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号·专栏】季涛:聊聊拍卖师主持比赛的那些事

人们心中的拍卖师职业也许充满着神秘感,也很风光,实际上,每当站在台上面对着上百的人群时,拍卖师更是一个充满压力和挑战性的岗位,想成为拍卖师中的佼佼者更为不易。为了激励拍卖师的进取,中拍协每隔五年都要举行一次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大赛,迄今已经举办过四届比赛。

第一届拍卖师大赛在2002年,是在北京和平里附近一家电视演播厅里举行的,我现场观摩了整个决赛。比赛分为复赛和决赛,复赛要在各省选送的近百名选手中挑出20名优秀奖,再通过决赛从中选出“金、银、铜槌奖”6名。决赛有点像当时央视里收视十分火爆的“青歌赛”。每位参赛选手要模拟主持两件拍品,一件艺术品,另一件资产项目。总分100分,若能用英语主持报价能得外加5分;拍完后选手需要在现场口头回答随机抽取的两个拍卖常识问题,每答对一题加5分。当选手间主持水准相差不大时,采用英语主持或正确答出问题都有利于选手胜出一筹。最后获得“金、银槌奖”的选手都采用了英语主持并得到加分。比赛的评委由嘉德的老拍卖师高德明先生领衔。

经过一番紧张的较量,“金槌奖”得主由来自广东卫视的金铃小姐获得,得了93.47分。当时的她刚考过拍卖师两年,只有几场拍卖会的主槌经历,获胜得益于她镇定自若的主持经验,在灯光、音响、舞台、镜头与同行观众挑剔的目光下看不出她有丝毫的怯场。首届比赛虽然方法比较简单,但锻炼出一些之后拍卖场上的主持面孔,选手也比得心服口服。

第二届比赛于4年后的2006年12月在厦门举行,共有各省初选的80名选手参赛。我因为出差公干没能去现场参观,只是参与北京预赛的出题工作。这次的预赛和复赛都采用了书面答题方式,北京的预赛也沿用了第一届决赛时的现场口头答题形式。决赛中沿用了给以英语主持加分的方式。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主观影响,复赛与决赛的评委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构成。过后,我听到了一些复赛书面理论题外泄、复赛与决赛评委互相压低非本省选手分数的传闻,比赛的公正公平性受到一定影响。

elUHKdU1dwn8ZnHvqqFcEaJ42f80Lj4SA9cPJkPm.png

2011年9月,第三届拍卖师主持技巧比赛的复赛和决赛在北京新大都饭店举行,共有91位选手参赛,我现场观摩了整个决赛。这次在比赛中取消了书面答题和英语加分,据说许多省对英语加分颇有微词。复赛中增加了现场问答题,也首次在复赛中采用了一分钟“快速报价”的比赛项目。除了“金、银、铜槌奖”之外,比赛首次引入了“最佳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口才奖”和“最佳亲和奖”。决赛时,每个选手根据模拟场景主持艺术品和资产两个拍卖品。所谓模拟场景主持,就是从企业实际经营中收集的典型案例出发,设计出一些拍卖现场的突发事件,让选手作出即时应对,评委根据选手的主持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等水平做出评判。

wVX6UMEY3PNuRmwrmFycjHThMeEiQwctBxvlbZvu.png

也许由于第二届存在题目外泄的缘故,第三届比赛题目采用了封闭出题,即出题者自我隔离在北京郊区某处,并统一上交自己的手机。复赛与决赛也采用了不同的评委阵容,规定出题者不得担任评委,遇到本省选手评委要回避等制度。为了从更高层面评审选手的主持能力,我还应邀向组办方推荐了国内知名的新闻发言人与电视主持人的研究学者闻闸老师担任了评委。

9JTIJOETWpxmbRVV7zls7UyrmpqTt1KHH2w3Cpsk.png

决赛期间,选手们也被封闭管理,上交手机,凭抓阄决定上场顺序。决赛场面新颖、有趣,紧张激烈,选手们的现场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对于资产、艺术品专业的全面理解也许成为了能否脱颖而出的决定因素。

