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张辉:历代独扇靠背座屏构造的演变-中国家具史㉑

“屏风”之名始于汉代,先秦未见。对于各类有图画竖立的板扇(下有足墩),今人称为“屏风”,这已经以明清家具概念作定义了。这种豪爽是对的,因为开始书写就陷入一堆古名称或一堆古文考据中,读者阅读会很困难。那种史料稠叠之作,常常让人犯晕。而且关键问题是“古名称”不一定是原始匹配之称,而是后世出现的,如谈西周屏风不得不用到的“扆”,却是战国的词,而且此词那么广泛被认同。

将“屏风”一词编成大筐,装进各种竖立的板扇,扩大了“屏风”的内涵和外延。尽管它有各种类型,但还是抓住了一个共同点,就是有展示画面的立扇。

屏风可以分多题而论,文化的、艺术的、器型的。构造也各式各样,主要有独扇式、两折式、三折式、围屏式。独屏就是单扇座屏,历代都有。“独扇靠背座屏”就是竖放在主人身后的一个扇面的屏风。本文专门观察其由汉代到明清的变化。它的前进脚印,可以如下概况:足墩内收型、屏心型、铜包角型、站牙型、多抹型、飘肩榫型、抱鼓墩、回字大小框型、委角型、地栿型、内外框型、屏冠型、璎珞型。

1.足墩内收型

汉代单扇座屏还保持最原初的形态,如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的两个彩绘木屏风冥器。它是年代最早的出土实物,分属两位主人。其中彩绘玉璧云龙纹木屏风,长方形屏扇,斫木为胎,彩绘。上下由长方形屏扇和座墩构成。屏扇正面边框为黑漆地,绘朱色菱形图案。中心部位彩绘玉璧纹,四围绘几何方连纹;背面边框绘菱形纹,中间黑漆地,以浅绿、灰、红三色彩绘腾龙纹、云纹。学术界对此纹饰含义有不同解读。下面的足墩上带槽口,与屏扇结合。此时足墩立在左右边框(抹头)内侧,为早期式样。足墩又称为“墩子”“座墩”。此屏风为冥器。尺寸长72厘米、宽58厘米、高63厘米,厚2.5厘米。小于汉代榻上屏风七八十厘米的常规高度。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墓中简策记:“木五菜(彩)画并(屏)风一,长五尺,高三尺。”合算今制,汉代长五尺约为1.2米,高三尺约为o.72米。这是当时一般屏风的尺寸。

马王堆一号主人为轪侯的妻子。西汉长沙王丞相利苍被刘邦分封为第一代轪候。木胎屏风区别与后来出现的屏心型屏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68c208326c5abd1d025a63f2543d6553.jpg

西汉 彩绘玉璧云龙纹木屏风正背面

长72厘米、宽58厘米、高63厘米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另一件彩绘漆屏风冥器,长90.5厘米,高60.5厘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a1503bcf03d1b285f20e77a786b2d921.png

西汉 彩绘漆屏风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在事死如事发生的葬俗中,随葬家具配置直接反映亡人生前的生活场景。陪葬的屏风依然标志着主人的身份。汉初,扆屏文化,已经有两个空间的演变,一是普及下沉到一般封王、贵族、富有家庭;二是进入了墓葬。

2.屏心型

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柏树乡彩绘木独扇座屏架冥器,长73.5厘米,宽14 厘米,高45.8 厘米(座墩长3.3厘米、宽14厘米、高6厘米、)。研究者断代为东汉(一说魏晋),它松木质地,屏扇为四边框式,大边与抹头齐肩结合。上施白衣,绘花卉纹。兽足纹座墩内收在,抹头(竖框)内,与西汉彩绘玉璧云龙纹木屏风座墩位置相近。年代再晚的屏风座墩逐渐靠向左右两边,更科学有力。此屏扇屏心中空,说明当时存在了纺织品屏心。

西魏王德《春词》:“爱将莺作友,怜傍锦为屏。回头语夫婿,莫负艳阳征。”“锦为屏”即以纺织品锦帛作屏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61baee9a3babc91c024f9a620d119d96.jpg

魏晋 彩绘木屏风架冥器(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

隋唐,独扇座屏,还多了一层神性,成为佛陀的背靠。王者光辉又分配一些给了神。人间屏风服务神界了,以抬高神佛。后世道教的玉皇大帝像后,也有类此屏风。佛道各大神仙都来了,共享屏风之荣耀。

莫高窟417窟窟顶后部,画有隋代药师经图,红衣大医王佛身后有方正的屏风,褐色,高与肩齐平。这种屏风不同于外来的佛像背后的拿具。根据《佛说造像量度经》里的说法,拿具上有大鹏、鲸鱼、龙子、童男、兽王、象王六种动物,又称六拿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3241db18e9bdfed9d92adf573230a91a.jpg

