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保利秋拍:八大山人行草书李攀龙《送耿蠡县之官》1529.5万成交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12月8日晚,北京保利2018年秋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本场共59件书画精品上拍。其中,八大山人行草书李攀龙《送耿蠡县之官》诗以800万元起拍,133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529.5万元成交,远超拍前估价。(拍前估价:800万-1000万元)

dNnuXYzOMSIt46qUVnoCGOmwIf71GfE3DY01bVt4.png

八大山人 行草书李攀龙《送耿蠡县之官》诗 

立轴 水墨纸本 187.5×91cm

八大山人,即朱耷(1626-1705)。以别号“八大山人”而着称的朱耷实际上别号绝非只此一个,如雪个、个山等。朱耷,原名朱统銮,明太祖宁献王朱权第九世孙,清初书画家、禅师,江西南昌人,清初画坛“四僧”之首,明末清初遗民。

这件立轴是八大山人书明末七子李攀龙七律《送耿蠹县之官》。这首诗录于《沧溟先生集》卷九。释文如下:

百里初分上谷城,傍临易水接燕京。

地偏侠客风犹在,天近郎官宿转明。

北阙青云悬舄影,西山白雪入琴声。

知君三异寻常事,何限当年卓鲁情。

八大山人书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同为明代“后七子”的首领。李攀龙作为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派的主盟,主张“诗必盛唐”,即严格模拟盛唐诗。

关于这件立轴草书作品的创作时间,初步可以大致推测为书于八大山人七十四岁或七十四岁之后,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或此后的时间,是一件能够反映出八大山人晚年草书风格的作品。因为根据研究八大山人专家美籍华人王方宇先生的研究,立轴中落款处出现的钤印“八大山人(白文)”、“ 何园(朱文)”两方印组合,是在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即己卯年之后才出现在存八大山人书法风格序列之中。

这件诗轴共计五行,墨色以淡墨为主,通篇气势连绵不断。圆笔藏锋,中峰逆势起笔,以中峰为主导,使线条圆中有方,淳厚又极富流动感。字的体势正欹相生且舒朗雅致。笔势结合着书势,在平面中生成一层新的空间。这层空间不似以往比较突兀的“特色空间”,而是比较内敛含蓄但又复杂多变,使得通篇的章法灵动之际又颇为严谨,有法度。诚如今人所言:“尤其是狂草,与向来的草书大家趋于狂肆激荡不同,而表现为极简练的点线游行,线条圆厚而具方意,以其善用秃笔,单纯中又见丰富的微妙变化。”

诗轴中所反映出来上述风格,在史料记载中也是有迹可循。书史中关于八大山人书法风格记载比较丰富。张庚《国朝画征录》载:“有晋唐风格。”陈鼎《八大山人传》载:“至于书法,则胎骨于魏晋矣。”龙科宝《八大山人画记》载:“其行草深得董华亭笔意。”杨宾《大瓢偶笔》载:“有钟、王气。”“书学瘗鹤铭。”这些与八大山人同时期的记载,侧面为我们勾勒出了八大山人书法风格的整体轮廓。

结合这件诗轴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风格的来源是复杂多样的。

首先,诗轴虽然没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前奇傲不逊的风格面貌——如《古梅图轴》、《乐苑》等作品体现出有意夸张,显露锋芒,且寻求异乎寻常的字体间架,失去平稳调和的姿态,即邵长蘅所谓的“颇怪伟”(《八大山人传》),但是更多了几分淡雅调和等意味。这种淡雅调和则来自八大山人早年书法师承者董其昌。董其昌作为晚明书坛的执牛耳者,无论是书法风格,抑或是理论着说,其不可回避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清初。对八大山人在这件诗轴中所表现出来的“淡雅调和”,笔者的理解是八大山人对董其昌所谓“平淡天真”的回馈。这种回馈不是保留董字的形式面貌,而是彻底吸收了董字的风格精髓,为己所用。

其次,从诗轴的一些字的体势来看,也能反映出八大山人早些对黄庭坚的研习,如第四行首字“入”字撇划、捺画呈现出的开张之势。而黄庭坚也曾自言通过观摩《瘗鹤铭》而顿悟书法之关节,功力大增。这也解释了杨宾所谓的“书学瘗鹤铭”的说法。根据王方宇先生的研究,八大山人从三十四岁(1660)至五十三岁(1679),这二十年间,在学董字之时,开始学习黄字的间架结构。因此,诗轴中反映出八大山人学习黄字的风格,确实也非空穴来风。不过,在此诗轴中呈现的黄字风格已经是较己卯年之前的作品风格更为内敛的,跳荡的姿态已经体势甚微。

再次,值得注意的是,诗轴中线条浑圆,充满立体感的意味,是八大山人在己巳年至庚午年(1689-1690)中已经形成的笔法特点。这显示出八大山人对晋唐法书的理解,不是一味地形似而是对精神内核的深刻理解。目前存世的八大山人在己卯年至庚辰年(1693-1700)间的《临河序》临本,有十九本之多,其中比较可靠的真迹为十二件。参考这些临本,我们不难发现,八大山人对晋唐法书的研习用功非常。而临本呈现出来的风格绝不是对唐摹兰亭的亦步亦趋,与其说是“抄”写《临河序》,更不如可以看作是八大山人对明末流行书法风格与晋人风格的再阐释。反观诗轴中第二行第六字“风”字、第四行中间“知”字与末字“何”字等,都有着八大山人对晋唐法书研习后的意味。

纵观这幅诗轴,大致可推断为八大山人晚期的草书书法作品。而诗轴呈现出的书法风格,不囿于一家之样式,参透出八大山人多年研习各家书法的成果:从董其昌上溯到黄庭坚,再追随晋唐法书的研习过程,最终形成属于八大山人极具个性化的草书面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