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指数 | 月度(2024年10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1/9d69f578a8a69221ff595da25915225c.png

雅昌指数 | 月度(2024年10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策展人:邵亦杨 杨宏伟个展《所见非所见》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探索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实

2024年10月1日,杨宏伟个展“所见非所见”在北京798零艺术中心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邵亦杨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c049faa6cedcea994893eb8b23f9723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e07239565df00b0fbd036f379249eb42.jpg

“禁止”与“酒神”的图像转化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通过杨宏伟的“色彩像素密码”系列作品,挑战了观众对现实的直观认知,揭示了图像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在这些作品中,我们被邀请超越肉眼所见,转换视角,深入探索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实,从而引发对现实的深刻反省,增强我们的洞察力,逃离视觉陷阱,并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解锁图像密码,探寻更深层的意义。

展览现场:视觉迷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ef0fc885d2f9ea59a9eaa56322cc059e.jpg

达芬奇密码 308*634cm 布面油画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50243048c08b87fe793932c9caf6b82b.jpg

《达芬奇密码》的黑白模式

在这场“所见非所见”的展览中,观众被引导进入一个视觉的迷宫,在这里,每一幅作品都像是一个谜题,等待着通过手机黑白模式的转换来揭开其真正的面貌。杨宏伟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盛宴,它们是对话,是挑战,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次革命性探索。从《达芬奇密码》中动物乐园与《最后的晚餐》的奇妙转换,到《历史密码》中抽象色块与历史会议的惊人重组,每一件作品都在讲述着一个关于历史、文化和现实的多层次故事。这些作品不仅挑战了我们对艺术的传统认知,也让我们在视觉的冒险中反思现实,探索表象之下的深层真相。在这个由像素构建的艺术世界里,每一次的观看都是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的探索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省。

策展人:策展团队 城市流体——2024武汉双年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开启城市生活美学新路径与格局

2024年10月5日,“城市流体”2024武汉双年展在武汉美术馆(汉口馆、琴台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子康担任联合总策展人,孙振华、冀少峰、鲁虹、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李宝泰、廖颖怡、张鹿鸣、孙冬冬、刘舒畅、张尕、毕昕、曹佳敏、王乃一等担任分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c06d8d6ed2063c82ec3a9f077108229b.jpg

2024武汉双年展开展现场(琴台馆) 武汉美术馆供图 曾熙来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87209e63e8dc933dfd41bd7214acdcb8.jpg

2024武汉双年展开展现场(琴台馆) 武汉美术馆供图 何晓刚摄

2024武汉双年展的主题“城市流体”与2022年的主题“艺以通衢”相贯通,将武汉的文化肌理与城市性格形成更深度的联结,以“流动”“流变”意会武汉所具有的水文化特征和当代文化属性,也体现出武汉双年展在文化关注和学术特色上的连续性与发展性;以“文脉探源”“边界交汇”“微光探寻”“未来编码”“生灵之境”五个维度展开的视觉叙事,更传达出艺术家对当代社会变革重要特征的文化关切和艺术表达。彰显出中国文化自信和城市建设的交相辉映,亦开启了城市生活美学的新路径与新格局,更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为应对全球化所造成的文化同质危机所做出的回应。

展览现场:艺术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d174b8fa8bfdebc607211b5ef9d91304.png

2024武汉双年展开展现场(琴台馆) 武汉美术馆供图 曾熙来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8629f2a25a583f19cccdf6c41aed9f8b.png

