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访碑(91)|“廪善生员赵心寅”身边的“文人朋友圈”

“廪善生员赵心寅”身边的“文人朋友圈”

2018年2月26日 晴  南江县雪花寺


       时间已经到中午了,我们想赶到下一站雪花寺去吃午饭。雪花寺是南江县为数不多的村级场镇,但是春节期间并没有餐厅开门,不过村委会帮忙联系了村民带我们到赵心寅墓的确切地点,也免得折腾耗费时间。

        路面较差,硬着头皮往前开,在村民的指引下终于到达了墓葬所在的坡上,远远地就看见一座不小的墓坊。墓地旁边有两户人家,靠近墓葬的是老式青瓦白墙,稍远处是一栋规模两层的新楼,一条大路从墓前穿过,这种格局倒是很有象征意味。

赵心寅墓地和民居

        走到墓前,发现这座墓葬建筑的规模和雕刻都难得一见。整个墓葬由墓前牌坊、茔墙、主墓碑围合而成,占地七八十平方米。左右茔墙比较高,墓园内杂草丛生,堆土将墓前的拜台和主墓碑的基座都遮掩得看不见了。墓园草丛中有一块“三叉尖”和鳌鱼组合的石构件,可能是顶脊装饰物,但不知是从墓坊还是主墓碑上掉落下来的,居然还比较完整,可能是地上经年积累的枯枝树叶起了缓冲作用。

赵心寅墓地全景

        从老乡那里借来砍刀清理后发现墓坊两面、主墓碑和左右茔墙上有更多的雕刻,尤其是几幅行书文字尤为精彩。

主碑

        主墓碑为六柱五开间四重檐的庑殿顶样式,明间颀长,次间稍低,梢间方正,外侧连接茔墙。底层三个开间内置碑板,其内文字还勉强可读。两梢间相对独立,柱联也各自成对。梢间内雕刻“天官赐福”图像,官员高冠博带,帽翅横长,几乎抵满画幅边沿,他们手上均端着一顶帽子,其下压着一个条幅,分别写着:“禄位高□”“联升三级”,在他们的身旁还各有侍者撑出长柄的芭蕉扇,侍者头戴的却是清朝顶戴花翎式帽子。画面上的红、石绿等色彩还比较清晰,但下半部分风化较为严重。从建筑各处斑驳的色彩推断,原来都是涂有颜色的。梢间对联文字似乎是不同的人所写,左侧联曰“未试黄金阁,催修白玉堂。”保存较为完整,字体潇洒。右侧文字大都难以识读了。

赵心寅主墓碑


主墓碑左右梢天官赐福

        次间门套雕刻瓶花纹饰,造型比较简单。明间内是常见的八仙,人物脚踩云朵,纵向罗列,倒也个性鲜明,道具显示清楚,比较容易识别他们的身份。明间匾额“极婺长明”两边均有提款和落款,分别刻:“特授广东香山正堂年弟彭昭麟为”和“廪善生员赵心寅夫妇双寿”文字。柱联:“金兰玉书文品不随小星□,佳城石椁芳规长伴漆灯明。”为“保宁府南江县儒学生员阳外甥岳恒芳拜挽”。次间匾额左为“光明俊伟”,右为“贞静幽闲”,有比较明显的性别所指,柱联也做相应表达,可见书者之用心。

        除了匾联文字,该墓檐下横枋上雕刻的云龙、人物图像构图饱满,造型概括有力。不管是明间匾额上的“五老观太极”,还是顶檐之下的“福禄寿三星”,都在有意无意地强调着某种对称性的构图。

        明间碑板可见“皇亲诰授文阵夺锦/彤管扬庥享三十四寿赵父字心寅/高老太君二位正性之墓”。修建时间为“嘉庆十贰年岁次丁卯季”(1807年)。墓主赵心寅只活了三十多岁,应该算是早逝,墓葬是他儿子为其修建。

