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稿 | 为什么不是十五生肖?南京博物院讲述十二生肖背后的故事

你能第一时间说出自己的属相,但你知道十二生肖的故事吗?

为什么生肖是十二个,而不是十五个?生肖文化到底是什么?

其实,往深了说,这还是一个挺哲学的事情。

十二生肖背后

在中国文化系统中,天干地支被广泛用于历法、术数、命名等方面。当然也被用来计时,即记录时间。

hspz8mG8spMzR5m2EbP0gapghGp4MqgTp9c7iP7C.jpg

NdPTmXAF1Z6YyAiboWpqN07jFN4WQD4xeqjP3r9e.png

干支纪年

在古人看来,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其中,十二地支代表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

C0vP7rKb5QqUo3db0v5CkQxVDtnmcdNQ8JXy8IM7.png

各个国家生肖不尽相同

d9f30mCq5I9Xo7LEl8HuLVHQjgMN5queaofpFuH4.jpg

“十二生肖闹新春”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为公众讲述十二生肖背后的故事

DQwe5qYM5GuObYQ2nOKrOC0TwUVHgSR1zz7QyX3r.jpg

展览现场的牛

天干地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多大?

就算你无法准确说出天干地支的内容,也一定从小学便开始接触甲乙丙丁,这就是出自天干地支。如今的十二生肖,也是出自天干地支。

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地支,生指生辰,肖指肖形,即标志生辰的动物形象。所以,十二生肖也叫十二属,属指属相,即属于十二种动物的代表形象。

CVBbIGZBhKdHLu5eHxkYZw6kHCu0zievkbys7Tr8.jpg

北宋 铁牛

wv2B3h3cOAXw6cxGGl6l7PXxStmPIdqVg1LJIc2D.jpg

清代道光年间 山水牧牛水池雕瓷

虽然现在十二生肖纪年在民间应用最广,但它并不是中国古代唯一的纪年形式。

中国古代中国纪年有“干支纪年”“太岁纪年”和“生肖纪年”。“太岁纪年”流行于战国和西汉时期,后被“干支纪年”所取代。“干支纪年”“生肖纪年”至今仍在使用。

OGSu7brAsFRxtnjZdgokKtbnpksnezBbbjaFpOwJ.jpg

民国 白玉牛

WUWWzev7ilGBn0EvEbewQcvVZBTtMVCCFZxwxhox.jpg

清代道光年间 黑釉卧牛

其实想想也是,对古代没有什么文化的老百姓,太岁纪年远没有干支纪年,尤其生肖纪年朗朗上口。

这也许能解释,生肖纪年主要流行于民间这一现象。生肖纪年的出现时间不详。在东周时期,各类文献零星出现生肖动物和干支联系在一起的文字;秦代,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日书》证明地支和生肖动物已逐渐形成完备的体系;到了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以地支解释十二生肖,按顺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iNfc0yg40zK0USVmNjA0JBuxP1YjOuSXFNnrkfGQ.jpg

清代 杨晋 溪畔牛趣图轴

e0VEw4A9LPsoygismPjekJxJLW4842HNrUFDXTyc.jpg

唐代 彩绘陶牛车

十二生肖齐聚南京博物院

如今,这十二生肖在南京博物院聚集,为公众呈现其背后的文化与意义。

其实,自2009年开始,南京博物院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生肖展。连续12年,生肖专题展已然一个轮回,在2021年,辛丑吉年,十二生肖得以大团圆。

JyZ43FlYR2q5TmdvTzyS2CFLbeB4Shv2ZIyO53qh.jpg

汉 鼠形铜饰件

HrB8gzf4kUfJRO7F4hqIcCRZG7e9naypePHWAfM9.jpg

清 白玉猫戏鼠

鼠, 十二生肖首位,与十二地支中 “子”相配,故一天十二时辰中 “子时”,即晚上十一至凌晨一点,又称“鼠时”。鼠所扮演的文化角色从不单一,人类对鼠的态度也错综复杂。一方面,鼠是灾难、疫疠、诡诈、丑陋的载体和化身,譬如贼眉鼠眼、鼠目寸光、首鼠两端、抱头鼠窜,以至“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另一方面,鼠又是一种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是一种灵性动物、报恩之兽,如鼠财重义、子庶丰登、福鼠呈祥,承载着财宝财神、多子多孙等福瑞意涵。

CLSXqC4aQXWPuQQhOQbMB5VGi6u0zbA8O7YGxvGu.jpg

陶牛车

YWCZcHS8CfUohOBkn892gmNTRFojvmeisSMFFXLs.jpg

清 铜牛香薰

十二生肖,以牛配丑。牛是最早被人类驯养的六畜之一,成为农耕社会里重要的生产力。作为农耕社会的图像符号,牛还与立春等传统节气紧密联系。相传,周公以土塑造耕来告知百姓开始农耕。东汉,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举行迎春礼,将土牛、耕人置于城外,告知人们已到立春时间。牛亦被寄予不同的精神追求。牛郎织女演绎苦恋神话,表现了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精神追求;鞭春牛之风流传盛久,劝农始耕,寄托着人类对丰收的期盼;沉铁牛习俗,则体现了牛镇水妖、保平安的辟邪功能。“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任劳任怨的写照,“牛牛食草莫相触”隐含了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主题,“老牛舔犊”则体现了长辈关爱儿孙的情感。