唐代 莫高窟417窟红衣大医王佛身后的屏风

西安大雁塔下,四个门洞石门楣上,都有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说法图”上,殿堂富丽堂皇,内坐阿弥陀佛,其身后置有长方形独扇屏风,四面有边框,大边与抹头45度格角相交。上端两角直花插。可能类似广州南越王汉墓屏风上铜插管内插入的鸟羽等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80a0eeea0a7c8bb09a7c87f67839e3c8.png

唐代  西安大雁塔西门楣石刻画上的屏风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宋辽金时期,星移斗转,兴隆于汉唐的屏风榻组合随风而去。椅屏风组合处处可见,替代了榻屏风模式,这是史诗性的转变。供单人使用的竖立独扇座屏普及,高度高过坐着、立着的人头。家居重塑,新旧变化,悠长的屏风依然传承。

而且,屏风结构有大的突破,几乎走尽后来屏风结构发展的全部历程,铜包角屏扇、站牙、多抹型屏扇、大小框屏扇、内外框屏扇、抱鼓墩,代表加强坚固平稳的探索,又有审美追求。

大理州剑川县石钟山石窟石窟造像,凿于公元9至12世纪的南诏、大理国时期,为唐代、宋代(公元752年至1253年)遗存。

第1窟《异牟寻议政雕像》上,南诏第6位王异牟寻(公元7 5 4 一8 04 年),坐于龙头靠背椅上、垂足而坐、身后壁上浮雕高过人头屏风。这三个特点在唐代基本未见,正因如此,我个人认为,《异牟寻议政雕像》可能不是唐代修建,是宋代后人打造。南诏时期,佛教政教一体,王就是神。异牟寻于贞元十年(794)归唐,册封为云南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46e74ce45a813b188c31cfc403a1b0f8.png

《异牟寻议政雕像》

3.铜包角型

此时,竖立独扇座屏往往以金属(铜)包屏扇角,称为铜包角,并延续下去。这是加固结构、加强装饰的构件。河南禹县白沙赵大翁北宋墓壁画《夫妇对坐图》上,男女主人背后,各有竖立型屏风,高过人头。屏扇边框上方左右角绘黄色,表现了金属(铜)包角,屏心画水波纹。山西繁峙南关村金墓东壁画上的竖立屏风,边框铜包角,屏心绘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438e38c69693bd624647d4a9fae64aec.jpg

北宋 河南禹县白沙赵大翁墓壁画《夫妇对坐图》上的座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fd30155136c704915c8d96f12fbe0efe.png

金代 山西繁峙南关村东壁画上的屏风

江西乐平宋墓墓壁画上,有竖立独扇座屏,高度超过站立人体。屏心绘画。足墩外移,与左右长边框垂直,已经不同于此前足墩左右内收式样。它特意表现了桥梁墩效果,弓足前后着地,形如桥梁,平稳且美观,是对前代平底墩子的进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e93dfa75ebaed7f0b3f679638063724f.jpg

宋代 江西乐平墓壁壁画上的屏风( 摹本)

重庆大足北山摩崖石刻第137号《维摩诘经变图》,阴线刻于北宋绍兴四年。大居士维摩诘盘腿坐在须弥座榻上,背后单扇座屏,边框饰花纹,屏心为山水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233fa82fbd13add58bcafe29498087b5.jpg

北宋  重庆大足北山石刻第137号《维摩诘经变图》

4. 站牙型

站牙是夹住立柱(或大边)的牙头,上窄下宽。陕西韩城盘乐村北宋壁画墓中,男主人背后为独扇座屏。墩子上置斜枨(顶墩枨),连接墩子和屏扇大边,起支撑作用。斜枨固然简单,却是站牙的前身,起固定支撑作用。

四川广汉县雒城镇宋墓中陶质座屏冥器上,也见到顶墩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广汉县文物管理所 :《四川广汉县雒城镇宋墓清理简报 》《考古》,1990年第2期)斜枨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来的霸王枨、顶牙板枨也是斜枨的发展。此墓主人的身份应是民间郎中或药铺老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f71a780b9bb5a11563e8d1768f78e27e.jpg

北宋 陕西韩城盘乐村北宋墓墓主像

5.多抹多段型 飘肩榫型 抱鼓墩型

抹头指在屏风、案面、桌面、椅面、凳面的攒方框中短的横木。一组多个短横木称为多抹,有三抹、四抹、五抹、六抹等,多抹之间称为多段,有两段、三段、四抹等。

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杏木屏风(冥器)有几个新特点,一是多抹多段,表明屏扇发生结构变化。屏扇上有四根抹头,形成三段屏心,称为四抹三段。这种结构更为坚固,也便于分区设计、装饰。圆形横材与圆形竖材作丁字形接合,接合的榫头外面为圆形,虚肩榫头内空飘不实,称为飘肩榫。又称为“蛤蟆肩榫”。阎德源墓出土的杏木屏风中间两抹榫头为飘肩榫。足墩上有“宝瓶站牙”支撑大边。宝瓶站牙是形似半个花瓶的站牙,前后各一片。站牙为前后夹住立柱(或大边)的直立状牙头,立在足墩上,上窄下宽,又称为“望牙”“壶瓶牙子”“桨腿站牙”。座墩上有抱鼓,一木连做,称为抱鼓墩,为座墩形态的新发展。抱鼓为墩子上的鼓状构件,用以加强墩子重量,也有装饰性。它来源于建筑上的抱鼓石门枕。高门富户院子门大,为增强门框的稳定,需要加大门枕石重量,所以制作出与门枕石相连、类似鼓状的抱鼓石。当然抱鼓石也是门第象征。屏风上抱鼓墩的出现,也说明宋代独扇屏风体量进一步加大了。此时,墩子位于屏扇左右大边垂直下端。

