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朗雪波:光环 · 花园和湖

2017-03-06 11:51

  

  光环·花园和湖——朗雪波、陈波、唐骁当代作品展

  开幕时间 / 2017年3月11日(周六)下午15:00

  展览时间/2017.02.24——2017.03.20

  展览地点/汤湖美术馆1、3号厅

  策展人 / 王心耀

  学术主持 / 冀少峰

  艺术总监 / 高鸣峰、顾 蓓

  设计总监 / 夏金钟

  设计指导 / 张文胜

  展览统筹 / 李瑞洪

  助理策展人 / 程 然、杨 巍

  展览助理 / 郑玉良、车逸豪、宋 瑾

  平面设计 / 雷 蕾

  公共教育 / 盛 欢

  媒体宣传 / 柳国良、李思捷

  展览展务 / 彭晓辉、谢 赫、郑玉良

  朗雪波访谈

  光环、花园和湖

  光环、花园和湖,我觉得挺有意思。我们几个在汤湖美术馆做一个展览,艺术家对于光环、花园和湖的反馈引出艺术家本身的地域性特征,由此形成展览线索带给观众。当展览主题敲定时,从主题上呈现出一个基本面貌并落实到展览本身,以什么方式来呈现展览面貌,其实我是不断思考的。汤湖美术馆的条件很好,可以做状态特别经典的展呈方式,墙面很干净,展出的作品并不需要很多。

  光环、花园和湖的组合是一个契机,我们意图通过展览来梳理说明我们的状态。之前程然来我的工作室,我们聊到了展陈方式。我想唐骁、陈波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很期待在展览中呈现一个有趣的展览现场。将作品特征和地域信息作为线索,在展览主题中,预设相应的情境,增加对展览、作品和艺术家的阅读性。所以在展览主题结构上,已经有了基本的格局面貌。我们的工作就是将光环、花园和湖落实到最终的展览关系当中。通过这样的思考,决定了我的哪几件作品将作为本次展览的结构与线索。

  唐骁也谈到了展览呈现。这是很切题的东西,是专业化的态度。我们并不是把作品拿出来之后上墙,展陈就结束了。每次展览都会有不同的展览线索,包括现场也会不同。做展览,顺着推其实很简单。但是要提供新的解读方式并不容易。通过展览去体现作品在现场间的相互关系,在主题上、逻辑上、思维上的贯穿不容易。

  

  ▲ 体积-29 视频截图 3分56秒 2016年 ©朗雪波

  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特征,不同的工作方式。我对不同的创作和展出方式,有兴趣去尝试,其中会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形成新的路径。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未知的情况下和空间里展出,不同的限制观看形成对自己与作品的再次阅读,也是给我的一个期待。

  光环、花园和湖,是一个完整的情境。从字面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得很诗意,将诗意作为一个表皮或者是一个伪装。用诗意来限制展览,形成了光环、花园和湖本身的格局。展览名称与展览面貌可能契合,也可能差距很大。我觉得展览本身它既然有这样的一个名字,就有着限定于此的逻辑关系。

  作品

  我们的作品,在本次展览逻辑中产生了相互照应的关系。此前我们也一同做过展览,展览中的线索又是另外一番面貌。其实我觉得有意思,就是说作品在不同的项目里面,它会产生不同的意义。通过不同的展览解读,然后对于艺术家的阅读就更加丰满。艺术家保持自身的创作逻辑,而新的展览为其提供了新的解读方式,产生新的语义。那么个展览的这种情境以及整体关系,和艺术家及其创作就会有相应的支撑点。我觉得这个支撑点其实对于展览本身,很重要。

  

  ▲ 替身-22 纸面丙烯 112cm×146cm 2012年 ©朗雪波

  光照带来的阅读有强烈的时间体验,例如早、中、晚观察同一对象完全是不一样的感受。我不同时间段的作品有很多,有些是从来没有参加过展览的,有些作品自己也会觉得不满意,处于停滞的阶段。工作室不大,翻看它们常常是搬来搬去,不同时间段的作品摆放在一起反而更清楚地看到其中的联系。这些遮挡的关系经常也出现在我创作中的状态。收捡创作过程当中的思考的残片,重新组合又形成了新的线路。我所理解的光环也是这样一种时间所指,展览中的生长意涵其实是很真实的状态。这种状态带来的情感印象亦将观众拉回到在展览主线上,我希望把自己的这种状态呈现出来。

  我觉得阐释是很重要,它会让作品,在特定的情境下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我自己看不到的,通过展览项目中的自我发现。这种自我发现就是指作品,它不仅仅是在工作室里面,而要在一个展览空间环境里面,在设定的一个叙述逻辑里面产生,它本身的广度就会放大,我很期待这样的一个放大的广度。对于自己的具体工作,是在我自身的这种思考逻辑里面在产生的。当然,在互动下就会有一些不同的解读,不同的理解。此前在合美术馆做的“6个展”现场,我展出的两组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其实是有很强的关联性的。而这些关系只有通过展览现场才可以很清晰地显现出来,然后串联出整体构架。在这个构架上,我觉得我的不是很充分的、完整的作品,以及过程中的作品,有自身的表述状态,而且这个表述状态通过展览现场可以连贯起来,呈现出来。在后面的创作当中,然后不断地去实践、去自我颠覆,或者是自我修复。

  花园和湖

  展览呈现了各种不同的状态。状态的不同,并不代表好或是坏,或者对还是错。艺术家在展览当中会有个人化的心境,为自己寻找自己的展览线索。比如说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流,之后怎么做展览,怎么去推进自己的工作,展开得更大。

  陈波觉得自己聊天时好像一直用词不准,用词不准,就是一个模糊状态,这也挺好的。陈波展出的作品不要太多,要不然大家都花了。因为一组画,或者一件作品的展出,其实里面很多可看的东西。看陈波的作品需要专注,我看陈波的作品,就是很容易漏掉什么东西。可能他并没有设计到这样的情境,但观众很容易被其创作中的种题材和技法吸引。我觉得这是陈波作品本身的一个观看方式,我只是说大家没有往这个思路上面去想。这里面就会有这种大家认知上面的一些模糊性,当然,专业的人,他就很容易就能够进入到你的这个本质。

  唐骁的绘画作品其实可以刷得很匀,那个边缘线可以很平,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对吧,但是我就觉得唐骁作品中的那种肌理,正好就是他自己需要表达这个东西。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这种表达方式已经很完整了,我觉得特别好。包括笔触,边缘线相互的这种颜色之间的穿插呀,这个就是他需要的,比那种很均匀的处理方式,会更有力量。这是只有在展览现场才能体会到的。

  

  作品展览现场 摄影:乔杰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