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现场 |“未来图景:第二届科技艺术教育论坛——人工智能视域下艺术与算法共生的教育变革 (2024)”

2024-10-04 09:1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7b51005a373971ef80d433722367e564.png

2024年9月28日,“未来图景”第二届科技艺术全国教育论坛在我校举办,论坛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实验艺术学院承办。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视域下艺术与算法共生的教育变革”为主题,汇集了来自全国9个行政区的23位科技艺术、实验艺术领域的教育者、创作者和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雷电所、时代美术馆等多所高校与机构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与艺术在教育中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论坛共设三个单元,分别是“算法驱动与创意重构:教育中的跨学科合作”、“跨界与共建:教育与生态的融合”、“平行实践——博硕单元”。各单元围绕算法时代的跨学科合作模式、教育与社会的协同发展等议题,探讨了科技驱动下艺术教育的新方向、机构与产业生态的互动,以及未来科技艺术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路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184bb343038c9c0ff4ee13cdaa39a074.png

开幕致辞:李川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教授

在开幕致辞中,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李川教授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本次论坛作为第二届科技艺术全国教育论坛,汇集了众多中青年专家,旨在通过科技艺术的深入讨论推动学术交流,梳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帮助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4070f17fb909709ccad3766dee852ac0.png

开幕致辞 韩晶《当代美术家》执行主编

接着,《当代美术家》杂志执行主编韩晶从算法的实际应用出发,指出算法在艺术创作和日常生活中有着日渐增大的影响。她认为,在算法时代,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艺术实践和研讨交流,是反思和应对这一技术浪潮的必要手段。韩晶强调,结合实践与理论,探索算法与艺术的共生关系至关重要,并呼吁建立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艺术家和高校学者广泛参与、深化合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67bad6d68cfe06d4adda9a343b1cad6b.png

论坛单元算法驱动与创意重构:教育中的跨学科合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1ca2a09d89ff5c52258dbc405915b587.png

邓碧文  现任教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科技艺术专业 副教授

发言主题:《湾区科技艺术》

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副教授邓碧文在论坛中发表了《湾区科技艺术》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广美在科技艺术教育中的创新实践。邓教授介绍了广美新成立的湾区创新学院,重点阐述了机械互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跨学科教育推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他还讨论了贯通本科到博士阶段的教育体系,通过课程改革和项目制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了广美与高校及企业合作的重要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b1eed7a77e2f2428cfab48350d10507b.png

林欣  艺术家 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 科技艺术PI工作室负责人

发言主题:《人是机器》

林欣教授在论坛中探讨了科技与人类、社会、艺术之间的关系。她分享了个人长期以来对赛博格形象的研究,尤其是关于人类为何在高度发达的科技背景下将智能机器拟人化的疑问。她从赛博格打破二元论的角度,探讨了人机关系的复杂性,指出人类与科技之间的协同演化,认为人类本质上是技术的产物。她的研究还涉及到性别与科技的交叉,通过多个展览与作品反思科技对感官的侵占以及媒介的作用。林欣强调了科技美学在艺术中的重要性,提出未来应建立新的审美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科技环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9a75fe2d4a418b01e7d75bbaa426ff1f.png

杨晨  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实验艺术专业负责人

发言主题:《技术时代生活中的媒介观念与创作实践》

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实验艺术专业负责人杨晨详细介绍了学院在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教育方面的探索。他分享了学院通过实验艺术专业、影像艺术专业的课程改革,逐步建立了跨学科和科技艺术的教学体系。杨晨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媒介、材料、表演与社会性艺术的融合,推动学生在创作中提出深刻的学术问题。学院强调科技艺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利用AI技术、感官媒介和影像艺术等领域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杨晨还分享了学生通过技术媒介创作的案例,如磁悬浮作品、AI生成影像和虚拟养老院,并指出科技艺术专业学生在就业与社会实践中的优势。他认为,实验艺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创作体系,通过课程整合实现个人风格与艺术语言的突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a4983f8dce46248fbba19cad1677f9f2.png

