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想象的上海 :留下艺术空间中的社会学行动

2018-03-07 16:10

  最近的15年来,艺术工作室创作与学术会议室之间工作流程上的交叉成为艺术革新的一个显著方面。创作媒介之间的交换成为对如何扩展“理论”的命题边界的讨论。

  — 托马斯·克洛 (Thomas Crow)

  《剩余物-图像》 摄影 64 cm X 80 cm 留下空间/2017

  自80年代开始以来,人文学科的学术训练对当代观念艺术家的创作方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文化的私有化,也就是80年代起各类文化,企业机构对于艺术的干预和赞助。[i]所以无论是从马克·迪翁(Mark Dion)将生态学,考古学,生物学,美术馆学结合起来的跨学科创作方式,还是像安德烈·弗雷泽(Andrea Fraser)的创作过程中那极具理论方法论的语言与肢体表演,无不预示着当代艺术家无可避免要在现今复杂的文化机构体系中充当着感性的研究者的角色。然而对于中国地区性的本土艺术创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上海的新建立的非赢利空间—留下空间为沪籍青年艺术家沈凌昊所做的个人展览中,可以看到艺术家,收藏家,策展团队,学者之间在艺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复杂张力。

  如展览的策展人姜俊所言:在展览策划的开始,收藏家杨锋就非常明白地扮演着文化赞助人的角色。[ii] 这种颇具使命感的角色扮演也使的收藏家本人需要很明确的将他的私人空间看作是一个很够成为整合,塑造城市想象的文化空间的共同体。想象“imaginaries”这一词的概念出自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对于“民族群体”(National Communities)是如何构建的讨论。“而在2000年后,新一批的城市社会学者将“想象”的概念延伸至对于都市空间的讨论,这就是说城市是如何被想象的集合呈现出来的。”[iii]我们可以将留下空间这次展览中作品的视觉形式,影像图像,语言的讨论,对空间的改造以及艺术家的调查行为看作是塑造上海本土地区性文化想象的一部分。而在近代中国,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上海那么复杂,迷人和性感的值得研究。

  《剩余物-后花园地图》 视频装置 尺寸可变 留下空间/2017

  在艺术家的新个展中,沈凌昊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跳出自己以往以感性出发的创作舒适区而转变成为一个理性的空间的研究者,行动者,并且协调好与学者,策展团队,赞助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点上,沈凌昊通过对于基金会空间中非展览空间的改造来取得调节。如艺术家所言,“展览中需要保留空间的“功能性”,厨房的“功能性”,会议室的“功能性”,房间的“功能性”。未来该怎么使用这个艺术空间?包括展览的主题,从这个艺术空间的地点出发,研究在地文化的关系。” [iv] 为此沈凌昊采取的方法将重心关注在对于空间以及艺术品之间的转换,运动的功能上。这种对于机构空间的再创作方法可以从早期的体制批判(Instituion Cirtique)艺术家迈克尔·阿舍(Michael Asher)以及约翰·奈特(John Knight)中找到来源。另一方面,沈凌昊不仅仅只局限在空间中技术上的操作,而是让空间在文化情景中体现出上海都市,居民日常生活特征的想象空间。

  留光显影 ,上海的饮食和烹调

  早在5年前沈凌昊就开始对于摄影物质的材料研究实验。同其他影像艺术家一样,沈凌昊也在作品中反复表达对于“时间性”与“记忆”这两类母题来反映自身的精神世界和彰显个人创作语言,而感光材料中的“留光现象”材料特性则承载他作品对于记忆消逝的观念。与他之前的装置摄影作品有清晰的主客体不同的是,沈凌昊将新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简化到最简,只在空间中留下了30-40秒UV灯的间歇性的曝光与曝光物体的影像在同样一个30-40秒消失的两种结果。在这半分钟的时间段里,作品并不存在明确的主客体区别,不论是作为主体的照相机,还是作为客体的拍摄物体,统统都被整合在同一个空间之中。

  《剩余物-留光显影》 混合媒介装置(感光图像、感光空间、金属支架、压克力、UV光)

  尺寸可变 留下空间/2017

  《剩余物-留光显影》 混合媒介装置(感光图像、感光空间、金属支架、压克力、UV光)