碑坊

        该墓的碑坊为四柱三间四重檐结构,造型庄重厚实,雕刻装饰风格独特。明间开门,左右次间封闭,并雕刻装饰图像。宽大厚实的明间中柱直达第二层檐,顶端正面雕刻人物立像,可惜头部被毁。顶上两层檐下雕刻斗栱纹样,与前一天看到的吕氏墓相同。每一个小的构件都被切割成三股枝杈,中间枝杈外凸,两侧枝杈相连,组合成二方连续的结构。这是在一块巨大的构件上逐个雕出,工艺非常的繁复,看样子这种雕刻装饰手法流行的比较早。

赵心寅墓坊正面

        在墓坊顶檐下面是一个龛形样式的结构,称为“坊心”,一般坊心之内常见“五龙捧寿”“圣旨”一类的圣牌,左右立柱也多为戏曲人物,但这里却与众不同,不知因为是早期的建筑,还是匠师个人的创新。可见两侧立柱上雕刻一对手拿弓箭的少年,服饰有点像清代的官服,但没有顶戴花翎。雕刻龛内是两层人物,上层三间房屋的檐下端坐一位老太太,左右房屋柱间各有一年轻女子。建筑之下一排也是三人,在老太太的正前方是一位青年男子拱手作揖,两侧的女子手捧一物侧身面向他。整个画面秩序井然,每一个人物和背景建筑雕刻得都很完整、细腻,人物动态表情特别符合其身份特征,真是一件工艺精细、特色鲜明的优秀民间雕刻作品。

墓坊正面坊心雕刻

        在这幅作品的下面,也即明间两柱顶的横枋上,一幅“骑马游行”图,画面正中两人手持马鞭,骑马前行,前后数人或举旗、或打伞、或吹奏、或敲锣打鼓鱼贯而行,这就是典型的“状元游街”图式,表现新科状元游街庆贺的场景,这是古代文人最为荣光的时刻,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不仅如此,随之而来的可能还有被绣球砸到,或被招为“驸马”,成为皇亲国戚……此类图像也比较流行,甚至有些图像还增加了“送子娘娘”,可谓好事连连。

墓坊正面匾额及额枋雕刻

        这幅图的下面就是“钟灵毓秀”的墓坊匾额,与其上下横枋的宽度相差不大,这也和稍晚期突出匾额的结构有些不同。与匾额同高的立柱柱顶位置有高浮雕的人物立像,其手法与主墓碑上的一样。人物应该是女性,衣纹流畅,动态轻盈,颇具美感,可惜人物头部已失。这一构件因为位置显眼,多精工细作,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们也是最容易被盗或被破坏的,如这座墓一样。

        匾额下方就是明间上的横枋了,横枋和立柱中间的撑拱面积较小,其间雕刻的图像又是那幅困惑我的“龙猪斗”的图像,这幅图频繁出现在我眼前,但也总是受其困扰。尽管各个图像具体内容稍有变化,但伴随两主将打斗的同时,他们的头顶还有“龙”“猪”互斗,而猪总是被远远的弓箭手“射中”,很想搞清楚这幅图像表达的是什么?又为何如此流行?

墓坊正面右侧横枋雕刻

        中柱之外的二层是镂雕的“莲花水鸟图”和疑似“喜鹊闹梅图”,其镂刻圆润、枝干壮硕,尽管只剩下几段残枝和小小的几点花朵,但看上去还是很有视觉感染力。

        最底下的次间从上到下分为多层,图像内容各不相同。第一层檐下的横枋上雕刻的凤凰与祥云图像,镂空雕刻,凤凰尾羽细长,翅膀张开在云中飘逸地飞翔,可惜凤鸟的头部和脚爪已经缺损了。其下是扇面展开的匾额,上面雕刻四个篆书字,笔划简单,我为此专门下载了一个“字鉴”的软件,它可以根据拍摄的文字笔划来认字,但当时也没有完全识读出来。

        次间门板的上半截雕刻的一对骑马的武士,均手持宝剑,怒目圆睁的样子。下半截雕刻树下的老虎图像,老虎形体圆乎乎的,树上结着椭圆形的“果子”不知何物,但画面很是可爱,要不是老虎头上那个“王”,还真看不出是老虎。每一幅图像都有瓶花和折枝花卉作为边饰,造型风格与主墓碑的瓶花类似,简单概括,但也是残缺不全。

