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以贵州民间手工技艺传承现状为例(上)

2018-02-01 13:04

  贵州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包含了染绘、刺绣、编织、雕刻、陶艺、金属工艺等门类,其特色鲜明,风格突出,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精湛的手工技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经济等原因,贵州原生文化形态保存较为完好,至今仍在许多地区继续发挥作用,对当地群众生活仍有较大的影响。面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有效地传承、保护和发展,是一个需要科学、慎重地对待的问题,也是当前政府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社会转型变革的今天,即便是拥有大量民间美术资源的贵州,也面临种种危机,人们已经意识到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的消逝,这种状况的出现包含了诸多因素,找准并重视问题的解决,对实施保护至关重要。近两年来,笔者对贵州传统手工技艺现状进行了调研,认为风行农村的打工潮以及由此引发的传统工艺断层现象事关传承与保护大计,并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打工潮造成传承主体大量流失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贵州经济社会由于底子薄、基础差,总体来说,仍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许多农村地区犹其是边远的民族地区还处于未脱贫状态,不少地方仍然保持着古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仍是贵州农村主要经济手段,贫困和落后的区域占有相当比例。经济落后、人多地少、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促成了年青人大量外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贵州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已形成一股热潮,在所有调查过的地区,青少年外出打工的人数占有相当比例。每个乡镇,每个村寨都有相当数量的年青人离开故土,出外谋生,剩下的多是中老年人及儿童,这种现象在贵州非常普遍。近几年来政府还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使更多的农村青年涌入城市,打工己成为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农村青年改变现有生活状态,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贵州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来源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5年年底,贵州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到477万人。与此并存的是,人口的流动不只是单纯的社会经济现象,在农村青年大量外流的情况下,传统文化已经呈现出整体性的传承危机。

  传统手工技艺多为家族、个体或作坊式的生产结构,家庭成员就是主要的人力资源,大都沿袭世代相传,子承父业这种传承方式。长期以来,传统手工艺主要是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显现为对既有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农村青年除了劳动生产,还要学习和继承老一辈的手工艺术,是自然而然,古已有之的传统。但在今天,多少年的生活习俗受到质疑和挑战,既有的生活模式迅速发生变化,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与陈旧的村寨形成强烈反差;传统工艺被现代农村青年视为落后可笑的东西,其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没有明显的凸现;民间艺术及艺人的地位?]有得到充分认可和肯定,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没有因此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单从这一点讲,年青人决然放弃传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随着交通、通迅的发展,农村青年愈来愈向往城市生活,打工成为他们试图改变原有生活方式最为便捷的途径。今天的农村青年更关心的是如何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而以往的知识系统和生活经验无助于他们与城市的交流,因此新一代的农村青年会果断地舍弃困窘的农村生活,同时也舍弃了传统的手工技艺,义无反顾地投进城市的怀抱。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年青人的大量外流造成了大范围的传统手艺后继无人的局面,成为贵州包括西部地区共有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已超越了一般经济活动范畴,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可能阻断文化传承的一股力量,并造成了相应后果,而这种状况仍在继续。

  在贵州民族地区,过去女孩从小就要跟母亲或女性长辈学习刺绣、挑花、蜡染等手艺,为自己作嫁衣裳。刺绣、染织是农村女性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手艺,同时也是融入当地社区生活的基本条件,甚至关系到未来生活的幸福与否,是传统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使然。现在农村普遍实行“两基”教育,女孩子也要读书学习,接受另一个知识系统的教育,而从小学到初中这段时间正是农村女孩学习刺绣等手艺的主要时期,但读书已使她们无暇顾及手工活动。调查中发现,在贵州民族地区的小学和中学,一个班级几十个女孩中没有几人学习刺绣,等到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后(能读高中的极少),年青姑娘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手工活就由中老年妇女代劳。既便不是读书上学的原因,女孩不愿学习织绣已成普遍现象,刺绣、染织等女性手工技艺整体呈下滑的趋势。男性青年更是外出打工的主力军,一些主要由男性传承的雕刻、陶艺、银饰等技艺更是出现断层现象。虽然从目前状况来看,由于传统生活习俗还在保持状态,在贵州民族地区仍然存活相当数量的民间工艺品类,但就整个传承情况来看已是今非昔比,前景令人堪忧。

  农村青年一代应是传统艺术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但这份社会责任要由他们来肩负似乎也勉为其难,现实的生活状况使他们很容易做出抉择,外出打工自在情理之中。虽然一些人不得已会重复上一辈的生活模式,但更多的年青人认为祖辈相传的手艺老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现代生活方式无疑对他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如今打工是贵州农村青年接触现代社会的最好途径,也是他们梦想改变命运的主要手段。在许多乡镇,我们常看到“不读完初中,不准去打工”的标语,读书仿佛只是为打工做准备,打工己成了农村青年面向社会,摆脱贫困的重要选择。

  农村外出打工者由于知识技能较差,很难在城市立足,绝大多数都要返回原藉,打工并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归宿问题。尽管如此,打工的经历使他们开拓了眼界,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化,这种认识上的变异使他们对传统生活的认可程度更加淡化。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这一代人,与其父辈大不相同,尽管身处农村,但外部环境已发生巨大改变,他们是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充满了大量信息和众多诱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更多的接触和接受了现代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传统的生话方式无论从物质或精神需求来说已不能使他们满足。从年龄结构和传承关系来看,这一代年青入的父辈年龄在40-50岁左右,是传承链条的中端,这批人从观念来讲相对保守,比较认同传统的生活习俗,能熟练地掌握各类技艺技巧;他们的祖辈(年龄在65-70岁左右),处于传承链的上端,这批人或年老体弱,或相继去世,己为数不多,一些手艺绝活也将随他们而去。目前5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是贵州民间工艺创造的主力军,他们承袭了上一辈人的技巧和风格,仍在本乡本土坚守着已呈荒凉之势的民间工艺园地,而他们的下一代,处于传承链下端20岁上下的年青人,却不屑于继承传统文化,许多手艺到此戛然而止,划上句号。而这一代人正是承上启下,位于传承链上关键的一环,这一环一旦断开,也就没有下一环,传承之链便无法延续。 假定如此,15-20年以后,当第四代人成长之时,就可能是传统手工技艺消亡之日。

  事实上,现实的生活困境正是导致传承谱系断裂的重要原因。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贵州许多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还处于十分贫困的状态。许多村寨人均年收入仅有几百元,生活的窘迫不言而喻,解决温饱问题成了首要的大事。我们知道,偏远贫困地区常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且保存较为完好的区域,丰饶的民族文化资源和贫困落后的物质生活,经常是交织在一起,成为一对互相制约的矛盾,这种现象在贵州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种状况下,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了第一要务,当政府、文化人、艺术家大声疾呼保护文化遗产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摆脱贫困,如何早日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特别是年青一代,他们接受了一定的教育,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其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持排斥、怀疑的态度。尽管一些人囿于生活习俗还会从事工艺制作,但只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如果手工艺不能带来实际的利益,不能解决生计问题,习艺者自然会离它而去。由农村青年组成的打工大军涌入城市,正是社会变革期尤其是贫困地区一个特有的现象,也是非物质文化走向失落,趋于衷微的重要社会原因。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