2024武汉双年展开展现场(琴台馆) 武汉美术馆供图 何晓刚摄

2024年武汉双年展深入探讨了文化的地方性与当代性的关系,以及传统与创新的交融。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和汉口馆的展览空间中,策展人和艺术家们共同构建了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对话,通过科技与艺术的交融,展现了个体性与社会性、学术性与文化性的深度关联。展览作品在语言方式上各具特色,却共同蕴含着当代艺术跨越传统学科边界和固有形态的融合创新,使艺术语言以自身的流动性呈现出表达的多样性。从媒介的混合到材料的拓展,从数字技术的运用到人工智能的参与,参展作品强烈地反映了当代艺术观念与表现方式的嬗变。本届双年展不仅展示了武汉的艺术活力,也强化了城市作为中部文化中心的地位,面对技术进步和生态挑战,进一步揭示了艺术在塑造和反映城市转型中的重要作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激发了创造力,促进了艺术与生活的深度融合,展现了武汉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水平,让城市成长为一个能够容纳更多人口的、软硬件条件都更加健全的活力空间。

策展人: 冷林 邂逅:刘建华个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邂逅陶瓷永恒的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d06b629ff689f7b9eb945bb98fb969df.jpg

《黑色的火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87b1bf214ef620e33842230a1a422754.jpg

《叶》

2024年10月24日,“邂逅:刘建华个展”在吴文化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冷林担任策展人。展名《邂逅》,意在邀请广大观众,来到苏州吴文化博物馆观看本次展览,感受艺术家在陶瓷材料本身的连接中,揭示出今天和过去之间由时间主导这种距离也可以是不存在的,邂逅陶瓷永恒的美。

展览现场:当代艺术与历史文物的对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1a549aa9065165a0cc1fb43c9b35658d.jpg

《绳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e3f75c956afaa969334b1a8475ca274d.jpg

《泥雨》

刘建华以其精湛的陶瓷艺术,巧妙地在博物馆的公共空间和常设展览中架起了当代艺术与历史文物之间的桥梁,通过作品《叶》、《壳》、《碑》、《瓷板上的釉料》、《黑色的火焰》和《泥雨》,不仅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再解读,还探讨了材料语言的创新与转化,以及身体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使得作品与文物一样拥有了时间的维度,共同诉说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叙事,揭示了今天与过去的距离可以是不存在的,让“邂逅”陶瓷永恒的美成为可能,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策展人: 杜曦云 方力钧个展“观·近远”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展现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洞察

2024年10月25日,“观·近远”艺术家方力钧个展在凯旋画廊开幕,此次展览由杜曦云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57e5b88ceaea504843816fe8537ae7e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cde5e3a29d94e051970bcbc3ca6006aa.jpg

展厅现场

本次展览“观·近远”通过方力钧的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展览虽作品数量不多,但结构完整,从纸本肖像画到陶瓷雕塑,再到瓷板画新作,不仅捕捉了人性的细微之处,也体现了从近观到远观的视角转换。方力钧用个人化的艺术语言,记录和总结着他对远近观察的所得,让我们在近观中感受个体的独特性,在远观中领悟更广阔的格局和秩序,同时以幽默感笼罩,提醒我们虽为肉身凡胎,却能在红尘世事中寻找到共鸣。

展览现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世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3db1fac1597df29b9f60b90bad274b4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b3b4b126cd9384a30026b6492b78e47d.jpg

展厅现场

在方力钧的个展「观·近远」中,观众被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视觉世界,这里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探索,还揭示了个体与他者之间复杂的视觉关系和身份交错。方力钧以其独特的符号和图腾,将个人与社会的多维感受、物质与非物质的感知性、以及数字时代的视觉权利制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他作为创作者和被创作者的双重角色,以及他与艺术、生活之间的原创性、自主性和对抗性。

策展人:费俊 王乃一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跳脱人类中心主义 构建全新的艺文生态

2024年10月25日,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 (BATB) 在启皓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费俊教授与王乃一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410/87e5c73456ac52f9ea518b6192696274.jpeg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410/a0cc45ccba85aa99d4be8906aaa84502.jpeg

《新陈代谢》,托马斯·费因斯坦,2024年

此次展览以“灵光涌现”(Earthwise)为主题,汇聚了全球50余位艺术家与科学家,通过数字技术和混合互动媒介,探索人类、技术、自然和宇宙之间的深层联系,挑战传统智能定义,展现“混合智能”与人类意识的异质交错,以及我们与世间万物乃至宇宙时空的新链接,旨在跳脱人类中心主义,促进跨学科的智识网络,赋能数字文化产业,并构建全新的艺文生态。

