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空山闲吟——蒋世国家乡写生作品展

蒋世国美术馆外景

  由河北省文联、河北师范大学、秦皇岛市文广新局、北戴河区政府联合主办,秦皇岛市美术家协会、石家庄麓美术馆、石家庄披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北戴河文广新局、蒋世国美术馆承办的"空山闲吟一蒋世国家乡写生作品展"将于2017年7月16日上午10点在北戴河怪楼艺术园区"蒋世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岀的是蒋世国先生近年家乡写生作品计30余幅,记录着作者的创作轨迹与一片深情。

蒋世国美术馆内景

精神世界的还乡

——品味蒋世国山水

  蒋世国是一位有诗性气质的画家,这不仅体现在他充满人文情愫的人物画里,更体现在他“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山水画作品中。他的山水画对传统山水精神进行延伸和深入,通过提纯和净化后的全新视觉语言,传达一种真淳朴净的审美体验,实现了传统山水画语言在当代语境下的涅盘,让观者在品读画面的同时实现了一次精神世界的还乡。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向往山水的精神基因,不管是孔子的“仁智之乐”还是庄子的“逍遥之游”,都把山水作为精神世界的归宿。山水画因为蕴藏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向往,成为中国文人山水意识的视觉表达。南朝画家宗炳在无法游历天下时选择图画壁间进行“卧游”,宋朝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水画是士大夫无暇游历时“可游可居”的精神寄托。然而,随着明清两代山水画语言逐步程式化,符号性的图式和笔墨程式让山水画原本的精神价值被扁平化,特别是随着二十世纪初文人阶层的消泯,山水画中的人文孤独和山水意识也成为绝响,这导致了山水画在进入当代语境时一度失语。

庄河写生-2 76x38cm 纸本水墨 2015年

  蒋世国深谙传统山水的精神内涵,他性格中敏感而丰富的诗性特质让他尤其关注山水意识中的“归宿”情怀,他由此追寻山水画的本质性视觉元素,把传统程式中那些类似看图说话或者图解诗句的图式进行提纯,让视觉语言摆脱了“主题”、“诗句”的束缚,成为具有自我呈现意义的本体存在。他用这种“减法”面对山水,以类似于“坐忘”的形式最大程度卸下了人为的干扰,清澈得仿佛空潭照影,这是文艺评论中所推重的“无我之境”,也是们所说的“真淳”的第一层内涵。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画家的“无我之境”又不是真的无我,而是以艺术的本我呈现生活的本我,画面中呈现的自然是画家采择、提炼又用高超的视觉语言物化的自然,画面中的宁静、萧散、淡泊恰恰是画家本人“真淳”之性的呈现。

  蒋世国的“真淳”在当下是有着启迪意义的,因为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日趋功利的今天,大众的审美呈现出价值缺失和肤浅化,感官刺激和话题性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市场和大众的审美标准,这使得艺术面对市场和社会呈现出被动的失语状态。社会亟需艺术进行有价值的发声,观众亟需艺术进行审美的拯救,而水墨艺术本身也亟需有担当有追求的画家实现与当代审美需求的对接。自古以来,山水画中的“归宿”情结一直是平衡文人心态和情感的核心元素,只是在传统的山水画中,这种“归宿”的图式是为文人阶层服务的,因此那些复制传统图式的所谓传统派画家并没有完成这个历史责任。蒋世国恰恰洞悉了当代社会的某种本质性因素,他把古人的“归宿”转化成当代的“还乡”,他所描绘的都是自然最本真的场景,空灵的山、朴素的树、纯真的人乃至几只悠然游弋的鸭子,都以一种毫无隔膜的形式扑面而来,感召观者被现代社会放逐的麻木心灵。

北戴河写生-5 42x58cm 纸本水墨 2008年

  如果说“真淳”是蒋世国个人精神投射到艺术作品中的审美特质,那么“朴净”则是由此塑造出的视觉语言的审美秉性。这种“朴净”首先体现在他独具特色的构图方式,他无意于构造一个写实的三维空间,也并不想重复传统山水的三远法,而使用空间解构的方式超越了传统的透视方式,在二维平面构筑起一种扑面而来的视觉体验。自然被他提纯成情感体验的素材,进而在头脑中重构,一切多余的元素和复杂的结构都被裁减,任何文学性的或者哲理性的非绘画思维也都被摒除。这一点有似于禅宗,自然中活泼泼的空性被毫无滞碍地呈现在观者面前。

  同时,蒋世国的笔墨语言也以“朴净”为胜,他放弃了传统水墨中充满抒情性的长线条,而是把本具有书写性的线条打散成为干笔短线,以此在造型过程中把主观感情色彩淡化至空灵。同时,他创造性拓展了点的表现力,圆点、长点、胡椒点随类赋形游刃有余,又因浓墨、淡墨、焦墨乃至宿墨的运用而妙趣横生。点在形态上的内敛把情绪收缩,而水墨本身的发散性则让墨痕渗透出轮廓,让本来内敛的情绪以缓慢而均匀地释放在画面之中。综观整幅画面,灰色调子配合梦境一样的浅淡设色,营造出一种敏感的诗性气质,准确传达了画面宁静、萧散和淡泊的精神趣味。

  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平淡天真一度被推为最高境界,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能够超越现实的诱惑与干扰,以自己的本心面对自然、面对艺术,这是我们所说的返朴归真——真淳朴净。蒋世国在艺术价值和审美标准多元化的当下,一方面传承了平淡天真艺术精神,另一方面又把这种艺术精神转化为符合当代人情感体验和审美特质的“真淳朴净”,进而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个性化视觉语言,以绘画本体映照出自然本体与人文精神,这不仅是精神世界的还乡,更是艺术精神的升华。

孙金韬(著名美术批评家)

北戴河写生-8 42x58cm 纸本水墨 2009年

花果山写生-6 42x58cm 纸本水墨 2008年

花果山写生-12 42x58cm 纸本水墨 2008年

平顶峪写生-1 42x58cm 纸本水墨 2009年

平顶峪写生-3 42x58cm 纸本水墨 2009年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