马良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科技艺术系副主任

发言主题:《重复差异—科技艺术路径生成》

马良老师在论坛中分享天津美术学院科技艺术系的课程创新。他介绍了系内跨学科属性,课程从交互与智能艺术、虚拟与数据艺术,逐步扩展到生物与生态艺术。马良强调“重复差异”理念,指出各美院在科技艺术教育中目标相似,但因条件不同,路径各异。

他详述天津美院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如水产学院的生物实验室,学生在跨学科环境中融合科技与艺术创作。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学生利用新材料、AI、3D打印等技术进行创作,强调差异化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他总结道,科技艺术如种子,在不同环境下生长出独特形态,差异才是创新的核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b7dd50bf7e7ee2d99a1dc606a25268f1.png

许毅博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科技艺术教学负责人

发言题目:《智能涌现 | 科技艺术超学科系统的建构》

许毅博在论坛中探讨了科技艺术的发展路径,提出了“超学科系统”的构建理念。他指出,科技艺术的独特性在于融合多个学科,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实现跨领域的知识整合与创新。许教授强调,这一领域不仅涉及艺术与设计的结合,还涵盖科学、工程等多个方向的融汇,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鲁迅美术学院在实践中,以动态装置、智能艺术等方向为重点,逐步构建从教室到美术馆,再到公共空间的多层次教学模式。

许教授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这一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实现创意的落地,并展示了鲁美与中科院等科技机构的合作成果。通过这种学术与产业的结合,学生不仅掌握了实践能力,还在跨领域的创作中提升了技术素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81c6eb5208e3d3595d22466f255cac6a.png

李靖康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动态雕塑协会中国分会会员

发言题目:《公共艺术与媒介语言实验—西安美院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探索之路》

李靖康分享了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在公共艺术教学方面的探索。自2022年起,系部调整结构,融合实验艺术与公共艺术,推进科技艺术专业建设。教学上,提出“社会介入型、项目型、研究型”的公共艺术定位,通过课程设计、实践空间和国际视野,推动学生深入学习与创作。公共艺术课程分为“格物与感知”、“社会与策略”、“媒介与叙事”三大板块,科技艺术课程占课程体系的三分之一。

他强调毕业展从美术馆走向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商业体合作,打造“西安城市公共艺术季”,使学术成果更广泛地与社会互动。最后,展示了学院在国际视野上的拓展,通过国际工作坊和驻地创作,促进学生与国际艺术家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48286081f4aae690de870658aaebdb45.png

张海超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 科技艺术教研室主任

发言题目:《数字幻境—科技艺术的时空维度》

张海超回顾了川美科技艺术自2016年起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学院正在推进的科技艺术专业预申报工作。他探讨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尤其是虚拟与现实空间的交织关系。通过分享展览中的实验性实践,展示了如何将数字艺术作品从虚拟空间转化为实体装置,或将实体作品融入元宇宙,探索线下与线上空间的互动。他强调,未来科技艺术的教学与展示应突破传统美术馆的局限,探索多维空间的结合,打造跨越时空的展示平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98293b2c3a6caf48806e8edbc638ab88.png

评议  李川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 教授

李川院长在上午会议中总结性地强调了科技艺术教育在跨学科融合和创新中的核心地位,指出各院校的探索正推动这一领域的深化发展。他提到,广泛的实验室建设与项目制教学是关键途径,通过这些手段,学校能够有效结合技术与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进一步联系了上午几位嘉宾的发言,指出科技艺术的本质在于跨越学科边界。比如,技术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实际应用、如何打破传统媒介的限制,都是需要探索的重点。从大湾区的科技艺术布局,到公共艺术在社会空间中的应用,再到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嘉宾们的发言展现了科技艺术教学中的多维度实践。尤其是在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各院校对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关系的讨论,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

