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雕塑家 • 吴雅琳
数码艺术——50后不一样的玩法
于1978年过关斩将并考入广州美术学院的吴雅琳,有着那一代人特有的历史厚重感。大学二年级的一件作业在一夜之间几乎成为了全国传统素描的学习经典。之后的数十年艺术生涯,她时不时总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家学渊源的吴雅琳自幼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蒙养。作为雕塑家和艺术传播者,在她几十年从艺生涯中,中国传统文化对她所学的西方艺术的渗透和转化一直是一种潜在的自觉。近十几年,吴雅琳足迹遍及海内石窟寺观和海外各大博物馆,多年的积累,逐步深化了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研究和如何传承的思考。
通过反复的创作实践,新作《变脸——西方邂逅东方》,就是她历时五年之后所产生的艺术结晶。这是一件以现代技术将东西方传统艺术完美结合的创新作品。该作品以西方传统经典大卫头像为基础,并采用投影和动画技术,通过时空转换而达成。投影采用古今中外名人头像、中国戏剧脸谱并通过不断变换,形成一种被投影人物脸部表象与大卫的脸部结构互为改造、相互契合而呈现出来的全新视觉。创作过程中,有很多无法契合的中国面相都只能被放弃。这一现象,正好说明中西艺术的融合、转换并非易事。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吴雅琳拒绝表面化的挪用和抄袭,而是尽力去寻找到二者之间的真正契合并使其产生化学反应而非物理反应,因此,她一直期待着一种可能——不同艺术的碰撞,可以产生出新的里程碑。
吴雅琳谙熟音乐和表演艺术,该作品借用中西方经典乐曲,对照配合各种变换的面相,选择音律、配以节奏,以期更到位地扩大作品的现场感染力,令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穿越古今、横贯中西的无尽乐趣。吴雅琳热爱传统文化,同时重视现代技术对传统艺术的介入。在她所秉承的 “基于西学、取经东方”的创作理念中,该作品正是最集中地反映了她这些年来对艺术的深度思考,她今年所创作的三组大型作品——《变脸》、《背影》和《合璧》,均以多个维度去思考文化、社会、历史等问题,带给观众的也是超越了美术的别样感受。我们相信,2015年是吴雅琳创作道路上的又一个重要拐点。
吴雅琳简历
1956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广州美术学院教授3级、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2011年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现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所长、数码雕塑研究中心负责人。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专家库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师高资委评委。
重要展事及获奖记录
2015年“剑斩风浪”吴雅琳师生雕塑巡展(分别在国家画院美术馆深圳坪山分馆、珠海古元美术馆、潮州力诚艺术馆三地举行,广东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主办)
2013年《岁月花鼓》入选《海纳百川•中国东营雕塑艺术展》(中国国家画院主办);
2011年《雕塑作品系列》特邀嘉宾,《开悟:首届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美好童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08年《新潮州翁仔屏》获《中国《姿态、海峡风》首届中国雕塑大展》评委提名奖(中国雕塑学会)(福建 厦门);2008年《好日子》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大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项)(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 广州);2006年《长安别韵》获《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及国际巡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6年《剑斩风浪》获中国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方案优秀奖;2004年《春江花月夜》(大型木浮雕)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壁画展》(国家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1999年《六月船歌》,获《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雕塑作品银奖(云南 昆明);
1997年《一韵知秋》入选《庆祝香港回归中国雕塑大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1995年《海上生明月》入选《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女艺术家作品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中国 北京)1994年《闺中少妇》,获《中国'94艺术博览会》作品优秀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1991年《唐女戏球》获《广东省十一届亚运会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广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1991年《唐女戏球》入选《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中国奥委会);1990年《一韵知秋》,获广州市环境雕塑作品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1987年《难忘的岁月》入选《全国建军六十周年》(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0年《素描女人体》入选《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作品全国巡回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0-2013年获“广州美术学院教学优秀工作者”称号;
2011年被评为“广州美术学院教学名师”;
2010年获“第六届广东省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0年获“广州美术学院教学科研创作突出成果奖”;1999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嘉奖;1997年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