展览现场:一个充满生态感知和星际共鸣的多维空间

本次展览现场是一个充满生态感知和星际共鸣的多维空间,艺术家们通过有机与人工的融合,创造出全新的生态感知方式,超越了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达到了一种创造性的“生态相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410/b44383e0a57f22c49b1ecb55b4508580.jpe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eg/202410/ced0d39d4b971965adb4bc738658a5de.jpeg

第二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现场,2024年

在这里,观众可以体验到与植物的“生态相像”相遇时诞生的新生态感知体验,如克里斯塔·佐梅雷尔和劳伦特·米尼奥诺的《花园之水》所构建的虚拟水景世界,以及A.A.Murakami的《流动之域》中物质状态的持续“生成”。托马斯·费因斯坦的《新陈代谢》则引导我们思考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如何找到平衡点。此外,展览还通过一系列作品,如叶锦添的《存而有疑》和多米妮克·冈萨雷斯-福尔斯特的《外星之地》,探讨了意识与存在原型的多重映射和行星感知的星际共鸣,将观众的感知与宇宙絮语连接,启发我们思考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与意义。整个展览现场是一次对未来考古的深刻探索,揭示了人类活动痕迹作用下的生态变化,以及我们与自然和技术之间复杂的关系。

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 肖戈  贝纳·维内“超越观念与物质”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展现艺术家对艺术边界的不断挑战

2024年10月25日,法国艺术大师贝纳·维内(Bernar Venet)“超越观念与物质”大型回顾展于北京凤凰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与肖戈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39a6c4cc4c5ce56ef12f0d500522ab8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c2b8c1457e381476e15f26d19e42ef00.png

北京凤凰中心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贝纳·维内:超越观念与物质”通过维内60多年艺术生涯的近180件作品,展现了他如何在科学、数学和哲学的影响下挑战艺术的边界。维内的作品跨越多种媒介,但其核心是对材料和观念的深刻探索,将普通材料转化为表达和意义的载体。展览突出了维内对物质和观念关系的深入挖掘,以及他如何将科学原理和经济数据融入艺术创作,挑战传统艺术形式。核心作品《聚合:52.5°弧x14》象征文化和思想的交汇,反映了东西方之间的对话。展览不仅是艺术展示,也是中法文化交流的里程碑,强调艺术在促进跨文化对话中的关键作用。

展览现场:一个跨越60多年艺术实践的视觉旅程

在贝纳·维内的展览现场,观众被带入一个跨越60多年艺术实践的视觉旅程。从早期的绘画到近期的耐候钢雕塑,维内的作品在形式和材料上不断突破,挑战着我们对艺术的传统认知。展览空间中,废旧纸板、工业颜料、焦油等非传统材料被赋予新的生命,成为表达和意义的载体。维内的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陈述,它们更是行动,诉说着物质的无常和定义我们世界的形式系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325943b0e2cbb833746b0bf0be9593f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6c28865c52ea0ba76bbfbafba3a8bc21.png

展览现场

《黑镜》和《煤堆》等作品深化了对物质和观念间关系的探索,而《相对论的轨迹》和《股票市场》等行为作品和电视装置,则将科学理论和经济数据作为艺术创作的非物质原料,提醒我们艺术与塑造我们世界的金融和社会体系的紧密联系。展览的核心作品《聚合:52.5°弧x14》象征着文化和思想的交汇,反映了东西方之间正在进行的对话。整个展览不仅是对维内艺术生涯的回顾,也是一次邀请观众通过艺术、材料和观念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的对话。

策展人: 张婷 布达 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发起一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

2024年10月26日,《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在寒山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张婷与布达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7e1afc1a0f2ed8d08805b69a72e66288.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fb40fb837b3cb1729dd10820fdfb43a2.png

