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 | 康剑飞个展开幕:《何以存在》呈现一种“生命”的状态

“俯仰,呼吸,林木倒下又立起”康剑飞个展

“俯仰,呼吸,林木倒下又立起”康剑飞个展

8

成当代艺术中心

已结束 1.7万+

2022年6月26日,康剑飞个展“俯仰,呼吸,林木倒下又立起”在798艺术区成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杨天歌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eaf14acf984624e22d42ba044b7e9a89.jpg

《何以存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ef5afda6a670c6e3a28c38e0bb36942d.jpg

《何以存在》

杨天歌介绍到,此次展览着重呈现了一件体量巨大的动态装置作品《何以存在》,几乎占据整个展厅。这是一件场域特定的、现场制作的作品,由同类、单色的轻薄木板拼接而成,却在周身有多处撕裂,由鱼线、钢绳牵引,挤压弯曲;它时刻在呼吸颤动,生命力十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216329f9afe4d465155cdffef64c0de6.jpg

《何以存在》

此外,展览还设置了文献展区,前来观展的观众可以先来到文献展区观看,从中可以了解到此次展览作品《何以存在》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通往《何以存在》之路

这一部分是展览的文献区,罗列并陈述了艺术家康剑飞以往的部分作品。它们是新作系列《何以存在》的前奏,并整体性地呈现了通往这一作品的实验之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7f23801fbdcf36f8c018fec0420aef8c.jpg

观展现场

这些过往的作品,配合以艺术家的自述,点状地展现了康剑飞创作中的媒介延续与观念突破。其中协调一致的元素延续至今,如对于空间与形式的探求;也有一些表达的补益与增强,如木材作为根源性媒介愈加明显的显现。这背后,是艺术家个人的反思、甚至是逆反精神,尤其是在媒介专一性和创作可能性中的探索、挣扎与寻觅。

展厅中的巨作《何以存在》被描述为一种林木复生的状态,在文献区,这些过往作品浅浅浮现,同样重获新生。

木口木刻 木版、木材

虽然所学专业为木口木刻,但早在1996年,康剑飞便开始反思创作中木版的维度。一般而言,制版工作必须由艺术家完成,印制工作已不再是创作的部分。康剑飞在1996年的作品中,试图将制版和印制同列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刻制了一些网状的“痘版”,然后在一个面面中使用同一块版进行反复叠印。1997年的《重复组合》遵循同样的道理,他将若干重复印刷了的宣纸画面,组合为一整体,印刷的成果在这里被二次使用从而产生新的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70446090ab2e77f14650740aa2463df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26c337e9b6d9615eb95546d39bbcade4.jpg

康剑飞早已意识到,“艺术需要打开边界”(艺术家语,下同),并希望达到“版画制作中每个环节的技术极限,以便接近媒介的‘边界’”。

近些年,艺术家在利用木材媒介时愈加“激进”,他说,“媒介对我来说已经不存在限定”。《临时舞合》的系列作品有着分水岭的意义。在这些作品中,木版以更为原始和显耀的方式成为拼贴作品的一部分,原材料、边角料与木刻作品之间的界限,在最终的整体作品中几乎消弭。这也预言了在近期的新作系列《何以存在》中,林木创出的木皮成为了既有延续性又具有革命性的媒介。

延伸的空间与扩大的形式

版画虽是平面的艺术,但是对其维度的探素与扩大,促使康剑飞在空间形式上进行了多年的实验。这些实验使创作从平面走向立体,即从二维的画面走向三维的空间装置,甚至也在新作中出现子动态的元素;同时,创作所涉空间也不再局限于工作室或美术学院,而是延伸为社会的参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b048dd56bfea2199e68bea83fea27f8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e46d881b76810a09ed7ebb364fb72bb4.jpg

2004年开始的《观看黑鸟的方式》系列作品便是此中代表,见证了始于木版印刷作品、却不断延伸的创作之路。作品从版画延展至原版装置,至具有互动性的雕塑与行为,及至纪录短片《临时之旅》,整个过程历时近12年。创作的历程自然演变,没有整体预设,而是步步推导,如艺术家所言,“往往在一个媒介正在完成的时候就有了下一个媒介的想法,以此类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a340bded45ba012a4af787dfc50fceca.jpg

《何以存在NO.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8dcd5018fa38f74a144d9cd355eb1e69.jpg

《何以存在NO.2》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1f68549dc55717deea933196b16131d7.jpg

《何以存在NO.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2ceceae4eb19594fc7504e325a19d4ca.jpg

《何以存在NO.3》局部

康剑飞在创作中坚持着以版画为“引子”,成为某种思路的开始。这种步步递推、同时有所扬弃的方式,—直延续至展览的新作之中。

作品《何以存在》是一件巨大的动态装置作品,几乎占据了成当代艺术中心的整个展厅空间,由木皮组成的“地毯”铺在地面之上,四周被巨大的鱼钩勾起,然后通过钢丝细线与机械装置链接起来,通过机械运动,赋予木皮全新的生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bbfebedfc7db6b343e6dd3c79a33a6b4.jpg

《何以存在》

由于机械运动的不可控性,使得整个作品的呈现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作品最终的形态会是怎样,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展览的每一天,作品都会发生改变,看起来就像是生命中的磕磕绊绊,亦或者艺术家创作中的磕磕绊绊,也很像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充满了无常。

这也对应了此次展览的主题“俯仰,呼吸,林木倒下又立起”,呈现的是一种生命的状态。

此次展览作品的创作材料源自于整根立木。它们是由原木刨出,经由艺术家上色、组合,再在空间中拼接、拉拽,经过不可预知的破坏,最终成为一个整体的动态装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b3ebbf98a2127d15d3b9070ed19cb5a6.jpg

《何以存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08ccaa7f430ff69bd02a08d932c6871b.jpg

《何以存在》

树木从原生倒下,在加工场被刨为薄木皮,在抵达艺术家工作室之时,已经是毫无生命迹象的状态;而正是在艺术家的手中,这些轻薄的木皮,在褪去原始的生命状态之后,重新组合之后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动态。

那些在空间中拉拽木皮的机械装置,好似模拟这艺术家的手,试图摇醒沉睡中的木皮,唤醒它们的原始气息。通过材料与媒介的转换,林木得以复生。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7月24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