  尺寸可变 留下空间/2017

  《留光显影》这件作品被艺术家以及策展团队设计在一个典型的上海精致中产阶级公寓的厨房中—日式的设计与布局,吊柜,煤气灶和海尔冰箱。 而厨房是承载着上海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事务,生活分工,饮食文化中的想象空间。“海派作家王安忆的小说中就大量的反映出上海对30年代文化的怀旧情结,包括对中产阶级饮食和烹调的怀旧。” [v] “移民社会的上海家庭非常复杂,外地来的夫妇和亲戚在一个屋檐下同吃同住。可能公婆来自苏北和宁波,妻子来自广东,亲戚来自四川。他们很挑嘴,喜欢吃老家的味道:辣的、酸的、甜的,盐放多放少,放不放蒜,都要挑,为所有家庭成员做饭的主妇就要满足不同的口味。”[vi] 这种对于饮食菜系的复杂要求提高了上海女性的烹饪经验且助长了男性对美食的热爱。这一例子最有力的佐证莫过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媒体宣传上的著名的爱做饭的“厨房丈夫”的形象的建立。总而言之,上海地区性的想象的建立离不开上海人日常生活中对待饮食文化的精致态度的集体意识。留下空间中厨房的功能性被完整的保留。在作品的展览期间,观众依然可以在空间中洗手,员工也依旧可以在空间中做饭,这些生活性的行为在UV灯30秒的曝光下以一种动态的影像形式呈现。而冰箱,煤气灶,吊柜都以一个静止的状态呈现在空间中,物体的显影与物体在时间上持续的存在。沈凌昊创作语言中“留光现象”在生活空间中所产生视觉观看上的戏剧性效果,以及通过对厨房这一上海家庭里典型的生活空间的重塑,试图在隐喻式的呈现上海家庭日常生活中特殊的想象。

  

  在《剩余物-留光显影》这件作品中,当UV光亮起,观众可以将身体贴近由感光材料制作的墙体,并自己的影子短暂保留在空间之中。

  学术会议室,参与式艺术,儒商

  如果说厨房空间展示的是上海市民的家庭生活,那展览中对于留下空间会议室的改造则是对上海经济结构的体现。为了达到收藏家杨锋要求的保留会议室的功能性,沈凌昊将自己早期的带有日式先锋风格的黑白摄影作品直接放置在私人企业的会议室中。因此艺术家坚持概念主义作品的基础“作品进入文化时必定会获得现实客体的条件,艺术品一旦离开了话语空间,就进入了博物馆的体制性空间,画廊的经济空间,以及私人家里或者企业收藏中消费和使用的空间。”而沈凌昊的放置行为也体现高雅艺术的话语空间与文化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

  会议室里除了摄影作品以外,更重要的是声音装置作品。这件融合了学者之间的会议讨论,对上海各行各业市民的采访的的音响系统被策展团队隐藏在会议室的隐蔽之处。观众可以坐在会议室交流问题的同时听着策展团队对学者们采访中对诸如土地,边界,现代性,上海是否被殖民过等社会学上的专业讨论,也能听到其他行业的人对上海经济,资本的看法。在这里,艺术家让采访,对话这一日常行为成为在文化空间的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从而催化出一种参与式美学(Participatory Aesthetics)。如美国批评家克莱尔毕晓普(Claire Bishop)对参与式艺术所定义的(Participatory Art),沈凌昊这次空间改造的行为中,“艺术家不再是某一物件的唯一生产者,而是情境的合作者和策划者;有限的、可移动的、可商品化的艺术作品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没有时间起点,不知何时结束的不间断或长期项目;观众从’观看者’或’旁观者’转变为合作者和参与者。”[vii] 然而,与常规的参与式的区别是,艺术家,策展团队以及藏家共同让会议室成为一个能体现上海地区性经济文化的展示空间。

  《剩余物-对话》 混合装置(声音、图像) 尺寸可变 留下空间/2017

  会议室的陈设非常的简单,几件宜家式的座椅和吊灯,象征着杨锋作为一个新时代精英商人对企业文化中所要求的简洁,高效。空间中精致的艺术品也暗示着空间主人对自己作为新时代的商业精英的自我身份定义。“90年代后,中国大陆在全球化和商业化的潮流下,改变传统文人知识分子的角色,甚至连孔子也被重新演绎为商业大师。而在传统定义下,文人不能是一个商人,连兼职商人也不应该做。”[viii] 如今,商人不光得一套精明的赚钱能力,也得在文化涵养具有被商业圈认可的修养,同时一种儒家式的商业伦理管理也正式成为西式商学院的正式课程。与厨房空间的改造不同的是,会议室呈现的空间出的气质不是在家务活上细心的上海男性,而是思想开放,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气质的上海男性。在中国,上海是集中最多外资、最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城市。而建立上海都市的经济,文化体系离不开这种“儒商”文化。上海文化产业上的繁荣也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文化赞助人们之间的品味交流以及软性的文化投资,而上海的城市想象在这种文化商业的交流中被塑造出来。

