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这场国际化艺术盛宴是否真的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2015-10-16 11:02

  有人说,中国加入WTO之后,意味着第二次“地理大发现”。这是继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地理位置上的一次升华——经济大发现,也是中国走进“国际化”的第一步。14年的时间过去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终于让深入其中的每一位普通大众们意识到自己的经济意识及生活方式都将不可逆转的改变,因为国际化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往往要伴随着破茧重生的阵痛,打破原有的传统习俗,拥抱新的明天。在这里,我们并不去评判所谓明天的未来是否真的美好,因为它已然是大势所趋。但是,好在国际化往往也会伴随着多元化与更加开放性的平台,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纠结金钱的诱惑给我们带来的是“潘多拉的魔盒”,亦或是“成长的永动机”。

  上海,这座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抱着中国最大外贸港口和最大工业基地的东方明珠,从来就不缺少世界的关注。当我们今天在谈论上海的当代艺术之时,它似乎跟这座城市的开放性,西方画廊与艺术项目的入驻率总也脱不了干系。早在200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ShContemporary)就已经让国民认识到中西合璧后的市场规模与机遇,但是现实总是充满着各种残酷的挑战,中国老化的艺术体制与关税等都远远滞后于国际标准,这也让第一个尝鲜的上海当代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直至今年已经不见踪影。有了先烈的牺牲,才有了后来者的经验,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无疑是上海当代最有力的接班人。与第一届西岸艺博会相比,西方画廊的比率明显在上调。来自豪瑟?沃斯画廊(Hauser & Wirth)的总监Neil Wenman在接受采访是就表示,“西岸艺博会给予它们很好机会去实地接触上海的藏家。”

  说到上海的藏家,他们不像北京拥有实力雄厚的二级市场给予培养,上海的藏家则显得更为的勤奋,亲力亲为。例如上海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以及由西岸政府给予支持下开幕的乔空间,他们都是上海屈指可数的大藏家。正如王薇所讲,建立美术馆是她与先生刘益谦对社会的一种回馈。特别是在今年市场经济紧俏的时候,依然挑起难度系数极高的国际型展览——由纽约MoMA PS1馆长兼MoMA首席策展人克劳斯·比森巴赫(Klaus Biesenbach)和伦敦蛇形美术馆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共同策划的“15个房间”。无独有偶,余德耀美术馆同样在开馆仅一年的时间,在兰登国际的邀约下达成了大型互动装置《雨屋》的合作。这两场意义非凡的现场表演,无不在激发着今天国内艺术生态的成长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差距所在。

  也许正是因为中国的当代艺术还处于萌芽期,国际化的字眼才会被刻意的扩大化。回过头来想想,当中国纯粹的收藏家还屈指可数之时,整个市场的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前进?这场国际化艺术盛宴是否真的有中国的一席之地?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胡婷婷<b><a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