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最大油灯博物馆落户常州 陈履生捐4000盏油灯

2016-09-05 14:33

  >

  汉代陶制七头油灯。十三头的西王母油灯是“镇馆之宝”。陈履生现场安装布置。

  昨天上午,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作为一个油灯收藏的爱好者,带着他收集来的4000多盏油灯来到常州市武进区的花博雅集园,其中包括100多盏汉 代油灯,这些油灯都将在常州“落户”,预计10月份可以跟广大市民见面。常州的这座油灯博物馆,将是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全国独一无二的油灯博物馆。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马奔文/摄

  ●最齐备

  陶灯、竹灯、金属灯,琳琅满目

  作为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众多显赫的头衔后面,还有一个不那么引人瞩目的职务,那就是中国油灯博物馆馆长,他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收藏各种造型独特、有代表性的油灯,还出版了专著。

  9月2日上午,陈履生带着他多年以来收藏的油灯来到常州市武进区的花博雅集园,开始亲手布置这一座油灯博物馆。现场摆放的一排排油灯里,有大有小,造型各异,有石头做的,竹子做的,陶土的,金属的。只见他带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件藏品,摆放到相应的展柜里。

  “目 前为止,我收集了新石器时代的陶豆有三十几件,汉代的油灯一百多件,还有三十几件辽代的油灯。少数民族的油灯我也有,特别是西藏的和新疆的,都超过一百 件。除此之外,还有西方的一些油灯,这些标志着中华文明独特的创造。”据陈履生介绍,即将开馆的常州油灯博物馆里藏品都涵盖其中,以明清两代以及民国时期 的油灯为主,其中很多都是在老北京‘鬼市’上收集来的,当时购买一盏普通油灯的价格约二三十元,就这样一件、两件的积攒下来,才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数 量。“我建油灯博物馆,一方面希望为这些油灯找一个存放之地,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将自己的私人收藏与公众共享,促进油灯文化的研究。”

  ●最重磅

  汉代十三头西王母油灯是镇馆之宝

  “此 次展出的这么多盏油灯里面,镇馆之宝应当就是几盏大型的汉代油灯了,其中有一盏十三头的西王母油灯,两盏十一头的汉代油灯,还有一盏汉代陶制七头油灯,一 个的价值就相当于过去几十个油灯的价值,这次现场的展厅将会放置100多件汉代的油灯。”陈履生一边布置一边向记者介绍。“我收藏的油灯里,最钟情汉代的 油灯。因为我最早研究的就是汉代神画中的两对祖神,分别是伏羲、女娲和东王公、西王母,这些都在汉代的油灯里一一呈现。我第一次见到西王母油灯是在成都的 古玩市场,刚进门就看到柜子顶端放了一个像油灯的陶器,细看之下,发现是一件西王母油灯,造型典型,西王母坐在龙虎座上,龙虎的头下各有一灯盏,正前方的 座上还有浮雕的仙人求药。几年后,在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商铺,我又发现了东王公油灯,其典型造型是东王公坐在双龙座上,两面都是龙头。这两类油灯的发现进一 步说明汉代油灯造型采用汉代神仙社会的祖神形象是带有普遍性的。”

  ●最神秘

  百折不回,终于觅得辽代石质油灯

  即 将开馆的油灯博物馆里,最为神秘的是30多件辽代的石质油灯。“辽代的油灯还没运过来,虽然数量不算多,但是很有特色,很震撼,很壮观。”陈履生和记者分 享了他收集这些辽代油灯的经过。“真可谓好事多磨,这一批辽代的油灯真是来之不易。好多年前,我在敦煌参加一个活动,晚上出去逛街的时候,在一个店里发现 了好多石头油灯,经过仔细查看,发现是辽代的。油灯的主人是个当地的画家,这些油灯都是非卖品,磨了好久,硬是不肯割爱。没办法,就只好回去了。没想到, 机缘巧合,我一个浙江的画家朋友刚好认识这个油灯的主人,在经过了多次联系后,才如愿以偿地把这些辽代的油灯带回了家。”

  不过现在收藏队伍在不断扩大,收藏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我最近在西安看中了一个油灯,对方要三十万,这个价格实在是很高,所以至今也没被人买走”。陈履生告诉记者。

  对话陈履生

  视常州为家乡

  用油灯打造文化新名片

  说 起为什么愿意将自己几十年的收藏放在常州。陈履生这样说到:“我是江苏扬中人,扬中在20世纪50年代初曾归属于常州,所以我也视常州为家乡。我当年就读 于南京艺术学院,读书期间因发表研究刘海粟先生题画诗为内容的论文,得到了刘海粟先生的首肯和接见,还两次获得刘海粟奖学金。而时任南艺校长的刘海粟正是 从常州走出去的艺术大师。所以,我与常州有着说不尽的缘分。”

  2012年,第八届花卉博览会在常州举行,地方政府同时希望引进文化项 目,就和陈履生接洽准备为他在武进区花博园区雅集园建“油灯博物馆”和“陈履生美术馆”。2013年9月22日,“陈履生美术馆”开馆,美术馆主题建筑占 地两千余平方米,内设两个展厅和创作工作室。现在,油灯博物馆也即将在金秋十月开馆。

  “我就想把自己几十年来的收藏,中国古代文化中这 一物质和精神层面兼具的油灯在常州展示给大家,让后人记住我们曾经有过的这一文化意象。”正值常州的“文化100”活动开展之际,陈履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 见解,“大型的文化活动也好,博物馆的建设也好,作为地方政府精心打造的文化平台,公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没有公众的参与,这些文化活动就没有特别的意 义,只有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这些才有意义。希望‘油灯博物馆’与‘陈履生美术馆’共同成为常州地区两张新的文化名片。”

  延伸阅读

  油灯见证中国千年光明史

  油灯起源于火的发现和人类照明的需要,新石器时代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镫)”,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虽然形制比较简单,却奠定了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

  ●战国至汉代

  到了战国时期,青铜油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发展,此后,到汉代则形成了历史的高峰,在这700余年间,一些构思巧妙、造型别致、制作精良、装饰富丽的青铜油灯成为皇室的重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南 北朝青瓷油灯的出现,为油灯生产的材质多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油灯的普及作出了贡献。到隋唐五代,油灯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地具有地方特 点的瓷器纷纷涌现,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也丰富了油灯的形制。特别是唐三彩的出现,这种低温陶以其色彩斑斓为一直是素色的油灯增添了绚丽的外表。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青花和粉彩陶瓷油灯,表现出了时代的特点。

  清代的油灯整体造型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受到宫廷审美倾向的影响,装饰繁富,图案细密。清代的玻璃灯应该说具有时代的特点,比明代油灯在制造工艺上有很大的提高。

  ●晚清至民国时期

  晚清至民国时期,由于“洋油”(煤油)的输入,各种各样的“洋油灯”开始广泛使用。后来,上海的一些民族工业开始制造洋油灯,这与上海滩上出现的具有殖民性质的洋房相匹配。

  洋油灯在中国普遍使用到20世纪中期,直至电灯普及后,结束了油灯的实用功能。随着中国的灯具进入了电力时代,从此,油灯也就离开了实用,进入了收藏领域。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