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傅文俊接受英国艺术杂志专访


undefined


英国艺术杂志CreativPaper将开放的视野拓展到全球文化艺术界,敏锐捕捉当代艺术动态和发展趋势,呈现极具艺术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艺术家创作,注重将对人类环境、社会、历史和文化有深切思考和深刻表达的艺术作品纳入杂志中,每期杂志特别邀请艺术家就其艺术思想和创作展开深入对话,共同探讨艺术家创作中所涉及到的诸多话题。2017年第6期,CreativPaper特邀中国艺术家傅文俊,就他所提出的“数绘摄影”及个人艺术思考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全文翻译如下。

undefined


欧洲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纽约联合国总部,这些曾经为中国艺术家傅文俊举办个展的机构,就已经毫无疑问地说明,他已经在当代艺术世界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当今人类所生活的高度商业化世界里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发生在中国城市里高速发展的文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都是傅文俊作品所关注的一部分重点。他曾经荣获过许多国际奖项,包括阿根廷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金奖,巴黎埃菲尔铁塔大展“世界最佳艺术家称号”。
在我们与傅文俊的访谈中,我们谈到了许多话题,比如他在中国西南的成长经历,作为艺术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的祖国中国所具有的丰富而多样的文化等等。

undefined

图:傅文俊作品《邮票·敦煌仕女》

C(CreativPaper):可以和我们谈谈“数绘摄影”,以及它是如何成为您创作的一部分的吗?
F(傅文俊):我认为艺术是对这个无比广阔且丰富多姿的世界的一种反映,同时也是我个体生命经历和思考的一份吐露,艺术家可以借助一切熟知的媒介把它们表达出来,而我选择了将摄影同绘画结合起来。通常,人们认为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美学追求,摄影追求客观真实(尤其是纪实摄影),而绘画追求生动再现。长久以来,我一直从事艺术摄影,特别是观念摄影的创作,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录工具,因此,在我看来,摄影与绘画绝非势不两立的敌人,甚至可以是相互借鉴的挚友。“数绘摄影”就是这种艺术思考的产物。我认为,只要是我的艺术表达所需要的,我就会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有机地融入绘画性的视觉元素,绘画般的色彩质感、生动美感。通过“数绘摄影”虚实交织的图像和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跨越,我希望赋予观者更多诠释和感知的自由,在作品、观者之间搭建起不同寻常且极具活力的关系,因为对艺术作品的认知绝不仅仅只有一种观看方式,对世界的认知更是如此。

undefined

图:傅文俊作品《宠物》

C:您在重庆长大,这是一段怎样的经历?
F:我出生于1955年,我的少年时期,整个世界似乎都好奇地想知道我的国家究竟是怎样的,而其实那时的我们也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受到父亲的影响,我自幼学习中国传统的书法和绘画;少年时期更是在一本一本中国古代书籍的阅读中度过的。我想,我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响的人。80年代,我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开始系统地学习油画。那时,我大量接触和了解到20世纪以来的西方现当代艺术,观念艺术、波普艺术、达达艺术、抽象表现主义,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马塞尔·杜尚、杰克逊·波洛克、安迪·沃霍尔等等这一时期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说从我的“数绘摄影”中能看到它们影子,甚至还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痕迹,这毫不奇怪,因为我的艺术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undefined

图:傅文俊作品《无处安放的躯体》

C:中国拥有丰富且数量众多的文化遗迹,您希望通过您的作品表现其中的某些方面吗?
F: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遗迹也是这个国家历史文明最为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痕迹。我为中国丰富的文化遗迹感到骄傲,同时也为惨遭破坏、流失海外的文物感到伤心,更觉得应当把这些文化遗迹和古老的文化在更广的范围、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回望来时的路,或许会少一些迷茫。很早我就意识到,在这方面摄影是一个极佳的传播载体,2009-2011年历时三年创作的《他心通》《无界》《幻化》,2014年的《邮票》《国宝》,2016-2017年的《昨夜西风》等作品都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让这些古物走入“数绘摄影”之中,让它们的美穿越时空走入眼下的世界。

undefined

undefined

图:傅文俊作品《邮票·大卫》


C:您如何在您的艺术中探寻美学与意义的平衡?
F:我认为一件艺术作品的灵魂应该是它所承载的艺术家的思想与观念。我可能会在很长的思考之后,才开始动手创作一件作品。对于我的摄影创作,我现在关注的都不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对于这些技巧、技术我都非常熟悉了。在这个基础上,我得以自如地在二维的空间内,呈现我对很多事物的思考,尤其是有关中西方社会在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的许多问题,以及东西方社会在当今时代的差异与融合。熟练的技巧使得艺术家拥有异于常人的感受与认知美的能力,并且走入他、融为他的一部分,而当代艺术家对于自我生存现状与社会环境的深刻思考是为当代艺术作品赋予意义的关键,二者结合在一件作品中,我认为其平衡完全取决于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天赋、修养和洞察世事的独到解读。

undefined

图:傅文俊作品《来来往往》


C:您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家,什么是最困难的?
F:我认为最困难的,是要怎样不断地以突破自我的方式,通过艺术表现呈现出我的思考和我希望与人们分享的理念。

undefined

图:傅文俊作品《国宝No.1》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