李川总结到,科技艺术教育不应仅限于学校内部,而要主动与社会、企业和公共空间紧密结合,推动技术和艺术的共生发展,从而开辟更广阔的教学与实践空间。这些发言共同指向了未来的科技艺术教育应如何连接各个领域,构建更加有力的教育与创作生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f752a4a3a151d03bad8a423a2770e067.png

评议 李镇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李镇在评议中探讨了科技艺术与实验艺术学科的合法性问题,认为各大院校在科技艺术领域的探索反映出对学科定位和合法性的追求。他指出,实验艺术作为学科,因其综合性和跨学科特征,能够有效连接国际当代艺术,与传统单一媒介学科不同。李镇认为,实验艺术的核心是多种媒介和学科的结合,其多元性正是学科合法性的来源之一。

他进一步分析了各院校在科技艺术中的探索路径,强调地域特点、教师资源、实验条件以及个人兴趣对科技艺术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不同院校之间的“重复差异”。李镇还提出,学术界应在分类学框架下寻求规范化,但同时应鼓励创造性的“混乱”,以推动更多概念的生成和学科的发展。他借用许江与新媒体艺术教育创始人张培力的对话,指出新的艺术教育应如“泥鳅搅水”,激发学术活力,推动创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7be441c4ae1c2b71e93ee3db33fc897b.png

评议 韩晶《当代美术家》执行主编韩晶在发言中以“边界”为核心,回应嘉宾们在会议中关于科技艺术在跨学科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她首先指出,邓碧文关于大湾区布局的讨论提醒我们,尽管全球化带来了信息的平等化,地域的边界仍不可忽视,不同区域的资源和条件对科技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探讨人机关系时,韩晶回应了林欣关于身份边界的思考,强调人类在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的抉择是科技艺术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她还结合杨晨的发言,提出实验艺术与其他学科(如戏剧、音乐)之间的边界问题,鼓励学科间的跨界融合,以推动实验艺术的发展。

马良通过课程实践提出了人类与机器在指令上的差异,这让韩晶反思创作理念中的理性与感性之界限,并探讨如何通过艺术打破这一边界。此外,她特别关注许毅博提出的“艺术如何反作用于科技”的问题,认为这是科技艺术中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最终,韩晶总结到,打破教育与社会的边界,通过跨学科合作和公共空间实践,将是科技艺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0c13991319dbc0c9f6ea62b1bbe92e87.png

论坛单元跨界与共建:教育与生态的融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27f4f0a834e2b964bcbb08dad45fbe5f.png

李镇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发言题目:《中国(新)媒体艺术的调研和书写》

李镇在发言中深入探讨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与调研成果。他指出,新媒体艺术在最初具有先锋性和包容性,随着时间推移,其“新”意逐渐淡化,成为艺术领域内的常规组成部分。通过调研多个城市的教育机构和自我组织,他发现新媒体艺术的成长更多依赖于个人的推动,而非系统化的体制支持。

他认为,教育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学科的合法性和影响力往往由特定的个体和院校驱动。同时,李镇特别强调展览和艺术机构在塑造新媒体艺术生态中的关键地位,呼吁通过展览、跨学科合作以及国际交流,进一步推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他最终主张,在梳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时,应回归到当代艺术的语境,强调跨学科、跨领域的互动,并通过展览和事件的记录,将其历史书写为一个对未来仍具影响力的叙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1a039f2f0a7a6d02d763349903907242.png

戴劲 新媒体艺术团队锐梵互动/BurnLab 联合创始人

发言主题:《从AI实践到AI教学的思考》

戴劲老师的发言中分享了AI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了AI如何融入艺术教育课程。首先,他通过重庆长寿区的展览项目,展示了AI在设计流程中的应用,包括图像生成、语音模拟、数据搜集和交互程序开发等环节,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戴老师也指出了AI目前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记忆和自主联系方面,AI仍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关于AI应用于在教育中的思考,戴老师认为现阶段将AI全面融入教学体系还面临挑战。AI与现有课程的融合成为关键,当前应以实践为导向,将AI作为辅助工具,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他强调教学中不能仅限于讨论如何使用AI生成作品,而是需要通过实践导向的项目让学生深度理解AI在现实应用中的价值。尽管AI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教学内容,但其功能的合理利用将为艺术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efb3e0ca428c8d005a6a562c54d26d11.png

