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你最后的著作,三联早已审定了稿,本以为你会闻到书香。又是一年,这书却仍在三联等待,等待他难产的兄弟们。。。奈何?
《摄影艺术论》封面,又名《中国摄影艺术学》
《摄影艺术论》梗概及作者简介
目前学界尚无“摄影理论”公认的定位。这一方面由于摄影的存在历史相较于其他传统事物为短暂,作为新生事物,仍处于喷薄涌现的蓬勃时期(例如在对感光化学影像工艺时代的史迹现象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印证之际,电子科技的数码影像工艺时代便扑面而来),相形于飞速映现的实践现象,理论建设明显滞后;另一方面,由于摄影所表现出的跨学科蔓延的庞杂特质,使得结构理论框架的学术轮廓相当难以把握。故目前西方学界对“摄影理论”的阐述,基本是处于各自为说的探索形态。然而,生猛发展的摄影实践也对理论思维给出挑战性的激励,越来越多的当代思想家都无以回避地就摄影现象发表个性化的思考观点,由此为看似简单直白而实则光怪陆离的影像现象,开启了透析其深层诡秘涵义的思维探索之蹊径,使摄影理论这块正待开垦的学术处女地很是具有揭秘解密的发挥空间。
《摄影艺术论》一书分列四章:第一章“摄影作为艺术”,阐释摄影的产生及其特征,以及作为一种审美和艺术形式所产生的种种命题,尤其通过摄影与西方绘画的渊源论述摄影的图像学涵义,将其置于艺术史的整体框架中,作为视觉艺术的组成部分而进行描述。第二章“它山之石”,对20世纪西方思想家对摄影的论述和可为摄影利用的文论进行评述,鉴于部分西方文论对艺术学科的读者显得过于浩繁艰涩,本章力求深入浅出,对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作为一部索引。其中包括以摄影为对象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本雅明、巴特、桑塔格、鲍德里亚等的论著;也包括未谈及摄影,但其思想对摄影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作家——如海德格尔、利奥塔等的相关论述。第三章“中国摄影的现象学”,对中国摄影史的现象学分析,叙述摄影进入中国后所走过的独特经历,探求其规律。迄今对中国摄影的描述与评论,主要集中于官方(中国文联下属摄影家协会)系统的“全国影展”和以政治宣传为突出特点的“新华体”报道摄影两种主要形态,本书力图以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将考察范围扩展到包括西方(“他者”)拍摄的中国影像、民间照相、宫廷造像、文人摄影、私人相册等等方面。本章为全书重点,在每一种“现象”分析之中,我们均力求对所反映的中国摄影理论形态加以归纳和总结。第四章“摄影与中国当代艺术”,集中论述经历百余年的中国摄影实践积累的艺术表达,在20世纪最后二十年间迸发的纪实摄影景观,和继之在新世纪以的观念艺术形式崛起的“新影像”及其学术意义,尤其关注摄影在超越了其一般社会功能,即所谓工具性,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中国当代艺术所扮演的角色。全书约400千字,图350幅。
《摄影艺术论》目录
林茨,1958年生于浙江,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9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曾任职于南京江苏省美术馆研究部,2006年9月至2008年4月任《中国摄影家》杂志副主编,主导此间该刊的改版。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要著述:《风化与凝聚——雕塑艺术比较研究》(京华出版社1995年)、《福音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中国绘画艺术》(五洲出版社2006年)。
王瑞,1950年生于吉林,1985年毕业于长春教育学院美术系。1988年游学于美国南伊利诺大学、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修习摄影艺术。曾于中国和美国任职摄影师和照片制作技师。现为独立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国际摄影文化交流策展人和协调人、摄影评论家和摄影史学者。
作为摄影家,曾在美国和中国举办《这里.那里.过去和现在》(1993年)、《光影自拍像》(2004年)、《反光时空》(2005年)等个展;于1976-2008年期间入选多次国际范围的联展,《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2003年)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地展出。摄影作品被中国滑雪博物馆、美国洛杉矶华美博物馆、中国广东美术馆、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博物馆等机构永久收藏。
作为国际摄影文化交流策展人和协调人,曾独立策划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纽约纽约》(2005年)、《了望墨西哥》、《中国人自拍像》(2006)、《摄影传来:1860-1900年的中国历史照片》、《石窟佛影》、《故园情怀:漫记1980》(2007年),首届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墨西哥摄影家佩德罗·梅耶尔摄影展》(2006)和中国沈阳世界报道摄影节《王秋杭自拍像》等跨国界跨文化的摄影展览;负责策划协调《联系图片社30周年》回顾展和《罗伯特•弗兰克与“美国人”》(2006-2007年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两个大型主展项目、《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精品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邀请展(2006年)、北京中国美术馆《墨西哥摄影家佩德罗·梅耶尔作品收藏展》(2008年)等。
作为摄影文化学者,曾发表过大量摄影评论、史论、西方摄影家介绍等方面的专业文章,论文多次入选摄影文论集。现任《中国摄影》杂志、《映像》杂志的海外特约记者。在中国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并做过近百场专题学术讲座,曾经出任第六届中国平遥国际高端摄影论坛学术总执行兼主持人(2006年)和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学术策划(2008年)。
延伸阅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