展览现场

人类的文明诞生自土地。在历史长河中,土壤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社会生态一直处于共生平衡的关系。展览旨在通过土壤材料、土地资源、生态维护、植物环境等视角导入“人类世”主题创作,探索土壤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态中的双重角色,揭示人类文明依赖土地的意义。此次展览汇集超过50位艺术家,120余件多元媒介的艺术实践,发起一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展览不仅是一次科学、艺术与生态的对话,也是一次关于土地、生态与人类未来的反思。通过多元的艺术表达与互动体验,让艺术家、科学家和公众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提高公众土壤生态意识,并推动土壤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实践。

展览现场:一次生态艺术的视觉盛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13e96e54289ad5ba9a4f74bbb20d26b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9d73403cd2a2598c4269c12b4aa50ba5.png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现场是一次生态艺术的视觉盛宴,通过四个精心策划的单元,深入探讨了土壤、生态与艺术文化的深层联系。展览空间内,绘画、雕塑、装置和数字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交织,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感,同时传达了对土地的敬意和对生态未来的深刻思考。从传统与自然的对话,到当代艺术的多元探索,再到科技与生态的融合,以及土地与社会现场的交织,每个单元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语言,邀请观众体验一场关于土地、生态与人类未来的反思之旅。特别是在Soil Lab土壤实验室中,公众得以亲身体验土壤的奥秘,通过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感受土壤的生命力,强调了土壤作为生命之源的重要性。

策展人:富源 穿裤子的云: 今天的绘画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展示中国当代绘画实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024年10月26日,“穿裤子的云:今天的绘画”在西岸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由富源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bfbccebc542091daa23fccbff1e9f67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4ae28579c77a1fa0228286ceecbfc1ea.png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穿裤子的云:今天的绘画”是西岸美术馆与中国本土艺术机构池社的首次合作,旨在展示中国当代绘画实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策展理念聚焦于当代艺术家如何在具象与抽象、传统与现代之间游走,并通过他们独特的个人风格在不同的时间坐标上表达对“今天”的思考。展览不仅是对绘画在现代主义运动中革命性角色的延续,也是对后媒介条件下绘画新结构性可能的探索。艺术家们通过打乱、重新分配、分割、组装等手法处理创作对象,将意义传递并嵌入流动的时间网络中,重新定义绘画及其丰富的传统。

展览现场:艺术家心理景观的再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a64f87a5840eb4ce00ab3c7e01608b8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2/1dd8288fa2b95a9d90ec4b4392a75845.png

展览现场

在“穿裤子的云:今天的绘画”展览现场,观众被带入一个充满个性和时代对话的艺术空间。这里汇集了二十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个人色彩,在具象与抽象、传统与当代之间游走,探讨着“今天”的多重含义。展览现场,陈飞的《友谊》通过自传式视角描绘个人关系和社会动态,王强的《冬之旅》以熟悉的画面触动情感与美感,贾蔼力的《无题》模糊了具象与抽象的界限,张子飘的《贝母 12》隐喻时代背景下的心理不安。谢南星的《明信片 No.5》深入研究“画布印刷”技法,范婧的《爱情故事》探讨爱与欲望的多重张力,丁鸿丹的《皇后大道中 70 号》展现了香港的文化融合与社会现实。整个展览不仅是对中国当代绘画实践的多元面貌的呈现,也是对艺术家心理景观的再现,折射出当代社会的多元现实和复杂情感。

策展人:策展团队  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探讨当代艺术和创造力的本质

2024年10月26日,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在新绎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南条史生担任总策展人。策展研究团队由沓名美和、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畠中実、沈奇岚等学者组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d56767b4bbdeff3888bebb37028437a3.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47c138a942150ab4da32f69d29efc8ec.jpg

展览现场

首届新绎双年展以“多元未来——人类新愿景”为主题,深入探讨当代艺术和创造力的本质。现代人类正面临一系列多样化和全球性的社会议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我们超越传统思维模式,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人类世界,进而去探寻可能的解决之道。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地回归古老的生活方式,而在于积极地拥抱和利用新兴的科学技术。创造是技术与艺术的核心,创造使人类得以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从全新的视角提出创新方案。

