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许鸿飞和他的雕塑艺术

许鸿飞和他的雕塑艺术

许鸿飞和他的雕塑艺术

  当代艺术已从被受众仰望的、强调理性美的文化形态,走向了具有个人艺术立场与内在价值的文化消费领域。所以,文化如何生成、如何走近公众,成为衡量当代艺术的一种标准。这一问题涉及当代艺术的参与性、互动性与传播方式,是区别于古典艺术的语义转换。

  当代艺术的国际特征

  现在,有些当代艺术家竭力地梦想拥有国际背景,挤进西方视野,以求被西方认可,领到西方的“身份证”,当得不到西方的认可时,又回到本土来寻找中国元素。于是难免出现所谓的符号化问题。其实对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升华,譬如对于遒劲、雄逸、飘逸、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含蓄、流动等这些中国审美符号的体会,对于气和韵的把握与表现运用,才是形而上的运用,才能真正将本土文化元素提升到一个境界。在日本,艺术家对于本土文化元素的提升不限于形式,还包括思想。

  目前我们的艺术很难做到国际化,最关键的两点就是传播力度不够、类同性强。这是一般艺术家的弱点。

  回过头来看许鸿飞的雕塑艺术,我认为他的作品具有国际性特征:共通性强、互动性强、个性强、传播力度高。

  欧洲对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审美的总趋势

  目前,整个欧洲对具象艺术的方式、方法已经不再视为主流,这是欧洲艺术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西方古典艺术之所以写实,因为它的使命是要通过绘画的方式、雕塑的方式来陈述一个宗教的故事、一个历史的事件或者一个理想的或现实的世界,这是艺术依托文学性、叙事性文本所形成的再现模式。

  19世纪之后,工业革命在西方展开,工业革命的信息迅速波及到艺术领域,产生了对固有艺术形态的一种冲击:在艺术的具象形态中介入抽象的观念、机器的力量与生命,同样可以是艺术,同样可以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因此,当代艺术就是不断提取、提炼、演绎到抽象表达的系统过程,表现出的是以独立的审美意志来对抗传统艺术方式。这种艺术是反文学性、反叙事性的视觉图像。

  什么是抽象呢?抽象不是符号化,也不是对一个形态的简单变形。真正的抽象艺术是把你所看到的形体进行抽离与建构。现在西方对形而上的抽象的艺术更感兴趣,因为在抽象的艺术里可以思考更多的问题。

  看许鸿飞的作品,不要单单局限在抽象与具象的表层问题里。他的作品能否打动人?所有能够打动人的艺术就是好的艺术,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

  自然,中国也有好的抽象艺术,但是,中国欠缺的是对抽象艺术从一而终,甚至能够形成完整体系的抽象艺术家,以致我们看到的多数是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徘徊的艺术。西方的抽象艺术,是将抽象作为一个问题不断去研究。西方国家已经不习惯具象的艺术,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有很多人在做具象的艺术,这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区别。西方的艺术教学注重的是理念与感觉的传导,他们已经将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让艺术进入生活、进入公共空间、进入互动,这是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从这个层面上看,许鸿飞的艺术具备了当代性。

 

  许鸿飞的雕塑所表现的“肥”与西方雕塑所表现“肥”有什么区别

  国外很多关于“肥”的题材的雕塑,我觉得那种“肥”与许鸿飞雕塑中表现的“肥”是不一样的。国外的雕塑对“肥”的表达其实是带有嘲弄性的,但许鸿飞雕塑之“肥”,是以一种“反差”的形式切入。他用这种“肥”的形象来展现胖人们的姿态、自信,阐述一种生活态度。现在主流生活审美中以“瘦”为美,这是人类生活审美的一种取向。但是艺术可以逆反人的认识而深化到另一种解读方式里。许鸿飞的“肥女人”雕塑到意大利、澳大利亚,当地民众非常喜欢。他们领悟到原来中国人对“肥”持有自己的观点,原来“肥”女人可以这么欢乐、这么自信,原来“肥”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快乐。说得更深一点,许鸿飞的作品是对当下生活审美意趣陷入盲点的嘲讽,它用一种赤裸裸的、暴露的形态把这种嘲讽推向了极端!

  我们长期输入到国外的中国当代艺术是各种扭曲变形人物形象或怪胎,这类作品占很大的比例。这是对外国人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误导。除此之外,对中国的艺术印象,就是当代艺术之前的纪念碑式的艺术形态。许鸿飞的到来,使外国朋友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别有洞天的一面。

  逆反者留于历史,保守者被历史遗忘

  许鸿飞在雕塑界是逆反者的形象,不顺应既有或者继承固有的模式。历史上,逆反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会遭到所谓正统者的压制,但是逆反的人总能进入历史。

  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呈现出多种面貌,包括装置的、抽象的、多媒体等多元形式,甚至出现了很多跨界的方式。什么是跨界呢?就是材料超出界外,像许鸿飞用翡翠来做雕塑就是跨到了工艺美术的行列。还有一种,将声、光、电运用到雕塑里,跨界到科技领域。我认为跨界很重要,因为跨界与交叉才能出现新的东西。

  艺术走近公众,是当代艺术的使命

  艺术走近公众,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公众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二是艺术家如何使自己的艺术在公众中产生影响。这是文化如何在人文空间生长、如何引领大众的问题,也是艺术家如何确立自我身份和价值的问题。

  因此,当代艺术必须找到内在价值的共通性,在共通性中阐发艺术家的感知,传达出艺术家的经验反应和语义个性。当代艺术不能仅从形式、手法、观念来阐释作品的意义,是否能够对以往的艺术形态有一个概观,并从中发现自我的契合点,是当代艺术家能否提出自身艺术主张之关键。这种主张恰逢适土,才能得到长足的生长。这个适土就是公众。我认为许鸿飞是这片适土的拓荒者,相信他的探索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作者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雕塑》杂志执行主编、艺术评论家)

作者:宋伟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