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视频 | 曾健勇:以“灰空间”尝试探索绘画语言新体系

2022-09-06 10:24

“临江绿道”曾健勇作品展

“临江绿道”曾健勇作品展

9

壹美美术馆

已结束 8.4万+

《临江绿道》是艺术家曾健勇曾健勇艺术百科 曾健勇艺术指数 曾健勇艺术号2022年创作的巨幅作品,2022年8月18日,在由壹美美术馆举办的其最新个展中,我们见到了这件宽度接近20米的作品,巨大尺幅的画面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7165c314675f5f04a793bbd27b3156ab.jpg

临江绿道 340x1960cm 2022

作品的内容是纯粹的风景,没有人也没有动物,传达出的意境非常幽静甚至是寂静。

在艺术语言上,曾健勇讲到,他在传统山水画中,提取了一种规则,用其来观察自然和表现自然。画面中的线条和形状遵从书法的结构方式,通过不断叠加穿插,形成连续的无限空间。试图采用这样的规则,来建构一种基于中国传统的抽象体系。

而这也是他创作中思考的核心问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396899d8c71cee8748b7cc2e2360495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e09b5195efc3ae849d720694f360623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284d656b64693b68babf7429985f2fe1.jpg

展览现场

除此之外,展览现场呈现的作品可以看到艺术家的创作,从平面走向立体,表达的方式非常丰富。曾健勇还在作品中放置了一些小型动物雕塑,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曾健勇讲到,自己的创作就像是植物生长一样,先长出一个主干,然后分叉,慢慢就形成了现在的众多系列作品。

不管作品的形式如何,他给自己的指导思想是,“用水墨的方式,从平面到立体到空间,最后又压缩回平面,这时的平面跟最初的平面已经是不同形态的东西,这其中的关键是必须用水墨的方式来解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e0f0b0170a56c33cfacc1de3658dbba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d61002bf83a3a7701bf9fec4d89ca6ac.jpg

展览现场

而这其中,自然景观始终是曾健勇表达的主题,他认为自然界的信息量特别大,不管什么样的人、知识结构、视觉经验,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东西。

“很多东西我们真的需要去自然界中寻找。”

走向自然,曾健勇发现自己变得更自由,对他来说,创作的意义便是在这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d8eee55d26360f122e1d0b845085829a.jpg

曾健勇,1971年出生于广东澄海;1994年毕业于国立华侨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助教进修班。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对话

雅昌艺术网:首先谈谈此次展览您最新的巨幅作品“临江绿道”。

曾健勇:我每年都会回老家过春节,基本上每天上午都会去我家附近的江边跑步。在创作“临江绿道”这件作品时,画着画着就发现,和我经常跑步的江边景色特别像,那条跑步道里有一个牌子就叫做“临江绿道”,所以就将这件作品取名叫做“临江绿道”。策展人在听完我的叙述之后,也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就作为此次个展的主题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318c9161d6501b5016b2065e1cf3ee5b.jpg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正如您讲到的,观众在观看时,需要走动起来,就像身临其境一样,画面的营造上您是如何考虑的?

曾健勇:在作品的设定上,一开始是比较平静的水面,其中立着一些石头,然后过渡到比较茂密的树林,再然后开始有山坡和山路,最后到比较阴郁的深山里面。这件作品像长卷一样,观众在观看时必须走动,因此作品具有了时间性。

画面的前景会立着一些植物、石头,好像触手可及一样,古代山水画,很多都是远远地看,而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拿相机拍摄这样场景的照片时,前景会将画面全部挡住,看不到后面的景物,所以,我在创作中需要解决好前景的触手可得和后面的连续空间,画面的结构问题是我重点考虑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557a5d86ec855f85bc0132b15122b8ed.jpg

临江绿道》局部

雅昌艺术网:作品的画面给人一种寂静之感,没有人也没有动物,只有纯粹的景物,这方面您是如何考虑的?

曾健勇:画面确实是没有任何人为的东西,非常纯粹的野外景观。我故意抹去了人为的痕迹,一旦没有人、动物,其实就没有中心,作品也就失去了叙事性。

我在画面中表现什么呢?可能是空气、水气,天地之间的灵气,也可能是跟艺术本体相关的东西。比如笔墨、色彩、空间、结构、规则,我希望它必须足够强烈,能够让观众感受得到,从而进入到画面空间中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845a8c3d09af7a53ff7f4a6e01bb1b2f.jpg

《临江绿道》局部

雅昌艺术网:在画面中可以看到一些黑色的石头状的物体,是否有特别的寓意或者象征含义在里面?

曾健勇:黑色石头在画面中确实显得很不合时宜,这是我有意制造的矛盾,很多时候画面太顺理成章了,反而不能激起观众去进一步的思考,在这里黑色和画面的温润会产生强烈的矛盾,在创作中,我经常会设定一些矛盾对立的因素在画面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640f7a45a00ed76133e0647a9c4cad66.jpg

水调歌·花下 180x140cm 2022 

雅昌艺术网:风景是您创作非常重要的主题,为什么会对风景如此钟爱?作品的创作是否与疫情有关?

