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文·文人·文人画——陈履生画展”2018年第二展4月15日淮安市美术馆举办

展览预告

陈履生

  前言

  文人艺术是中国元代以来艺术发展的主流,而对文人画这一学术命题的关注和讨论则是在近代,所涉的三个方面:文,文人,文人画,从字面上看并不复杂,可是,深入到具体就不是那么简单。中国艺术发展到八世纪开始转型,向更为精致的艺术方向发展,从书画到陶瓷以及其他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其中的关键就是文、文人、文人画。由此开始的诗书画合为一体的方式,开辟了文人艺术发展的方向,也形成了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民族特色。

  文人画的艺术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到了清末,因清朝政府的衰落而通过学习西方以图谋振兴。20世纪初,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与衣食住行相关的所有都开始发生了变化,绘画也随之开始了变革,与之相应的是传统的以文人画为代表的水墨画,为了区别外来的洋画又有了“国画”的称谓。而往日的传统与画法也在斗转星移中悄然发生变化,所谓的“中西融合”则成了20世纪中国画百年发展的主流。尽管在国画范围内的中国画家经历百年的历史发展还在使用毛笔和宣纸,还在用“墨分五色”来表现图像中最基本的造型和空间关系,文人画中的笔墨也在勉强维持之中,但是,变异是显然的。今天,代表国家文化传统的绘画和书法在21世纪的发展正在与传统渐行渐远,现代潮流与观念艺术正在重现建构一个当代艺术的基础,而文人艺术则成为潮流之外人们理想中的孤岛,少数人的固守也在变革中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那么,与文人画相应的文、文人则成了新的问题。

  喜欢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文人画的“本”就是文,就是笔墨。对于中国的笔墨,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有人奉为圭臬,有人视为零,各抒己见,各有所好。但是,我始终坚持认为笔墨是建立在书法基础之上。中国的笔墨需要传承,中国的笔墨需要修炼,中国的笔墨需要学养的支撑,中国的笔墨需要时间的凝练和考验。每一个时代的笔墨表现和发展都不一样,而时代的发展会促进和引导笔墨的变化,也有可能造就新的笔墨方式和新的笔墨语言,重要的是要恪守笔墨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在20世纪新传统的影响下,21世纪中国笔墨的发展可能会呈现出另外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无法预期,这种状态也有可能会将中国水墨画带到一种新的境界之中,而不管任何一种的笔墨或笔墨形式,如果不能适合自己的心灵表达,不能表现中国的文化精神,就不存在它的价值。笔墨的价值就在于和自己的相互关联。

  我直试图体现文人画传统在当代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观,一直努力维系传统中国画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中国特色。当然,要做到字正腔圆,实际是不可能的。我所做的就是在不可能中表现一种有限的可能性,这就是,用不同的题材,不管新旧,来表现文、文人,而成全一个当代的“文人画”。

  陈履生

  2018年4月

  作品欣赏

看尽残花总不言

136×69cm,2017

  

独留劲枝与君看

178×96cm,2015年

应尽便须尽

136×69cm,2015

暖日晴云

136×69cm,2015

冰魂

68×45,2014年

林下虽无倾国艳

136×34,2014年

  摄影展厅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履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