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怎么会迷上这片峡谷?没有一处名胜古迹,风景虽曰雄奇,却单调。居民多住在山上,他们的住宅极其简陋,只能叫窝棚,偶然有用山石垒筑的房屋,倚靠在陡峭的斜坡上,稍显得壮观,却说不上有多少文化意蕴。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然而可挖掘的资源,一旦投入商业开发,就会发现代价极其高昂。为了起码的温饱,农民们须拼命似地奔波劳碌,以至于,如果不事先联系而来到任何村落,面对的都很可能只是一片空寂。所有的人,包括老人和孩子,都到大山上刨食——我指的是在非常贫瘠、稀少、分散,并且遥远的山地,靠原始的种植方式,获得他们生活的全部所需。要到夜幕将整个山谷笼罩时,他们才会返回。
是一种音响的迷惑,一直对我施加着影响。最初它是自然声,包含山林的呼啸、江河跌宕发出的涛声,然后它们被阵阵传来的人类声冲淡,并压倒。不是后者在强度上超过前者,而在于,由人类发出的声音当中,包含着无以伦比的情感力量。从回荡在大峡谷的人声与自然声混响中,我将两者分辨开,泪水涌出我的眼眶。眼泪对我,本已很陌生,我不相信它们是感动的泪水,以为是脸上的汗流入眼眶而引起的,直到当我目睹发出音响的人,及他们高唱时所表现出的状态。
这是聚集在一起的数百群众共同发出的号喊。你想象一个人能将他的呼号发挥到怎样的强度,他们便是以那样的强度号喊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老者或孩童。你会高雅地将喊叫与“歌唱”加以区分,从而对我将这种集体呼号称之为音乐不以为然,事实却是,我亲耳听到的这些农民合唱所体现的美妙和独一无二,亲眼看见他们在歌唱时所表现的真挚和庄严,远远非我的语言所能传达,非我驾驭的文字所能形容。
这些男男女女,用未经训练的声带的最强音,唱出一些简朴而纯正的曲调时,确实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效果。尤其当它们呈现为多至六声部的合唱,就使整个峡谷立刻笼罩起一层洪荒的色彩,我听到和看到的,并不是任何形式的表演,这种宏大的合唱仅仅属于演唱者的日常生活,他们不是被挑选的,而是全体投入其中。他们的装束,也一如他们熟知的史诗提供给我们的视觉印象:男人穿麻质长袍,妇女戴彩石串成的珠链,同样麻织的裙子,半数人没有鞋子。所有的男人和女人投入歌唱时所表现的热情与优雅,同他们胼手胝足的形象形成了一种对比。
由此产生的声浪有时低回于整个峡谷的上空,淹没了山林的风声和怒江的涛声。仔细倾听,其浑厚的音响中体现着清晰的结构,旋律在轰鸣中飞扬,如同穿透云层的阳光,漫射在海面上。合唱者栖身的环境,酷似简陋的仓库,傈僳人把它们称之为教堂。在这个欲壑难平、消费文化盛行的世界,牢记感恩,每日不忘祈祷,必定期高唱赞美诗的,竟为此以贫困著称的人民。
对我而言,傈僳人的“神贫”之美,意味着一种启示。我将再次前往大峡谷,看望我的朋友们,听他们合唱。有人预言:效率只属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它将过时。目前的信息社会将被以情感、梦想、价值观(宗教观)主导的社会取代,人们将从计算机奴役中自救。森林将恢复,尊崇自然将取代崇尚财富,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我不知道这样的预测是否“科学”和具有必然性,但我喜欢这样的预言。
(“去了怒江,再读你2002年的文字,才有如此强烈的共鸣。”—张谦家人,2011年9月27日到10月3日怒江行)
延伸阅读:
作者:林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