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唐骁:用绘画建筑

2015-06-24 15:30

  绘画与建筑具有一种共生的关系,特定时代的绘画艺术,总是与特定建筑的结构、材料、位置乃至光线的状态相适应。在现代视野中,绘画虽然无法直接改变建筑,但绘画的存在可以对其所处的空间带来一些有趣的视觉和情绪的变化。绘画依附着建筑而存在,而又可以轻易地剥离;它可以让空间变得很美好,也可以让空间显得怪诞。但总的来说,绘画在建筑墙面上的停留和在不同空间的流转,满足了人对于视觉感官和自身情绪的刺激需求。建筑与绘画的关系也是对应的,由于个人化的特征,绘画对于人的影响具有暂时性和区域性;而建筑具有公共性和稳定性,人一出生便生活在城市的建筑群中,建筑在完成其功能性的一面之外,甚至从源头的意义上塑造了其居民的审美经验。建筑的空间不一定要求合理,但必须是安全和耐久的,所以不论是内部和外部结构还是建造材料和工艺都会强制性的趋向一定程度的完美,相对于完美,节制和创造问题是绘画体现人的主体性的更高层次。

唐骁《无题》丙烯木板 30×30×20cm 2015年

唐骁《无题》丙烯木板 30×30×40cm 2015年

  在近期的创作实践中,我试图将色彩从平面上拿下来,落在空间中的某个面上,但又努力在这个看似非绘画形式的呈现方式中保持其绘画性。我认为平面的画布和立体的几何结构承载颜料的物理状态都是一样的,不论其形状体量如何改变,它始终是大或者小、曲或是平、一个或是若干个面的组合,只要有面的存在,色彩就有了附着的基础,就会产生色与色之间的边界和层。和平面的绘画相比不同的是,立体的几何结构会因为视角的改变而产生面和面之间阻挡、切割和穿透的视觉效果。这时,墙面除了承托作品的功能之外,还成为了运动起点和止点间的参照物。因为抽象的构成并不以模仿自然为基础,画面中缺乏来自于客观的具体物象,依赖于所处的空间的限定和支撑。那么这个空间就是被天顶、地面和转角围合的一块墙面。在我的这些作品中,所有的面的出发点和消失点都是墙,虽然有着硬直的边和凸凹的结构,但在每个面上都可以感受到笔的触感。

唐骁《无题》丙烯木板 110×110×30cm 2015年

唐骁《无题》丙烯木板 110×110×30cm 2015年

唐骁《无题》丙烯木板 110×110×30cm 2015年

  艺术,与艺术家一样,总是在寻找它的“同时代者”,而同时代的共生关系,除了“依附”,必然还有“侵蚀”的一面。从行为上看,“侵蚀”往往比“依附”更富有精神的力度。抽象艺术的实践方法和理论基础来自西方,但是我这些作品从材料的选择到作品的形态,都指向了一个东方化的思维场景:把建筑想象成一个有机体,比如一棵树,树在被撞伤,树枝折断后的愈合过程中,会长出新的组织包裹创面,最终成为疤瘤。那么我的作品就好像这些外力作用后所生成的变异结构。它们同原来的树属性一致,但又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生长模式。这些具有木的质地、突出的体积和可触感的几何形体就是建筑的“疤瘤”。它们又如同建筑表皮上的寄生物,侵入吸附在墙面上成其为有机的一部分,而色彩就是它们的皮肤。我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用绘画建筑”。

  2015年6月,写于江夏藏龙岛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唐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