曾健勇:疫情之前,我就已经在探索风景、山水等主题,疫情期间这种探索变得更加专注。

疫情期间隔离成为一种常态,自然与这种封闭的人造空间形成更为强烈和鲜明的对比,对于自然的需要也更为强烈,几乎成为一种本能的自觉。

更为具体地讲,风景题材的创作与我的一次旅行有关,当时是在日本旅行,住在一个民宿中,早晨起来之后,被眼前的景物所吸引,民宿的边上有一条小河,远处山峦起伏,我走在乡村道路上,树木不是很密,地上长满了青苔,那种感觉特别舒服。

这种稍纵即逝的体验是很可贵的,有的时候必须有意识地去抓住它,并且不断地强化,再去寻找类似的体验,或者不断地去回忆,强化这种体验,然后将其转化为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a67d130bbc85d7f59eea919e1be10ffb.jpg

诸野之息 90x50cm 2022

雅昌艺术网:您众多风景作品的命名都叫做《诸野》,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曾健勇:风景系列作品大部分叫做《诸野》,与孔子相关,礼崩乐坏的时候,我们要去民间寻找,我会把诸野理解为大自然,我认为自然界的信息量特别大,不管什么样的人、知识结构、视觉经验,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东西。很多东西我们真的需要去自然界中寻找。

雅昌艺术网:此前的展览中曾讲到,您在传统山水画中,提取了一种规则,用其来观察自然和表现自然。画面中的线条和形状遵从书法的结构方式,通过不断叠加穿插,形成连续的无限空间。试图采用这样的规则,来建构一种基于中国传统的抽象体系。这方面能否展开谈谈?

曾健勇:西方艺术从塞尚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试图揭示视觉的本质,建立一种新的规则出来,并且把这种规则推到很高的高度。

中国传统艺术基于书法审美,最终会走向哪里?可惜的是我们的历史中途急转弯了,看不到那个结果。

我后来从徐渭、八大、石涛的创作中感受到,他们已经开始有自觉性,对我自己来说,我更看重的是传统艺术中所呈现出来的某种规则,就是基于书法不断通过线条形状的穿插重叠,形成一个连续空间。

这样的描述不好理解,我后来找到一个概念,就是“灰空间”,通过“灰空间”充当中介,我所采用的空间法则就好理解了。

传统建筑的亭子能够准确地表达这个“灰空间”概念,四根柱子加一个顶,中间形成了空间,但似乎又没有这个空间,介于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状态,我的画面就是到处营造这种空间。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不断地推导,有没有可能像西方艺术发展的那样,形成抽象艺术的体系?

目前来讲,我通过这套方式和规则来观察自然和表现自然,发现自己变得更自由,对我来说,创作的意义是在这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5f11e76ede1e33f7edaacad02eaeece3.jpg

诸野之横 52x130cm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530cb0f6d10ef3a70e598df34d12e39f.jpg

诸野之微 144x219cm 2021

雅昌艺术网:这件作品的尺幅非常巨大,您在创作中是如何把控整体的节奏以及画面关系的?

曾健勇:要有精密的工作方法,要花很长时间来实现它,并且必须成功。

雅昌艺术网:大画的创作在您看来最重要的是什么?

曾健勇:作品不是为了大而大,大不是简单放大和重复,这种时间性和景物的过渡是为了形成作品的节奏感,而这种节奏感大型作品创作最重要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63a927462f6ef1d005dbf1cf7f1a836b.jpg

布拉格盒子 107x63cm 纸浆 木板 水墨上色 201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09/db9590d74cb508a86e7f5c5eac4d5a38.png

松石图 高51cm 2019

雅昌艺术网:在您的创作中,从平面走向立体,表达的方式非常丰富,这方面您是如何思考的?

曾健勇:创作就像植物生长,先长出一个主干,然后分叉,慢慢就形成了现在的众多系列作品。

我自己给自己的指导思想是,用水墨的方式,从平面到立体到空间,最后又压缩回平面,这时的平面跟最初的平面已经是不同形态的东西,这其中的关键是必须用水墨的方式来解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954dc26884e4b67362a985ba3190a50b.jpg

山水隔 之五200x200cm 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209/d30e38ba733f4dc2145f939332b9cd4b.jpg

不须归图 165x540cm 202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209/f2ac4b07dab5f0b1b5af19f91dac61a9.png

惊鹊图 200x880cm 2021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中还出现了一些建筑空间,关于空间的营造您的思考是什么?

曾健勇:这些作品属于七巧板系列,是对居住环境的思考,尤其是疫情对人们的影响,可以看到作品中都有一个建筑的外形,里面嵌套了一些室内室外的景观,探讨的是人造空间与自然空间之间的关系。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您想给观众传达出来的信息或者感觉是怎么样的?

曾健勇:我希望作品是似有似无的,笼罩在观众周围。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在壹美美术馆举办,从美术馆空间和这次与美术馆合作的角度,谈谈您对壹美美术馆的看法?

曾健勇:壹美美术馆的空间很有意思,有很多窗户,将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联系起来,此外还有很多的拐角、通道,与常规的白盒子空间不一样,为想象力发挥提供了非常好的空间。

作者:陈耀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