赛后,还是听到了一些对于比赛公正性的质疑声。某些省对复赛、参赛选手在赛前举行了收费培训,如果相关培训老师参与了后面的复赛、决赛的出题或评委工作,则不利于公正公平的体现。中拍协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通知叫停各省(市)的培训。然而,有些培训停办了,有的却没有停。据说,有出题者或参赛选手携带了两个手机,而仅上交一个,所谓封闭性失去意义;虽然引入了对本省(市)选手的“回避”制度,但某些评委评分有偏向性的传闻不绝于耳。

第四届拍卖师大赛的复赛和决赛于2016年9月在河南洛阳举办,共有104名选手参赛。我没有去现场,而借助视频直播观摩了整个决赛。决赛分成艺术品拍卖、公益拍卖和资产拍卖三个部分,借助各种情景的模拟主持,这种细分有助于细致地考察选手主持不同种类拍品时的能力与技巧。

公益拍卖主持比赛的场面令人兴奋,比赛采用了真拍品、真买家、真实出价的规则,选手可以自定加价幅度和报价方式,从而有利于展现选手的实际主持经验与随机应变的能力。看到诸多选手“跳出”所谓“考试范儿”、“艺术品范儿”或“资产范儿”的习惯,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语言表达、姿态表现上的能力,令人眼前一亮。多数选手根据拍品“量身定做”的开场白和拍品介绍,多采用由场上“爱心买家”的口头报价,十分有利于形成热闹的场面。我随后还发表过一篇文章谈了观后感:《生动有趣的拍卖师大赛公益拍卖赛场》。

随后举行的资产拍卖分赛却出现了问题,一些选手和观众对于题目设计的不严谨、以及答案与评分上的随意性等提出质疑的声音。我随即又写下《拍卖师主持大赛的资产赛题不合理》一文。这场比赛在隔绝评委与选手的“封闭性”上有些欠缺,各种“找关系”、“求照顾”的传闻很多,比赛的公正公平性受到挑战。

zCO2PY86hCxmyz1B52XDpysPCkAg6ps796D0F2B6.png

显然,举办拍卖师主持技巧比赛有利于提高拍卖师主持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每届比赛也都在不断的改进中演变与进步,但如何将真正具有优秀主持素质和经验的选手挑选出来,如何提高比赛评分的严谨与公正公平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比如,主持技巧一直没能跳出拍卖师考试的规则,有着丰富主持经验者未必能胜出,而一些从没拍场主持经验的选手依然能靠“规定动作”得到高分。我曾在第三届比赛前应邀为组办方提过这样的建议:仿照艺术品拍卖主持加价幅度的多变性,给选手按照随机改变的加价幅度进行主持,以考察选手的应变能力和操作经验,但不知何故没被采纳。

一些比赛的评委是由一些拍卖行的负责人担任,这些人从不上场主持,有些评委自己的主持水平就很差,有人对本企业从不参与的艺术品拍卖常识知之甚少。另外,出题者与评委间的“回避”,各省的预赛与后来复赛、决赛评委间的相互“回避”,赛前培训者与出题者或评委间的“回避”等制度,都应该严格执行,否则,比赛的结果就难以体现公正公平和公信力。

明年,第五届全国拍卖师主持技巧比赛又将举办,期待能成为一届更加有益、有趣、好看又严谨公正的大赛!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季涛专栏]

季涛简介:

理学硕士,留英学者,注册拍卖师。目前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拍卖术语标准化起草小组组长,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曾参与编写《拍卖师论谈集》1、2集、《中国收藏20年》、《中国收藏年鉴》、《中国拍卖二十年》、国家拍卖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拍卖通论》、《拍卖经济学基础》、《拍卖基础教程》、《拍卖实务教程》等,主编了《拍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拍卖策划书精选》,著述有《拍卖师主持理论与技巧》、《当代北京拍卖史话》、《拍卖师主持教程》等书。主持过数百场艺术品、土地、房产等的拍卖会。

作者:季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