FEMD19awzfV3dQLkYfRuRYaZrL2gPmR8TWyWr35o.jpg

汉 错金铜虎

虎是中华民族原始先民的图腾。人类生活于森林,与自然拼搏,与猛兽格斗,崇拜山中之王老虎,尊其为图腾神。它与龙图腾几乎同时出现,“龙飞于天,虎行于地”,虎龙结合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人类崇拜虎,一是希望百兽之王不要危害自己、亲属、族人及家畜,二是幻想借助虎的神力来制服其它野兽及鬼怪。如此,被崇拜的虎也就被赋予了显猛、示威、怯恶、驱邪等神性。

rqarvRPRf7UqgnmyShNlN5URwMcrd9ZF7gRYwdsI.jpg

清 兔钮象牙印

gAmPrAhis7ShjIcDeyASVJ5tTYrYv9z2YLqPkpcz.jpg

清 玉雕兔

“卯”,描绘了草木出土萌芽之象。在十二时辰中,卯时指早晨五至七时,代表黎明;在农历中卯月指二月,被视为春门,万物已出,充满生机。兔,活泼好动,生机勃勃,古人就将兔与卯相配,也一直被视为仁兽,故有“瑞兔”之谓,象征着平和与善良。兔的形象十分流行,或为汉代帛画、画像石上月亮的表象,或为王室贵族的配饰物、文人士大夫的案头文玩,或为古代工艺美术品上的装饰图案,其含义随着时代迁变而不断变化,但始终承载着祥瑞的特性,得享“玉兔”之誉。

hHgDSKIpUip85XW98jaYEGQ56JbkYiNHvMx2tRlV.jpg

清 青花绿彩龙纹盘

AaWqo0YzOnbN8HBLTmHARbvrCVobW0kKsGFxWqeo.jpg

清 青花红彩云龙纹盘

龙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骆头、蛇脖、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身长若蟒、其状如鳄,上天下海,拥有万能神力,故而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吉祥物和图腾标志。龙的精神内涵,可归纳如下:一是融合,龙是多元融合的神物,龙文化最能显现融合意义;二是造福,善龙祥龙造福众生,是龙文化中居主导地位的力量;三是谐天,与天和谐、与大自然和谐;四是奋进,龙多为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奔腾飞跃,激励前进。中国人自视“龙的传人”,“龙的精神”则可概括为中国人勤劳勇敢、融合创新、奋发向上、和谐共进的精神。

qR9rEJw99nFk9k7GPNIvsvbfqaSx5SadO9Kz6iky.jpg

西汉 蟠虺纹铜镜

LtOhg2Uvz4xc3QAC0oXjeIm8hNiPKxUEgAGls8KO.jpg

民国 水晶双蛇

十二生肖,以巳配蛇。“巳”之古文,即蛇的象形,《说文·巳部》曰:“巳为蛇,象形”。习惯上,龙为“大龙”,蛇为“小龙”。其冬眠结束,预示春天将临,故被称为“报春蛇”。对古人来说,蛇充满了一种神秘诡异的色彩。从母系氏族社会起,人类对蛇既敬仰又惧怕,视其为崇拜的神秘图腾。对蛇的畏惧和崇敬的心理,也导致了人蛇合一的人类始祖形象的出现。中国古代传说的祖先女娲和伏羲都是人首蛇身,诸如“伏羲人头蛇身”“蛇身之神,即羲皇也”“女娲人头蛇身”等,不一而举。

bFvhcxCqaOrAgbyCnL2Y1F3ZUZ3CEdEWb4IciGep.jpg

明 彩釉陶关公骑马像

RE2Y9DKUtiprw4QVZKkfOsmqVqhcjq2Qwa3G6UwG.jpg

清 玉马摆件

马,聪明、勇敢、忠诚,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也是人类最好的助手。远古时期,先民们驯化和饲养马匹,作为一种食物来源;商周时期,人们驯养训练马匹,用于军事作战和日常生活中驭车;春秋战国,相马成为一种扬名立身的技艺;汉唐时代,无论君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都酷爱骏马,养马之风盛行。古往今来,人们将马视为力与美的象征,忠诚、正义、勇敢的化身,以马的形象创造出了材质迥异、形式不一的艺术作品,诗文、书画、雕塑和各种工艺品等,举不胜数,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爱马、敬马的传统。

