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把好非遗工作思想意识的“总开关”

2017-12-03 17:2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积极正确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能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在10月29日,苏州刚闭幕不久的《传统工艺青年人才论坛》会上,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提出:正确认识非遗是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项兆伦的观点切中当前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的问题关键,正确的思想意识能更好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牢牢把住思想意识“总开关”也是开展非遗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

  认清非遗是在实践中传承的,实践是能动而有创造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而不是静止的,是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智慧结晶。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在一代代传承人经过口传心授、代际相传不断发展而来的,是各类传承人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实践的文化产物。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和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各级文化保护部门要不断提升非遗的当代实践水平,对于保护并增强非遗的生命力,维护并丰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至关重要。

  尊重传承人群和公共文化间,是非遗工作的重要原则。非遗传承保护不仅依靠传承人,同时依赖于非遗项目存在的群体和公共文化空间,对非遗传承人和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的尊重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原则与伦理要求。从2005年国家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根据逐级申报制度,由文化项目所在地和文化部门推荐产生各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事项往往是在一定范围内的群体和公共文化空间传承和发展的,仅仅靠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保护工作显得力量淡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群体集体智慧的凝结。作为非遗文化工作者,大家都知道一些非遗项目的分布区域并不存在某一个村、一个镇,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往往是在跨区域分布的文化空间,比如像盘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民歌”(盘县)》不光分布在淤泥乡,盘县彝族主要分布在鸡场坪、旧营、马场、保基、四格、松河、坪地、淤泥和普古等乡镇。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盘县彝族民歌(彝族山歌)》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盘县彝族人民记录本民族文化、传承本民族发展史的一个活载体。

  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是维系非遗生命力的纽带。从2005年以来,国家相继开展《非遗法》明确的认定、记录、建档和传承、传播等措施,也包括《公约》提出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以及振兴等措施。2016年以来,国家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明确了非遗传承人培养院校。自从文化部启动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之后,全国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参照文化部标准启动各类别非遗项目传承人培养计划,为同类项目及不同类别项目的传承人提供经验交流的机会。全国各地相继颁布的有关非遗方面的条例,为文化工作者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政策依据,促进非遗保护工作长远发展。

  改善和关怀传承人生存发展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一些以手工艺为主要生计来源的传统工艺项目传承人群,面临产品需求萎缩、收入不足以解决生计的困境,致使年轻人不愿学习和传承手工艺,传承后继乏人,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面对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困境,近年来,国家对传承人施行补贴制度。自2016年开始,该补助标准从2011年的每人每年1万元再次提高至2万元,地方级传承人每人每年从4000元到1500元不等,让一些传承人的生活环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各级文化部门要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鼓励手工技艺类传承人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精益求精,更是主动对接市场,开发出众多适应当前生活品味的手工技艺产品,让更多传承人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实惠,激发非遗传承人的创作与传承热情,让非遗保护工作走得更远、更久。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