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 | 应金飞:复盘

2023-10-30 12:0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c4c7fb747b0122c9800bcb3edf3234fe.jpg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左一)在“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直播导览现场

撰文 | 邹萍

2023年9月13日-10月13日,爆火的经典大展“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在浙江美术馆绚烂落幕。

一位观众在浙江美术馆官微留言,说自己不到34小时在广州至杭州间飞了个来回,“…我歇过又看,歇过又看…文徵明《前后赤壁赋》,虽然静静呆在一角落,但爱看的人依然落绎不绝…我总不能独占这位置,看10分钟去看别的,然后又回来,因为不知道再见是何时…”

山海倾城,莽天阔地。虽然展期仅一月,但“意造大观”的意义深远且绵长。除却热闹的现场和出圈的影响,这个顶流大展在主题策划、执行落地及内容挖掘等方面均给出了新的启思。

回顾这段“战斗”经历,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心有戚戚,更为警醒。因为对他而言,“复盘”只是引导大众全新理解“创新”的理由之一,其本质既非简单罗列业绩,也不只陈述具体经验,而是循用反向思维梳理既往并激发更多可能的某种方式。

回望,终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310/f17b75122db20720715cb01d3548e1df.gif

注:以下文字源自应金飞的口述,梳理成文以便阅读。

口述:应金飞

整理:邹萍

复 盘

这几个月,我始终秉持一个基本原则:尽力而为。

因为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的完成难度有多大,筹备和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也曾抱有做不成的心理准备。但最终,在没有任何资金落实的情况下,依然尽了最多努力把它完成。因为我很清楚:一件事,只有先把它做完,才有可能成功。这是我一直坚定的信念,尽管有的时候也会很脆弱甚至不自信,但这些层面我有预判,也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从方法论过渡到认识论,道家哲思强调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着重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顺应规律办事。美学的至高标准是“大道至简”。策展也好,创作也罢,都只有上升到一定层级才能在众多复杂中脱颖而出。未来无人能预料,尽最​努力把能做到的事情做好,至于结果,某种程度而言其实并不重要。但同时,我也特别注重落地过程的具体策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诚意。所以,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总体而言,基本实现了预期。

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艺术创作。以我2008年的版画作品《家宴》为例,创作过程中,我总感觉存在太多败刀,但完成后观看者都觉得很完美。所以,要有这样一种心理储备:所谓的“缺憾”,实际只存在于自己弹性感知所允许的包容范围里。

基于以上几个层面,复盘“意造大观”爆火现象的背后便有了更多意义。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ae6ce86a4a32a19c1dc5bd7a8b98f8b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ba217c374b054e399b81ee746781e43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af6309930f64b1e9782a1995585cc8f2.jpg

“拥挤”的“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现场

首要是选题。

将展览主题定为宋代书法,是经过反复沟通和多番思考的结果。因为它至少有部分内容一定能够打动观众,也至少有几件作品能同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相对绘画,书法在大众领域的影响面更广也更深。

问题的根基是选择和判断,关联着掌舵者的整体性认知。真正的专业是能够站在更高视域观望本专业,超越既有知识结构和专业思维,“去专业化”才是更高级的专业化。现在很多展览虽然花了很多精力,但不火爆,也难出圈,是因为这种解决方法只能吸引专业领域,本质则在于没有全面、深刻理解经典文化,导致上层策略在具体执行中出现诸多偏差。

我历来提倡反向思维,反问同行、反问专业、反问自己,不断推进,逐步找到专业和大众之间的平衡点。对美术馆而言,展览自然需要得到专业领域的认可,但公众的喜爱同样重要。观众只有“先知道”才愿意“走进来”,也才有可能喜欢、接受和认可。

其次是落地。

第一核心是反对“茧房思维”。我们现在都习惯待在舒适区,频繁举办的明星展、名作展等就是典型,这是一种惰性思维,因为舒适区不产生创新,而从人类文明发展史出发,创新的诞生一定伴随着质疑,因为只有存在质疑、思考和思想的反复论证和实践,才会真正推动社会的发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486063b711c2a0c0b92b5c29df76a9ba.jpg

展览最后一天 浙江美术馆特别策划“美术馆之夜”作别

这就又将问题抛回了原点:究竟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思想领域的整体构造。浙江美术馆在原创展览策划方面既强调“新”,也重视“深”和“全”,期待重塑具有引领作用的激活模式和创新体系。

第二核心是要重塑方法论。创新思维,包括临界思维,反惯性思维、颠覆性思维等,这类系列性认知才是创新的本核所在。现代人解决问题多秉持实用主义,但解决问题本身是技术思维而非科学思维。科学思维的终极是哲学思维,考虑的是0-1而不是1-100。现在很多社会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过度沉迷技术思维、有用思维而忽视了科学思维、哲学思维,所以我一直强调的“无用”,核心不是具体解决问题,而是提供规律认知和思维指导。

