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现场 | “2024陈琦:於我归处”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2024-04-30 08:4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49815d996076305f9e4b4229d4e04846.png

江苏省美术馆学术邀请展

2024陈琦:於我归处

2024 Chen QiWhere I Belong

主办单位江苏省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4/4/26 14:00—5/26

展览地点江苏省美术馆1-2号展厅

前 言

陈琦,是推动中国当代水印木刻版画观念发展的一位重要创作者。他一方面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版画尤其是江南水印木刻,通过严谨的材料性能与水分、墨色层次晕染的逼真物象质感,呈现出精湛的审美格调;一方面以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对传统版画语言进行当代转译,观照图像与媒介背后所蕴含的时间厚度和生命意义,进而延绵出宏大而浪漫的东方哲思。在从事高度严谨的水印木刻创作30余年后,陈琦再度意识到自由作画的率性之美,重新回到水墨实践中。创造力的充沛和对材料的敏感,令他将“无用之用”的水痕转化为“自然而然”的笔墨境界,继续构建出独特的视觉语言体系。

陈琦曾长年工作生活于南京,并于1992年在江苏省美术馆首度举办个展。所以,本馆将“2024陈琦:於我归处”作为今年开启“学术邀请展”系列的首展。展出作品不再强调他跨媒介的艺术面貌,而是通过代表性的水印版画和新近创作的纸本水墨,突显传统维度下的观看经验。展名出自《诗经·曹风·蜉蝣》中的“心之忧矣,於我归处”,不仅咏叹光阴易逝,也反映了陈琦在32年后回归原点,重建与江南故土间的地缘连结、与笔性墨法间的心灵沟通。更借由蜉蝣的意象,呼应其代表作《时间简谱》中衣鱼和虫洞的宇宙观,达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精神再造。

得益于本馆特有的空间优势,长达56米的超尺度图像《2012生成与弥散》首次完整展出。巨幅水墨新作《盛夏》《美丽乡村》也试图通过一种更为生动的呈现形式,拓展传统艺术的视觉边界,营造出更具空间叙事性的欣赏体验。

未来,江苏省美术馆将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对中国重要当代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与展示,提升“学术邀请展”的品牌影响力,持续向观众传递新时代、新视角下的艺术张力和文化能量。

江苏省美术馆2024年4月

策展人语

在陈琦的艺术创作中,“水”和“时间”仿佛是永恒的主题,共同揭示着既微观又宏观的生命张力。自2008年以虫洞为灵感的代表作《时间简谱》系列诞生以来,这一源于被衣鱼蛀穿的清代版画中的水纹图样,孕育出变化万千的形象,反复出现在陈琦之后的展览中,并附于古琴、木雕、手制书、甚至红旗车和空间装置等多种载体上,集中反映着他跨媒介的艺术面貌。只是这一次,它们并未来到这里。

1992年,29岁的陈琦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首场个展,为期10日,展出了包含《二十四节气》系列在内的86件版画。2024年,已深谙数字技术的61岁的陈琦重回此地,仅以纸本作品构成了这场时隔32年的返本还源。包括长达56米的水印木刻《2012生成与弥散》、6米的《本质的起源》和《美杜莎》,以及新作的巨幅水墨,从2020年的《片石山房》到展览前才完成的《暮春》,每一件都达到10米以上。这些超尺度的图像讲述着他40年如一日高度严谨的水印创作经验,和回归水墨实践后,再度意识到自由率性的不确定之美。

江南的水土孕育了陈琦性格和观念中的文人气质,他将水印和水墨视作一种中国式心智的外化。当印痕化入笔墨,堆积出时间的厚度,带着如梦似幻的氤氲气息和稍纵即逝的破碎美感。为了概括这一独属于陈琦的心象天界,我们将本次展览命名为“於我归处”,出自《诗经·曹风·蜉蝣》。作为最原始的有翅昆虫,蜉蝣因成虫波浪式的飞行似浮游状而得名。自水中诞生的蜉蝣终其一生难以脱离水源的生境,而其半透明的羽翼和朝生暮死的寿命,无论古今中外,皆被赋予了斗转星移的抒情叙事。《诗经》中反复咏唱的“心之忧矣,於我归处”,“心之忧矣,於我归息”,“心之忧矣,於我归说”,表现了先民们通过蜉蝣度量时间,体悟生命的意义。如果说衣鱼在书中留下的虫洞,象征着从生到死的时间痕迹,甚至是穿越宇宙的熠熠星光,那么蜉蝣则对应了存在于陈琦不同创作阶段的时间刻度,和属于艺术家的生命天地。在绘制《北冥》时,陈琦曾感慨画中的水域不仅是一个小小的池塘:“它对一个微生物来讲,不就是一片巨大的海洋?……因此,艺术家的生命体验和开合度至关重要。”如同片石山房折射的石涛世界观:“莫谓池中天地小,卷舒收放卓然庐”。

陈琦曾因时间的紧迫,上下求索,将水印木刻的技术、尺幅、观念做到极致;又因时间的未知,让固有的绘画经验和烂熟于心的技术表达在水墨创作时,做到“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浮生一日,蜉蝣一世”,时间的漫长越发反衬个体生命的短暂,时间的易逝又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增加生命的密度。当凝视着展厅中相向而行却又背道而驰的水渍和墨迹时,那些可见又不可见、可感又不可感的时间流速跃然纸上。这一从江南传统技艺中升腾而出的视觉幻想,是融通宇宙的审美襟怀,又是生命喟叹的哲思萌动。

策展人:陈娅

部分展出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4/0d733a278e5821774522214f2742f5b6.jpg

2012生成与弥散 380x5600cm 水印木刻 201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f90660e649be1e81f008ddd3f21f6529.png

稚羽 115x85cm 水印木刻 2016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0cc67b80f324f121ad4e87dfd4caa7e2.png

自然 120x238cm 水印木刻 202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d2018c59ca31e015c5f3d16cf39d0a49.png

圆融 No.1 89x158cm 水印木刻 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cdaaf5f71c5287c2accbd3cec2469f1f.png

无限极 56x75.5cm 水印木刻 202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5ccc339c8d18db0e6092f44e39a82233.png

春江 177x89.5cm 水印木刻 2024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4/25e5dd15da33ea44e3f5c83f2bf1e8b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4/5f51d75d0039d1dfe408ca67c5f65ba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4/59320dcbc4dbbb259d3ac32fff1cb8f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4/c7390d597f6e96716d398df4a4c9d32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4/eb7f13f19ccb7794a575ac51cdde9d2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4/9f86ff5e7c829e2f4fa9399a19115833.jpg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