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文化遗产丛书”: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保护

2017-12-31 15:11

  “中国文化遗产丛书”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新近推出,该丛书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特转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文章:《“中国文化遗产丛书”: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保护》。

  我国是世人所公认的遗产和工艺大国,所有出土和传世的极具价值的人工制作的文物、古建筑和古代工程等,既是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作,又是传统技艺的产物。即便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日益提高的当代,很多传统工艺仍广为使用,从而呈现其重大的现代价值。

  日前,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中国文化遗产丛书”(共6卷),选取全国范围内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颇高的文化遗产项目,采用跨学科、综合性的方法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全面系统的著录,兼容文化景观,更具文化意蕴,图文并茂,使丛书融学术性、文献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该丛书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市场状况比预料中好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图书出版,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一直在考虑切入的最好的出版方向就是传统工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丁凌云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相比传统戏曲、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传统工艺是相对比较活跃的一大类。它之所以活跃,这与现代生活及当下的审美高度相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笔墨纸砚,这类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的文化需求都是相当稳定的。

  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传统技艺的性质和功能存有认识误区,古代典籍中与工艺有关的文字记载稀少,而大多数民间艺人受教育程度不高,自己无法将工艺总结记录下来,众多珍贵技艺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湮灭失传。采用多种方法来调查记录和阐释赋存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凸现传统技艺的多元属性和对它们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也成为安徽科技出版社策划“中国文化遗产丛书”的初衷。

  如果说,记录本身就是一种保护,这套书的社会效益显而易见,那么,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也给予了出版社更多的出版信心。“这类书的市场情况实际上比我们预料的要好。”丁凌云介绍,图书馆馆配市场比较稳定,而且出版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搞相关学术研究,以及学习工艺美术设计等方面的读者,大都会购买此类图书。

  “现在有关传统工艺出版的图书出版越来深入。”在丁凌云看来,其变化体现在,相比十年前,大多数的作者、编者、出版社对于传统工艺的出版更容易停留在面上,更多的是对现有资料进行汇编、整理;现在不同,很多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与一线的传承人在很多时间里都呆在一起,对于一些技术数据,建立模型及数据标准,可以说,这方面现在越来越深入进来了。另一方面,丁凌云还观察到,以前对于一些全国知名性的项目研究比较多,而现在对于更有特色的,特别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技艺给予了更多关注,比如,此次“中国文化遗产丛书”系列6本中,就有《黔桂衣食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中国四大回音古建筑声学技艺研究与传承》,对于黔桂衣食传统技艺及回音壁等一些的个案、专题性的研究都更加深入。

  找到最合适的作者团队

  “中国文化遗产丛书”从2011年开始策划,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就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取得联系。出版社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看作是这套丛书最合适不过的作者在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被认为是我国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研究方面最具权威的顶尖研究团队。“关于传统工艺,我们研究所从1986年就开始从事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中国文化遗产丛书”主编之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传统工艺与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关晓武介绍,他们曾组织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项目,研究所曾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多卷本,于2006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的“中华优秀图书奖”。“由于《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按照学科门类来分,使得一些传统工艺没有得到充分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在传统工艺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再进一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提出这套丛书的设想,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当即便确定了合作意向,但接下来这一出版项目如何具体展开,出版社和研究所双方还是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和抉择。

  丁凌云介绍,出版方一开始的设想是做20卷,以地域划分,涵盖我国各省区大部分重要的传统技艺,但是经过与各方作者沟通,以及深度的调研,后来发现这样操作的难度很大,因为各省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都是跨学科、跨领域的,想要做到既全面又有深度,组织众多各专业的专家学者编写几乎是不可能的,耗费的时间也相当长,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

  “这种大而全的方式,很难实现。我们开始转变思路,改从专家入手,看全国的学术界究竟有哪些专家在从事传统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然后我们集结专家已有的学术积累来做这项调查、研究工作。”关晓武说。

  因此,2013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果断决定改变原有思路,不单纯以地域划分,而是主要以具体文化遗产项目划分,缩小规模,第一批先做6个分册。目前“中国文化遗产丛书”(6卷)已经推出,分别为《云南大理白族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内蒙古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新疆坎儿井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广西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黔桂衣食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中国四大回音古建筑声学技艺研究与传承》。

  

  传统技艺发掘与传承难度大

  从确定合作意向到“中国文化遗产丛书”第一批6本图书面世,前后经历了六年时间。在这套书出版背后,一线作者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传统工艺消失的非常快,有时我们调查的速度赶不上变化的速度。”关晓武介绍道。此外,学者和技艺传承人属于不同的话语体系,在交流、沟通上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偏差。“重在实践,使得有的匠人不会写,甚至有的不会说,这只能通过我们持续的观察、记录,在最大程度上深入这些工艺的核心技术和文化内涵。”关晓武说。

  谈到这套书的出版挑战时,丁凌云则认为,从事传统工艺研究的人才比较少,此外,源于传统工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它不在主要城市,而是主要分散在少数民族集聚区。语言障碍、地区障碍┅┅要获得一手、更深入的资料并不容易,这些都为调查、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

  前后历时六年,第一批图书才终究面世,经历了漫长的艰辛出版历程。那“中国文化遗产丛书”的独特性究竟在哪里呢?“往纵深了去研究。”丁凌云说,如果只是浮在面上,那出版价值不大,因此,我们在确定出版项目时会加入这么几个字:除了整理,还有研究,第三才是出版。只要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我们都要用科技和文化融合的方式,把这些传统文化技艺的全貌呈现出来。

  目前,“中国文化遗产丛书”第二批正在出版过程中。关晓武将其定义为一个开放式的出版项目。“我们只要找到合适的题材和与之相匹配的作者队伍,就会继续往下做。”作者团队和出版方期望,这套书一是在学术层面上做一种记录和保护,二是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许有人看到这套书后能够提取中国文化遗产的要素,发挥到今天的文化创意或产品设计当中,它的价值就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关晓武说。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范燕莹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