有一次,我跟潘云鹤先生交流,说他是极度理性的科学思维,我是极度感性的艺术思维,但是别忘了,我们有共同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最终殊途同归。

沉浸图像时代多年,人们为何愿意付出各类成本奔赴展览现场看真迹?这就像看电影和戏剧,一定要到电影院和剧场,才能获得沉浸感。只有亲眼看到陆游80岁写的书法,才能感受时代流逝和时空转变带来的巨大震撼,这类瞬间之绪才真正动人。

从体验角度出发,欣赏艺术作品时对细节的细腻感知同样需要现场感,因为灵魂对话只发生在限定时空里。美术馆这个独特场域提供的就是人与人、人与灵魂、人与作品之间最真实的磁场反应,只有在现场,触动心灵的最初悸动才能真正产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310/f21da01aa69d57d9af4a2a96ed23cfb0.gif

“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图录

那么,社会美育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首先,是观众的主动参与。

近些年,浙江美术馆实施了多项重磅且深度的公共实践活动,以“为什么是速写——典藏速写艺术研究展”为例,观众是直接到现场开展实践活动的,不仅主动进入,还直接体验和深度参与。直至今日,依然有很多观众在展厅自发画速写,展览的长尾效应不仅拉长,更重要的,是“到美术馆画速写”已经深入人心;开馆十周年特展《纸上谈缤——中华纸文化当代艺术展》由12000只红色千纸鹤组成的“万羽千言”同样精准,观众折纸后写上心愿或寄托,这件“千纸鹤”就化身他们深度参与创作的作品在美术馆场域展出;当前正在展出的“博弈论:亚运竞技主题数字艺术展”开展“星星知我心”公共艺术计划,利用最新的穿戴式人脑电信号检测设备及目前学界通行的技术手段,实时采集从现场观众身上检测到的注意力、放松度、愉悦度、激活度、波段节律等科学数据,结合程序化的电脑编程语言及艺术设计的动画效果转化为各个形状、大小、色彩、风格迥异且独一无二的“星星”数字造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e74a418a825029193878de0f94e2f4d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522953995707a48d88bce792ab891318.jpg

“为什么是速写——典藏速写艺术研究展”现场 随处可见的“速写行为

其次,是观众的多维互动。

今天,观众来到美术馆,不只有眼睛能看,而是全身都能感知,这个场域里艺术能量的交流和互动是多维的。所以,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育大众,而是通过营造深度参与,提供思考、情绪、行动等多层面通道,打破既有惯性思维,最终实现人的全方位发展,防止审美教育的单一化和碎片化。

审美是一种世界观,也是系统性的人格建设,这是美术馆顶层设计的根本依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78195b836c23e382d91573d356966d26.jpg

“纸上谈缤—中华纸文化当代艺术”大型公共装置作品《万羽千言》

自始至终,我都对当代“文化”的定义抱有质疑态度。文化不只包含知识,也不是只有读书才有文化。如果掌握知识就是有文化,那么最有文化的就是计算机。禅宗祖师慧能从来没有读过书,却不妨碍他成为一名文化人。定义对象是否有“文化”,和他读过多少书没有直接关系,而在于其是否在某个领域感悟到了真正的规律和能量。

近代世界的改变很大程度确实依靠理工科思维,但不能称之为“文化”,它只是某种“具体知识”,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这类知识,但每个人都需要“文化”,因为这是个人理解世界不可或缺的核心能量。

回顾这个展览从立项、策划到落地的全过程,遗憾自然有,但并不重要,因为所有艺术都是遗憾的艺术。观看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它极度完美,观众一定会厌倦。以《兰亭序》或《祭侄文稿》为例,若仅从书法本身的表达内容而言,它们都算不上完美,但恰恰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的存在,滋生了另一层面的艺术性。《祭侄文稿》呈现的悲愤状态,通过一些不完美(涂改)的书写,体现出的极高艺术价值让人念念不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97480735bb1f9278c133f3339eb899ee.jpg

“心相·万象——大航海时代的浙江精神”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cd94d07982c9cbaaec5b1fdcf40b5f8f.jpg

“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62f08e9d785fc6718136cddb4860b96e.jpg

“东方智慧——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展”展览现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对其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近些年,浙江美术馆努力通过自我刷新试图引导新局面的形成。这些实践沉淀的思想体系与两个结合中强调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异曲同工。基于这样的思想体系,才会有“心相·万象——大航海时代的浙江精神”“大地史诗——中国大运河主题艺术展”“东方智慧——中华传统文化当代艺术展”等原创展的陆续推出,这也是浙江美术馆作为学术单位的核心。

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持把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优秀文化相结合,扛起全国重点美术馆的“龙头”担当,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0/ee902922cf17d4d862f43ee9f4b28044.png


作者:邹萍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