墓坊正面左右次间

        穿过墓坊的门,才看见侧面有联:“露冷金萱彩笔不将秋折桂,云埋玉树壮心应傍夜台横。”一语双关,很见文学功底。题写者为:特授保宁府南江县儒学教谕年家弟黄廷和拜挽。看来,能够成为儒学教谕还是有真学问的。

墓坊背面装饰相对要简单些,但在对应的位置都刻了装饰纹样和人物。如顶檐下的龛内刻一圆圈,里面是“五子夺魁”。两侧立柱上是穿着肚兜,拿着一支莲花的童子,都有缺损。下面的横枋上是一幅“凤穿牡丹”的雕刻。值得注意的是花枝从正中间呈漩涡状旋转而出的样式在好些墓葬建筑雕刻上都见到过。横枋下的匾额有“品重南金”几个字,涂红色。再下面是一幅“渔樵耕读”图。同样,明间中柱柱顶有人物立像,破坏严重,几乎看不出人形了,立像下有数行行书文字,字体不大,不易识读。

墓坊背面次间碑刻书法拓片

        次间的两重横枋上各有雕刻,上枋是一组多幅人物像,仔细辨认发现是“二十四孝”相关的内容,只是表现风格和图像内容与画后期的图像模式相差较大。其中右侧画面中间有一个柜子一样的家具,里面供奉的两人,旁边一大一小两人朝着人像跪拜,这个图像也很特别。下层横枋上雕刻一幅戏曲人物和一幅“驯马图”,一位老人带着五个孩童正扳倒一匹马的场景,有的牵缰绳、有的扯马腿、有的拉尾巴,还有一小孩已经骑上了马背,这个图像我也是第一次见,不知道有何寓意。

        次间门板的处理比较简洁,石板被打磨得特别光洁,其上刻行书,左右题写者不同,但笔划都偏纤细,书写极流畅,布局疏朗,运笔娴熟,也算得上很好的书法作品,本人甚是喜欢,不由得认真细品之,书法作品的下半部分雕刻的“花鸟图”,也是精巧备至,书法和图像相得益彰。

墓坊背面左次间

茔墙、碑座和拜台

        该墓的茔墙比较高,从主墓碑梢间外侧一组连接至墓坊,分为两段,中间有立柱支撑,柱子上并非对联,而是浮雕人物,顶部有檐。每段墙体又等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通刻诗文两三首,均为行书。下层刻花卉、树木、动物等浮雕装饰。但是文字都比较模糊了,雕刻图像几乎一半都已经剥落。

        墓碑的基座平面呈“八”字形,可以看到与明间和左右次间平直,梢间向内收,其上与各开间对应的文字均刻有装饰,因大都被土掩埋,只能看到明间下的基座部分雕刻为“包袱角”,在三角形的面上是一幅“穿云龙图”,龙身盘曲,龙头上扬,与左右的云纹构成一个美观的倒三角适合图形。墓碑前面的拜台是一幅威武的 “麒麟献书”雕刻。

不知为何,墓园里堆了这么多的泥土,将这一部分填埋了好多,以至于长满了灌木和杂草。尽管很想将泥土刨开,看个究竟,但又渴又饿,实在没有力气,而且填埋也是一种保护,我们只得离开。

        回来的路上,我和小刘交流过,希望这座早期的墓葬能够得到更多的保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搭个棚子,避免日晒雨淋。因为在我看来,这座墓有很多大的结构、细节和装饰图像与后面流行的墓葬建筑都有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没有后期十分流行的戏曲雕刻。即使我们也看到了两三幅戏曲雕刻图像,但其装饰工艺和手法都不相同。另外,墓葬上的雕刻图像甚为精彩,有些图像比较少见,最后那些书法文字更需要保护,要尽量拍摄并制作拓片,要不然很快就消失殆尽了。尤其是墓坊背后次间的那两幅书法作品,让我时时想起。

        看来,这位年轻的“廪善生员赵心寅”还是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同时从该墓各处丰富的诗文题词可以看出墓主有一个不小的“文人朋友圈”。

——完——


图文|罗晓欢      编辑|何   静      审校|门   吉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手机用户2975229

      对,写错了!谢谢指正
      01年前 0
    • 手机用户2975229

      廪膳生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