的态度也一直被公认。康熙主持下的耕织图为焦秉贞所作,名为《康熙御制耕织图》。此组耕织图在清朝流传广泛,成为当时的受摹样本,《胤禛耕织图》就摹自于其。


《胤禛耕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者不详。该图现存52页,其中6页为未定稿的衍页,其余46页中耕图、织图各23页,每幅画上都有胤禛的亲笔题诗,并钤有“雍亲王宝”和“破尘居士”两方印章。《胤禛耕织图》较范本最为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画面中胤禛肖像的介入,即亲王时期胤禛现实模拟性形象的介入,此种形象的增改表现在组图系列的33幅中,赋予了耕织图这一传统绘画主题别样的文化内涵。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画面中胤禛形象的呈现是围绕着《康熙御制耕织图》原本主题样式而展开的,但在不同的画面中,胤禛形象的介入方式是不同的,具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 是纯粹的将范本画面中的一个突出人物替换为胤禛,此种替换保留了范本中人物的基本样式,仅在结合胤禛身形特征的情况上稍加调换,基本只是单纯地将人物的头部进行置换;

第二种 是在第一种头部置换的基础上,对改为胤禛的单个人物进行举止上的变动,更为细致地可进一步落实到神态上;

第三种 唯表现一次,画者直接在画面中增加一个人物主体,绘制为胤禛形象。

图1.《康熙三十五年刊本·耕》与《胤禛耕织图·耕》

人物形象对比

图2.《康熙三十五年刊本·初秧》与《胤禛耕织图·初秧》

人物形象对比

简单进行人物头部更改的画幅占大多数,除了身形上偏向于瘦削的调整,其他的部分基本无变化。而胤禛形象与范本中人物动作不同的画幅共有六幅,这六幅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在《耕》和《初秧》两幅中,范本中相似的两个拄杖男子被更改为胤禛的样貌,且都去掉了拐杖,只留孑然站立的形象(图1、图2)。这种改变是可以理解且必需的,根据现实中雍亲王胤禛本人的情况,拄着拐杖的行为理应进行更改。

图3.《康熙三十五年刊本·三耘》与《胤禛耕织图·三耘》

人物形象对比

图 4.《康熙三十五年刊本·灌溉》与《胤禛耕织图·灌溉》

人物形象对比

图 5.《康熙三十五年刊本·祀神》与《胤禛耕织图·祀神》

人物形象对比

第二种情况则较为明显,具体体现在《三耘》《灌溉》和《祀神》三幅作品中。这三幅画中人物形象改变的原因同样是显而易见的,对照摹本很容易会发现,此三张作品中被置换的人物脸部都有被遮盖的部分,而在改变之后的《胤禛耕织图》系列中,胤禛形象的面部都能完全显露(图 3、图 4、图 5)。不过,这种对于面部全部表露的需求只体现在正脸当中,在其他的画幅如《祭神》《上簇》等作品中,胤禛形象也有只露侧脸。

图 6.《康熙三十五年刊本·登场》与《胤禛耕织图·登场》

人物形象对比

最后一种情况其实近似于前两种情况的组合,仅见于《登场》这一幅画面中,此幅作品也可以说是置换人物过程中,动作调换程度最大的一幅。在《康熙御制耕织图》中,同样主题下的被置换人物动作较为复杂,一手拄杖,一手握着蒲扇,处在画面集中视点的人物呈现背面朝向观者、只露出近乎半个侧脸的形象。而在《胤禛耕织图》中,置换后的胤禛形象和范本的人物动作完全不同,基本动作虽是站立,但已是呈现一定角度地正面朝向。胤禛形象一手指着面前的谷仓,一手举着蒲扇撑在脸庞,似乎是在遮挡阳光,但五官基本都能显露出来(图 6)。

图 7.《康熙三十五年刊本·经》与《胤禛耕织图·经》

人物形象对比

整个《胤禛耕织图》体系中的作品,置于胤禛形象增改行为下,变动最大的当属《经》这一幅。此幅作品是生产过程“织”下的一幅,题目很清晰地传达出画面内容的主题。在《康熙御制耕织图》中,《经》图中的人物形象有五位,两位为年轻女子,两位为儿童,剩下一位样貌接近老妇。而在《胤禛耕织图》中,此主题下的画面中多了一个男子形象,样貌一如既往地按照现实胤禛的样子所描绘,立于画面最远处的门中(图 7)。这种改动的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是出于强调主人公的目的。胤禛的形象渗透到耕织组图的多幅画面中,由于“织”偏向于女性劳作的原因,其在此系列中出现的较少,也许在《经》图中增加胤禛的形象能够一定程度填补主人公的缺席,突出其形象和重要性。其次,家族的概念在古代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画面中完整的男女和儿童形象,能更好地反映家族模样。

胤禛肖像和耕织图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相悖于封建贵族森严的等级观念。自古以来有关于皇权贵族的礼仪形制似乎是人人奉命唯谨的规矩定则,然而在《胤禛耕织图》中,画者轻易地将皇子转换成普通农夫形象,不得不说是一种独特罕见的文化表达形式。胤禛安于自己的肖像在各幅艺术作品中的介入,突破了自我身份的界限,带来差异性文化语境的思考,也使得画种之间形成了新的交织。





供稿:王雨洛

编辑:张海法

排版:洪子又 晓风

责编:综合信息部

我们希望您 〉

  1. 来自各行各业,三观正确,热爱生活、亲近艺术,能带领大家看到你的发现。

  2. 稿件内容发送至article@zjam.org.cn,以浙江美术馆展览为主题(正在展出和以往展出均可)。

  3. 文字以1000-2000字为宜,表达流畅,尤其欢迎作者自行编辑微信图文。

  4. 自我介绍清晰明了,不做商业推广,务必注明真实姓名、手机、邮箱、收件地址。

  5. 图片清晰,不小于5M。

我们将 〉

  1. 择优选用稿件。每月推出2-4期。

  2. 赠送投稿者精美画册1本,“浙江美术馆之友”额外获得积分5分。

  3. 赠送入选者精美画册2本(其中一本可在馆方当年新推出的画册中选择),“浙江美术馆之友”额外获得积分10分。

会员注册方式 〉

实时查询展览及活动讯息

免费工作坊,免费讲座,免费WIFI

凭积分兑换免费限量展览周边等


请关注“浙江美术馆之友”服务号

注册会员方法请扫上方

“浙江美术馆之友”的二维码,

点击“会员服务”的“入会/绑定”,

再点击“注册成为美术馆之友会员”,

根据提示注册为会员。


  相关阅读  

线上讲坛|《耕织图》中的蚕桑丝织技术

线上看展|春耕在即,云游陌上:一起走进《耕织图》

线上讲坛|艺术的诗情与劳作的画意——耕织图的发展与演变

免费注册成为浙江美术馆之友
享受更多会员服务



作者:浙江美术馆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