DyIZTdzVpBYTeTSgFVYAPxCo6lcYOUDWSajdDyvq.jpg

民国 铜胎掐丝珐琅羊

MAgkolA0iIZq86T9zBzO5nN63YHxzpDHUMifrNq1.jpg

清 玭霞羊

羊,是古代最早被驯化饲养的动物之一,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有羊的化石。商周时期,羊成为人们饲养的主要家畜之一,与马、牛、猪、狗、鸡并称“六畜”。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羊一直是吉祥之物,能带来好运,故祭祀活动将羊作为三大用牲之一,以为人与天沟通的使者,保佑子孙吉祥顺遂。羊、猪合祭,称为“少牢”,牛、羊、猪三牲并用,称为“太牢”。同时,“羊”“阳”谐音,“羊”“祥”通假,羊一直是吉祥的代名词。

NiHnPuL7O8sx8wNh3clVbAzXpXiRDwi07GUOqOdQ.jpg

清 白玉雕子母猴

作为最熟悉的灵长类哺乳动物,猴机智灵敏、顽皮可爱、滑稽幽默,有着与人类相近的习性。自古以来,猴寓意吉祥灵动,被视为聪明伶俐的形象。古代中国,传统就有公、侯、伯、子、男的封爵制,拜相封侯则是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猴”“候”同音,“猴”于是成为吉瑞美好事物的象征,如猴子骑马意为“马上封侯”,猴拿官印攀爬枫树之上则象征“封侯挂印”,大猴背小猴又引申“辈辈封侯”之意。不仅如此,“灵猴献瑞”“灵猴献寿”等图案或造型,都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TvW30qzkucLVxhNsPII5qpVsgwxiTZOCj3rjXOSv.jpg

清 矾红龙纹鸡钮高足盖碗

fj063pWd1qmdel46iMI4UwnIkyvp6utgp2ThnJK4.jpg

宋 影青鸡

十二生肖中,鸡被认为是一种承载着德行与正义的动物,人们很早就将之视为世俗中的太阳鸟,顶礼膜拜。在民间,鸡亦为吉祥物,既可辟邪,吃掉各种毒虫害虫,又能迎新,带来吉祥与喜庆。鸡拥有“五德”:文、武、勇、仁、信。文、武源于鸡的外在形象,勇、仁、信则取自鸡的习性和品质,居五德之首,即守信用,诚实无欺,是古代儒家最为信奉的人生准则之一。雄鸡,准时报晓,象征守信,持有信德。文德,原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鸡之文德,源于头戴红冠,给人一种文质彬彬之感。古人将穿着视为“礼”之组成部分,对头冠更是如此。武德、勇德,来自雄鸡脚后面一个突出如脚趾的部分 “距”。“距”为雄鸡天生的进攻武器,体现着勇猛无畏的性格。仁德,鸡见食物不独自占有,而是呼吁同类一同啄食,被视为“仁”的体现。

rQ8b683zzptfg90WGxRGuoPi546IenTQI2etPvO4.jpg

民国 青玉狗

KZiQw3fXAuS6QpscswYlr5n648GmCgqvK6DLgDM2.jpg

清 狗形铜锁

狗也称犬,《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今则通用。先秦时期,狗主要作于狩猎、看家、食用、祭祀和随葬。周秦之际,狗成为捕捉猎物的最好帮手。汉代,养狗之风盛行,民间百姓以之看家、狩猎,朝廷则设有“狗监”之职,负责掌管宫苑猎犬。在生肖文化中,狗的精神意义在于忠诚、勇气和防卫,诸如“牧羊犬三千里寻主”“义犬救主”等,故而被赋予了种种象征意涵。在民间,百姓人家往往在门口刻画鸡、犬造型,则取“鸡司晨犬守夜”之意,希望辛勤耕作后获得收成,能安稳保存,富裕家庭,保障生活。

S9xZRmycplQsPVkHMmw1NsdigCOpiPByiNSJnOhe.jpg

清 猪子铜压胜钱

zp8F9Yo24oFX91tqtJfWdhFSevZnYikmCLfFPjqM.jpg

新石器时代 猪形灰陶罐

猪古称“豕”,为六畜之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出土猪纹钵、猪形罐等器物,表明人类已把野猪驯养为家猪。在旧石器时代,猪的地位十分崇高。由于对众多自然现象的不解与恐惧,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祈求得到神奇力量保佑,曾将猪头造型融入龙的形象,以为神物。猪因体型浑圆、憨态可掬、性情温驯,长期深受人们喜爱,具有诚实质朴、富贵吉祥的文化意义。肥壮的“猪豚”,成为富态的形象和足食的代名词。在民间,人们普遍希望肥壮的猪能带来美好的生活,南北各地流行节日剪贴窗花“肥猪拱门”,表达招财进宝之意。

展览时间:2021年2月6日起展览地点:艺术馆大观厅

开通会员 免费阅读该文章

取消去开通
开通会员 免费阅读该文章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