黄凇浩  艺术家、策展人 雷电所主理人

发言主题:《空间媒介接活记》

黄淞浩老师从空间媒介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当代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回溯了沉浸式空间艺术的历史发展,指出从古代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的沉浸式空间艺术,媒介的多样性逐渐成为主流。他强调,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正在改变艺术展览的呈现方式,虚拟与现实的混合空间成为当代艺术探索的重点。

他还分析了中国展览系统自2010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揭示出展览业与技术革新、社会变化密切相关。通过雷电所的项目,黄老师提出了“堆栈式”展览策划模式,即如何整合多种技术设备与媒介进行数字策展。

他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应更具多样性与开放性,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美术馆或展览空间,而应探索更广泛的文化场域。最后,他引用温铁军的观点,指出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中,“解放思想”是推动创新的关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ac36027ef02b3c0caebecbbd53d5a4f2.png

李波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教研室主任

发言主题:《一条直线和一篇文章》

李波以“一条直线和一篇文章”为切入点,探讨了艺术创作与媒介技术的关系。他通过一个数学案例引出对于媒介与人的关系的思考,指出现代技术与媒介对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时间与感知的表达上。他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屏幕时间”,通过旧媒介如油画与国画的结合,以及新媒介如机器人技术的使用,探索时间与媒介之间的互动关系。

李波强调,艺术创作不仅是内容的呈现,更是媒介本身的反思。他认为,媒介的多层次运用从被动到主动控制,是创作的重要过程。在教学中,他将这种创作理念融入感知训练,通过感知、实验、写作等步骤,引导学生在与自然物的互动中发掘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他强调实验性和跨媒介性的重要性,认为艺术创作是无穷尽的排列组合,艺术本质在于创造,不论是使用新媒体还是旧媒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a630a1d8fae7dd3fc88b9044b76c3a2f.png

邱宇  艺术家 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 现任教于上海美术学院

发言主题:《自然与技术共建的生态感知》

邱宇以“自然与技术共建的生态感知”为主题,探讨了科技与艺术交织带来的全新感知体验。他指出,科技艺术是一种交叠的工作方式,既有着回顾历史的拉力,也有推动未来的推力,两者之间的张力促发出新的艺术创作能量。他通过多个创作实例,如“增生计划”与“归于星尘”,展现了自然与技术之间的共生关系,探索技术背后的生态关联。

邱宇特别强调,在数字与智能时代,艺术家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还要重新审视技术如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感知形成共鸣。他提出,通过对能量流动、物质生命和数字网络的观察,艺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技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影响。邱宇反思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生态节律,呼吁艺术家通过感知和想象去探索技术和生态的深层联系,展望未来的数字编织大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7d67b93a1faec0eda6ba6959b038bd83.png

沈聪  策展人 研究者 天与 ARTech 联合创始人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研究生

发言主题:《未来人类科技学—作为一种广义科学实践的艺术》

沈聪探讨了科技艺术与科学实践的关系,强调现代科技艺术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广义的科学实践。他通过比较火药和核聚变,阐明了“大科学”概念,指出现代科学研究依赖于庞大的国家资源和社会系统,与传统小规模科学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研究形式需要集体合作和复杂的组织协调,因此艺术家不应只是技术的旁观者或批判者,而应深入参与科学进程。他指出,现代科学家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还承担着资源协调与公众沟通的角色。在“大科学”背景下,科技艺术家应作为促进社会理解科学的桥梁,通过艺术引导和反思科学的社会价值。他以参与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为例,展示了科技艺术如何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与传播,并提升其人文价值。沈聪提出科技艺术家应深入参与大科学结构,充当科学进程中的润滑剂,通过艺术推动科学决策与实践,确保科学进步符合社会、伦理和文化的需求。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cf0bc294d989af75eabf58e203d472cb.png