  《剩余物-边界:文献》 数码打印 100CM X 100CM 留下空间/2017

  除了对这两个空间对改造外,沈凌昊将自己常规的纪实摄影的创作过程上升到对城市社区空间的图像系统研究调查上。艺术家沿着建国西路(曾经的法租界)拍摄下他视觉感受上认为最有视觉趣味的建筑装饰图案,(如一个30年代Art Deco的窗花旁边是一个塑料的牛奶盒,上面贴着标语“大减价”)以及日常的生活用品。策展团队将这些影像图片整理成文案,并称为“剩余物”。剩余也意味着功能的遗忘,而这些物品所承载的功能更多的是反映特定时期社会阶级的图像。摄影师佐伊·伦纳德(Zoe Leonard)图像调查创作方法已经为我们证明了一点。今天的摄影师想要在美学上有所突破,远远不能满足于布列松之类的摄影师只满足于摄影的被动接受性,以摄影为媒介来定格和保存特定的历史瞬间。摄影师还应该主动利用摄影媒介去构建对现实历史的功能认知模式,为不同学科领域的人员提供更多的图像上研究的价值。同时,作为一个都市游荡者的沈凌昊,将这些图像制作在成自己熟悉的摄影感光材料上,以类似谱系学的方式展示这些日常的剩余物在如何创造出想象的上海都市的历史语境。

  《心中的景致-上海》 摄影 64CM X 80CM 留下空间/2017

  这次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呈现出的展览不止是一次对一位沪籍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回顾与支持,而是集中呈现出了一个艺术,企业赞助,社会学研究,上海城市文化之间相互交错关系的复杂案例。这种多学科,多身份的集体式的创作方法也体现了当今当代艺术与学院学术之间不可或缺的紧密关系。留下空间是一次对城市社会学如何被艺术创作所表达以及上海城市的想象是如何被日常的艺术行为所构建的一次研究与讨论。而更深层次的讨论,还会随着展览接下来的工作坊,研讨会,现场表演而进行下去。

  当幕布拉起我们的对话早已完结-留光显影  

  艺术家:沈凌昊

  策展人:汪单、姜俊

  主办: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留下空间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建国西路56弄29号

  展期:2017. 12.13 – 2018.5.12

  关于艺术家

  沈凌昊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绘画系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学院艺术系。2011年至今沈凌昊在创作中一直试图去探讨时间、记忆与城市变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于感光材料的运用来呈现时间的回溯感以及记忆的易逝性。

  沈凌昊曾获得 “Murphy Award”墨菲奖(2016);“巨人提名奖- 邱志杰提名奖”(2011);“CREATIVE M50年度新锐奖-银奖”(2011);“三影堂摄影奖-提名”(2011)。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艺术机构展出,包括:“Murphy Award 墨菲奖提名展”,旧金山,SOMArts艺术中心,2016;“Regarding Beauty”,科林斯堡,科罗拉多摄影艺术中心,2015;“SIPF 2012 新加坡国际摄影节”,新加坡,2012;“一重影事”,深圳何香凝美术馆,2011;“万相: 2011年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1等。

  关于作者

  何昆霖,92年生,美国赫兰德艺术中心(Headlands Center for the Arts)隶属艺术家,他曾获得过多个国际驻留奖项,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工作室(Massachusett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2017), 大西洋艺术中心(Atlantic Center for the Arts, 2017), 芝加哥艺术学院-奥克斯伯艺术学院 (SAIC-Ox-bow School of Art, 2017) 等。

  [i]. Wu, Chin-Tao. Privatising culture: Corporate art intervention since the 1980s. Verso, 2003.

  [ii]. 出自展览策展人姜俊 《多声部的共振-沈凌昊个展《当幕布拉起,我们的对话早已完结-留光显影》

  [iii]. Cinar, Alev, and Thomas Bender. Urban imaginaries: locating the modern city. U of Minnesota Press, 2007.

  [iv]. 出自艺术家沈凌昊与“艺术参数”的对谈

  [v].Gao, James Z. "Eating, Cooking, and Shanghai’s “Less-than-Manly Men”: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Food Rationing and Economic Reforms."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8, no. 2 (2013): 259-293. 陈荣钢译.

  [vi]. 同上

  [vii]. Bishop, Claire. 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Verso Books, 2012. 王志亮译.

  [viii]. Louie, Kam. Theorising Chinese masculinity: Society and gender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何昆霖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