展览现场:激发对未来世的无限想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10/0cf80fdd9140af809a5746d03632e797.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0/106a38e9c20631263019b77b6e18e7ab.jpg

展览现场

新绎双年展是一场占地超过20000平方米的宏大展览,汇集了百件艺术作品,遍布新绎美术馆的五个展厅、一个剧场空间及公共区域。展览通过四个精心策划的章节——无垠声境、边界之上、明日地脉、后人类世——展开,不仅展示了声音艺术的多样性,也探索了跨领域创作的无限潜力,深入讨论了全球性议题,如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问题,以及生物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影响。艺术家们通过废旧材料创作警示环境危机,关注濒危物种唤起公众意识,以及艺术创作预示地球环境的未来。这场展览不仅是对未来的愿景展示,也是对人类未来深刻思考的体现,它激发观众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思考,同时也探索了科技如何根本性地改变人类的未来。新绎双年展通过艺术的力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对话的平台,共同探讨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些根本性问题。

策展人:张尕 张培力同名个展“张培力”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聚焦张培力核心主题“重复”

2024年10月29日,张培力同名个展在红砖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张尕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1302edd42ee4dc262284e7ef04b4b934.jpg

《不断旋转》,2024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2bfb8bf306aba4b141a6ae2142b0f9ba.jpg

张培力,《可以分合的煤气瓶》,2024

本次展览的策展理念聚焦于张培力艺术生涯中的核心主题“重复”,以及其背后的深层意义。通过精确的操作,张培力的作品中展现出仪式般的精确性和特有的模糊性,使得重复、冗余和递归的概念变得复杂而丰富。这些作品挑战了对格子系统的常规理解,将其表现为单一的网状结构、矩阵网络,或通过建筑、声音、身体的变异形式。张培力的格子系统不仅是形式上的去图像化装置,也是对心理冲动和反应性框架的深刻表达,体现了现代主义传统中反表象的内在需求。展览中的每件作品都是格子系统的一个变体,构建出一个组织、分割并定义空间与时间及其精神回响的框架,激发观众的身体反应与心理共鸣。通过重复、冗余和递归,张培力的格子系统既是秩序的设立者,也是情感的抛物线,一个因速度而扭曲的拓扑线框,它束缚了他,也解放了他的创造灵感。

展览现场:一个充满视觉和听觉冲击的多感官体验空间

在张培力的展览现场,观众被带入一个充满视觉和听觉冲击的多感官体验空间。《方形的音响床垫》以其巨大的尺寸和色彩冲击力吸引着观众,床垫内部的弹簧网络在观众的压力下激活,发出包括9国救护车鸣音的声音,引发强烈的身体反应和内心感受。展览作品挑战了二元对立的视角,通过游戏式的思维和实践方法,对真实与虚假、不可能与可能、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提出质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59692d48a2dce086d18da5ddf9ae0d9f.jpg

张培力,《两个同心圆的拖拽模式》2024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12/0dea9c5b0b08e00e2709937bb55f4f4f.jpg

张培力,《煤气瓶阵列》,2024

“张培力”,红砖美术馆展览现场,2024

《海上》通过三屏幕连成的开阔海平面,营造了宏大叙事的错觉,而《拖拽模式》和《温柔地碰撞》等机械装置作品则强调了结构、系统和关系,使用具有时代记忆和阶级变迁象征的煤气罐,展现了个体与整体、人类与技术的张力关系。《两个同心圆的拖拽模式》通过机械臂和氧气瓶的动态互动,调动观众的视觉与听觉体验。《煤气瓶阵列》则通过旋转的煤气瓶和镜面反射,创造出无限的视觉效果。《标准翻译》探讨了信息时代语言的不真实性,而《嵌在墙中的煤气瓶》则以半边煤气罐的形式,象征着宇宙大爆炸和新循环的开始,与展览的“重复”主题相呼应,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和反思的艺术体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作者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