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书画笔墨课堂|当代思潮 潘公凯的笔墨转型之路


展览“笔•墨”正在火热展出中,复星艺术中心特别推出科普系列——“中国书画笔墨课堂”。笔墨是中国画,尤其是文士绘画的最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内在精神结构的经典表达形式之一。此次书画笔墨课堂旨在让观众能够在观展之余,系统深入地了解笔墨的演进过程,体会文人画传统,感受古人意气妙旨。本次课堂将分为六个章节,通过引入潘公凯的作品,继续讲述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他的笔墨探索转型之路。



04
潘公凯笔墨转型之路

从中国绘画两千年来的形式语言自律性演进的本体论角度来说,笔墨体现出不仅是一个核心概念,而且是一条随着时代思潮的变化而积累发展下来的传承主线。这条形式语言的主线进入二十世纪,由传统派四大家建构起近现代的笔墨艺术高峰,证明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深厚渊源和顽强的生命力。前三节课堂为大家梳理了从汉魏至唐宋一直到元明清中国书画笔墨演进的概况,这也是本次复星艺术中心《笔墨》展览的第一个部分。然而发展到迅猛变化的当代文化情境中,如何再进一步往前走,就成为一个深层次的学术难题。

第一部分“《图画真解》:中国画与笔墨文献展”展览现场

面对这一难题,潘公凯几十年的思考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从个人性格和喜好来说,他从吴昌硕的厚重大气入手,又想吸收潘天寿的明豁和宏阔结构,同时还倾心于黄宾虹的混融气象,而这三者同时落实到画幅平面上却又很难相容,这是潘公凯在个人艺术探索道路上一直在努力却难以解决的课题。于是,他尝试将草书和篆书笔法融入绘画创作中,以草篆笔法为骨架来融通这三个方面的追求——因为草书笔线具有迅捷飞动的书写性,而篆书笔线则具厚重凝练的长处,他努力将此二者兼顾融合,突出一个“写”字,但又不使笔墨过于放纵,而自始至终处于主体精神的精准掌控之中——这正是他理想中的目标。紧跟着展览的脚步,通过引入潘公凯的六个作品案例,本次课堂将带领大家研习潘公凯的笔墨探索之路。

第二部分“草篆之境:潘公凯笔墨探索案例”展览现场



01

《月初堕》/潘公凯/2005


《月初堕》(2005)

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图片版权:潘公凯



中国画笔墨结构的演进历史,就是绘画创作的重心由客体化的精神表达向主体化的精神表达转移的过程,又始终并未完全脱离物象与物境,仍在似与不似的范围之内,避免走极端。这是中国绘画传统最基本的特征。


我以“格调”作为近代中国画的品鉴价值中心,并且从中国画价值结构历史演进的 宏观角度,提出将“神韵”、“意境”、“格调”三个范畴确定为中国画价值中心转移的三大阶段。“格调”这个范畴涉及的是通过中国画的形式语言来表现作者的人 格、气质与情感。笔墨独立的价值,不在一味的形式主义,而在于如何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渗透或投射到笔墨的形式语言当中去。笔墨的修养有功力,人格才能有呈现,因此也就成了对中国画传统、对笔墨技法相对较高的本体论要求。

—— 潘公凯





02

《野塘清趣图》/潘公凯/2017


《野塘清趣图》(2017)

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图片版权:潘公凯


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是内在传统精神的现代转型。

—— 潘公凯





03

《残荷如石图》/潘公凯/2016


《残荷如石图》(2016)

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图片版权:潘公凯


我一直以为既要了解西方,对西方的语言和艺术传统有深入的感悟,同时又要有拉开距离的“自觉”。譬如我自己的画很容易往西方抽象画的方向走,但是我强忍住不走。为什么?因为我的画如果不往西方抽象方向去,得到的实际上比失去的要更多,也更根本。


—— 潘公凯







04

潘公凯系列作品


《新放》/2007


《敦厚》/2006


《无涯》/2000


以上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以上图片版权:潘公凯


我的学画经历和我的同代人一样,都学过西画,想要完全排除西画的影响,既无可能,也没有必要。但是这个现实并不能决定了我们只能主张去画“不中不西”的画。


—— 潘公凯





05

《今宵明月》/潘公凯/2016


《今宵明月》(2016)

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图片版权:潘公凯


中国画在今天的生存和发展,从宏观上来讲是中国画的传统图式和表述方式如何在现代社会里转型为与现代审美和现代精神活动相协调的新的语言形式。具体到绘画实践上,我的办法是一小块、一小块地去做:尽可能地守护和保留中国画的笔墨,同时又要使这个笔墨传统合乎当前变化了的绘画观赏功能。原先中国画的观赏功能主要是把玩,所以笔墨都很小,小笔小墨。现在中国画的观赏功能主要是在现代的大型公共空间里展示,所以要用大笔大墨。我的主张是要发挥笔墨的优势,又不 能因此而使中国绘画局限在案头把玩的状态。我要设法让笔墨适应我们今天的艺术观赏方式,可还是能跟笔墨原有的传统价值评价标准对接得上,这个传统价值评价标准就是“格调”。


—— 潘公凯






06

《雪融残荷》/潘公凯/2011

潘公凯的装置作品《雪融残荷》在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上赢得了众多称誉。《雪融残荷》是一件影像装置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下半部分是潘公凯的一幅墨荷的喷绘,上半部分是潘公凯的论文《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英文版的投影。上半部分的文字像雪一样融化,落入下面的墨荷之中。这里的实与虚、显与隐、在场与缺席的关系,显得复杂而耐人寻味。


表面上看来,枯荷象征中国文化,雪花象征西方文化。雪融残荷的意象表明,中国文化的衰败,加速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但是,如果进一步体会,就会发现表面强势的西方文化,其实是匆匆过客,落在枯荷上的雪花在短暂停留之后随即融化而消逝,而枯荷依然凌风傲雪,艰难挺立。最终被改变的不是枯荷而是雪花!这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十分相似。历史上曾经有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但最终改变的都是入侵者。但是,潘公凯想表达的还不是东西方文化孰强孰弱的问题,而是它们各自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共存样态。西方文化尚动,中国文化主静,这是不少比较文化学者的共识。


《融》这件作品,最终是想表明这两种文化其实应该和谐共处,互鉴互补, 共生共荣。


—— 彭锋(北京大学教授,美学家)

《雪融残荷》影像装置作品(2011)

图片由艺术家工作室提供

图片版权:潘公凯



中国传统精神把人与自然的合一看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回归自然”就是回归自然而然的宇宙和谐。不论在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互相联系、互相依赖、有机统一、综合平衡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重新认 识。“回归自然”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中国传统精神与世界未来潮流的汇合点。正是在这个汇合点上,我相信未来中国绘画可以站稳脚根,走向世界。它的力量就在于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作为内在意蕴,至于表现媒介和表现方法则是开放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 潘公凯



中国书画笔墨是一种晚熟的艺术,潘公凯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虽然孜孜不倦,却始终对自己不甚满意。所以这个展览在他,仅仅是求索路上的一小步,目的在于以自己为案例,与诸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传统笔墨在当代转型的可能性。





                                                                                              交易担保                 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即刻购票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复星艺术中心官网

阅读原文

作者:复星艺术中心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加薇13718811023

      这个厉害了,当收藏代名家保真字画请联系电微13718811023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