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宋朝灭亡之后,很多瓷器泯灭在世间,乾隆感到可惜,立志要重燃瓷器文化。清代宫廷,乾隆帝酷爱瓷器的钟爱不亚于他对写诗的热情,狂爱就意味着精益求精,他的严格体现在对景德镇御窑厂要求严格,环环的检查严格。同时也把宫廷艺术的核心价值加赋到了瓷器之上,不仅讲究外观,创造也得有寓意。
荸荠瓶,拼音:bí qi。此哥釉荸荠瓶是仿古色釉之佳器,体现了清中期帝王钟情于哥窑釉色的文人性情,瓶式端庄隽秀,挺拔大方。直口,长颈,折肩微圆,圆弧腹,收至底,圈足,微外撇,因形似荸荠,故而得名。
全器里外满施哥釉,釉质厚润古朴,开片均匀自然,于穆穆之中透出高贵典雅之气,更是历数百年风霜而精光未泯,自有赵宋一道釉之品格。此式荸荠扁瓶以茶叶末釉、霁红釉及青花缠枝纹等最为常见,哥釉作品相对较少,故颇为珍稀。淡淡的青灰釉上黑、黄色纹片交织,呈现出宋哥窑“金丝铁线”的特征,极富韵律感;圈足泛黑褐之色,摹仿铁足之效果。
纵观明清两代,若论颜色釉之水平与品类之丰富,当推清中期为最,仿古与创新俱精,美观简洁,朴实而不失华丽,技艺均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界,传世至今,许多成为空前绝后之佳作,肇启清代御瓷艺术之巅峰,令后世不可企及,本品便为其中之佳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