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王南溟|在“乡村认识”的社会学中学习乡村规划与设计 —— “艺术社区在上海”展中的《同济学生 X 上海乡村》


在“乡村认识”的社会学中学习乡村规划与设计 —— “艺术社区在上海”展中的《同济学生 X 上海乡村》


王南溟



请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2020年8月“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览现场:“乡村认识,乡村建筑与规划”部分


刘海粟美术馆3号展厅是“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览的第二部分,内容被概括为“乡村认识,乡村建筑与规划”,该展区除了“专业团队X新浜乡居”,“FA公社/设计师民宿”两个建筑设计师奖项的文献和成果展示外,还包括一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乡村规划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实践的一些文献,展览中被命名为“同济学生 X 上海乡村”,这个版块区别于“专业团队X新浜乡居”,“FA公社/设计师民宿”两个版块用大幅度的文献资料做整体喷绘墙,将图与文字合在一起展出外,同济学生的作品却反其道而行之,其展示直接选取二维码呈现——在展厅的一堵长墙上,这些学生实验的图与文分为九个二维码,在观众能举起手机扫码的平均高度的位置上,将它们分为三个二维码为一组,每一组呈现不同的文字介绍、视频和图片内容,共三组等距离间隔成一长条并排于展厅墙上。这三组二维码中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调研走访,第二部分是规划设计,第三部分是乡建实践。这些都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乡村设计课程设置中的学生在上海乡村的深入调研课,在课堂上通过课程和在课堂后通过业余竞赛等多种途径,提供规划设计作品,以呈现出他们的“未来规划”,它们在“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上海市‘美丽乡村’青年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中显示出特有的活力。




“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览现场:观众扫描二维码观看展出内容

2020年8月“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览现场:“金山水库村水库里”板块


展出虽然是学生的实践,但同时也是展出了学院的教学成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近年来对上海的乡村展开教学实践,设课程为1、调研走访、2、规划设计、3、乡建实践三个部分,从城市规划转向城乡规划中更为开阔的乡村。金山水库村作为教学实践基地(《金山水库村水库里》也是本次“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项目中的一个案例),让学生们通过深入参与,比如通过田间搭建、稻田乐园、大地艺术、泛舟湖上等,以设计者的方式为乡村建设进行构想和探索在乡村如何吸引各种人流的途径,以建立学生们的设计实践的开放性。这个实验课程还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联合,以跨学院的方式训练学生的“乡村认识”,比如踏勘式的以图文记录、影像拍摄等多种方式,记录乡村景观;座谈式的与村委和村民代表,下乡创业青年、企业家的沟通,记录他们的真知灼见;随访式的在路上、在门前,与相遇的村民攀谈,记录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所思所想。这既是针对该专业的学生们没有乡村生活经历而对乡村缺乏了解的弥补,也是将专业教学进行跨学科训练,要将规划与建筑从城市转到乡村,以“乡村认识”这样的课程进行基础训练是必须的,它可以首先把学生引向事实本身,抛掉主观意识或不尊重事实去理解对方的习惯性套路,还可以克服学生思维中逻辑思考能力的不足,通过这样的思维上的逻辑训练,转而为深入分析而不能想当然,以克服一直以来学院教学状况中薄弱环节——逻辑学训练。“艺术社区在上海”展中的“同济学生 X 上海乡村”启发我们:展览虽在美术馆,学生实践继续在田野,实验教学更在前方。



王南溟跑道编辑团队


主编:马琳

编辑:滕红琳


跑道编辑部期待您的投稿

邮箱:paodao123@126.com




作者:当代艺术_王南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