杨光影 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 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 

发言主题:《论科技艺术的“合法性”确证路径》

杨光影副教授探讨了科技艺术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其在当代艺术中仍处于边缘化地位。通过爱德华·山肯的研究,他强调科技艺术与当代艺术并非完全割裂,而是通过“系统美学”等理论形成了交叠与互动。科技艺术自60年代以来逐渐建立起独立的“艺术界”,其评判标准不同于当代艺术,但两者在理论层面紧密关联,尤其在概念艺术与科技艺术的融合上表现出共生性。

杨光影还指出,科技艺术的核心在于对技术与伦理的反思,继承了前卫艺术的批判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的表达,更是在技术发展中引入文化和伦理的制衡,成为推动科学与艺术共生发展的重要力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e82eed03fa17e286a9015e0010160322.png

欧阳玉姝  时代美术馆重庆馆运营总监 

欧阳玉姝结合几位主讲者的发言,探讨了科技艺术的合法性与未来潜力。她指出,李镇的调研和文献梳理为新媒体教育提供了深度思考,戴劲的AI项目实践展示了艺术与技术融合的路径,而黄淞浩通过沉浸式艺术的历史脉络探讨了科技艺术的应用前景。这些不同角度的探索共同指向了科技艺术的现实操作性与未来发展。

她还提及李波和邱宇的观点,强调二者对艺术感知力与技术结合的关注,认为这种讨论为科技艺术提供了更具人文深度的支撑。最后,她认可沈聪关于科技艺术社会责任的讨论,并结合杨光影对科技艺术作为“前卫科学”的定义,反思了如何将科技艺术从展览打卡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力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f0670f33aefa542d855230a492d78499.png

尹丹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 教授 

这次论坛的发言涉及多种主题,观点繁杂,我将发言者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应用的探讨,代表人物有李波、邱宇和戴劲。他们分享了如何在艺术中具体应用科技,特别是戴劲强调了本地知识库的重要性,这解决了在全球化技术语境下难以获取所需内容的问题,尤其是AI生成内容时的不确定性。

第二类是对科技背后认知逻辑的探讨,主要涉及科技、数字化与艺术的关系。黄淞浩通过历史与理论分析,探讨了机器如何影响观看方式,揭示出科技如何嵌入资本和视觉文化的结构,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方式。

最后一类是关于科技与艺术的互动和变革。杨光影梳理了科技艺术的合法性问题,指出科技艺术必须与当代艺术相互反叛,而沈聪则提出了艺术家应塑造科技的观点,认为艺术不应只是科技的陪衬,而是应在大科技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其变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819395d7d615b4fcab3cdb84e4136a74.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642a8038ac1b4440de02268456f41564.png

我校博士生、硕士生代表在平行论坛作主题发言,分享了在科技艺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未来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新的启发。本次论坛为全国科技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搭建了广泛的交流平台。

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艺术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促使教育模式不断创新。

通过此次论坛的深入探讨,将进一步推动科技艺术教育的跨学科合作与协同发展,为新时代的艺术创作与教育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四川美术学院将继续加强与全国高校、艺术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艺术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为中国艺术教育的未来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410/bf3e8138821fc152b8711cc03d76935b.jpeg

第二届“未来图景”全国科技艺术教育论坛:人工智能视域下艺术与算法共生的教育变革(2024)

2TH "Future Picture" Natio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rt Education Forum: The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existence of Art and Algorithm under the Vis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4)

项目指导:韦嘉

学术支持:李川/吴倩

学术指导:尹丹/韩晶

论坛统筹:邓川

论坛策划:张海超/杨光影

执行团队:孙丽佳/李一白/王晶

论坛志愿者:罗赣清/黄丽玲/陈佳佳/尤艺晓/杨芷榆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