发掘简报还说,屏风使用了大理石板,“正面原镶嵌大理石,已破碎。”(大同市博物馆:《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发掘简报》《文物》 1978年04期)。这是大理石家具的较早实例,但是报告没有显示图片。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有大理石专著认为:“大理石镶嵌家具出现时间在明中期之后。”(蒋 晖 :《明代大理石屏考》236页 )。

此杏木屏风为冥器,是大型屏风模型,而不是实用砚屏。其根据,一是做工粗糙;二是砚屏、枕屏为横宽形式,杏木屏风为竖屏;三是阎德源墓中冥器极多,如巾架(高18.8厘米)、茶几(高15.7厘米)、椅(高20.5厘米);四是砚屏体小,不用多抹。女真人的金朝是后起的北方政权,先后灭辽、北宋,与南宋对峙。此后,蒙古人联合宋人,灭金。蒙古人建立元朝后,灭南宋。墓主阎德源(1094年—1189年),是一位96岁高寿道人,为金代西京玉虚观的宗主大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cb192617e3e86df8575e093b520b0996.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07d3171a2f806e240df68185fc6634bf.png

金代 阎德源墓杏木屏风(冥器)

长25.7厘米,宽19厘米 高28.8厘米

(山西大同阎德源墓出土)

山西兴县康宁镇红峪村元至大二年(1309年)武氏墓壁画《夫妇图》上,供桌后为座屏,屏扇三抹两段,上段为白色屏心,题字为:“瘦藤高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己 独不在天涯 西江月”。座屏扁方,适合两人使用。屏风之上绘有长方形匾额,上面书有墓主名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62664a69df62ad0270e2953017740681.jpg

元代  山西兴县康宁镇红峪村武氏墓壁画的座屏

陕西蒲城县洞耳村元代墓壁画上,墓主身后黄漆座屏,大气堂堂,四抹三段,上段画水墨山水画,中段绦环板雕花,下段光素,形成屏心、绦环板、裙板屏风雏形。站牙轮廓曲线凹凸多变,雕云纹。金代墓葬的格子门图上,也见屏心板、绦环板、裙板结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84e32702675cdfe55d23443e939d70fd.png

元代 陕西蒲城县洞耳村墓壁画中的屏风

6.回字大小框型 委角型 地栿型

回字大小框型(子母框)是屏风发展的新成果。屏扇大框中套有小框,中间为屏心,四周为绦环板,如回字,结构更加牢固,形态益为美观。宋代五山十刹图上的“径山僧堂屏风”,出现多抹与回字大小框型结合。此屏扇上方左右角为委角。构件上凹形的边角称作委角。屏扇亮脚下置地栿。

地栿原为建筑用语,指柱脚下的承托构件,引申为家具的贴地横向底座,“地栿”与“地柎”同义。地栿两端绘有上下两圆环,为地栿前后面的圆球装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e4856a91fba34e411afa6bc21bbdaff5.jpg

宋代 径山僧堂屏风图

(张十庆:《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东南大学出版社)

河南省云城县宋墓出土石屏风(冥器),为回字大小框型,突出中间屏心。屏心上浮雕梅花鹿纹、树木猴子纹。四周小框内绦环板上浮雕海棠鱼门洞。小框与大框之间有绦环板,上浮雕海棠鱼门洞。屏扇上方左右角为委角。抱鼓墩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9b70c2ec8d180100c26d75e710b2a213.jpg

宋代 河南省云城县墓出土石屏风(冥器)

山西侯马金代董氏墓砖雕《开芳宴》图上,夫妻两旁各有一座屏风,左面屏风屏扇为回字大小框型,屏心和四周绦环板上高浮雕牡丹花。屏扇下为高亮脚,花牙板券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8d9ea871ac0bfb8677525e86a2880d04.jpg

山西侯马董氏砖雕墓砖雕《开芳宴》上的屏风

卷轴画《妆靓仕女图》、《十八学士图》传说为宋代作品,其屏风是委角型,可以参考。

参考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1c25ac5e652c94d55dbf2065b660d266.png

(传)宋人《妆靓仕女图》中的委角型屏风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a5a877be17718a0490ea567aa0fcf21d.jpg

(传)宋代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中的委角型屏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回字大小框座屏更多,如明代杜堇《玩古图轴》中的屏风,屏心四周小框各装有绦环板,结构复杂结实,又有庄重豪华之态。回字大小框座屏中,小框的绦环板数字不同,可以细分为四面单个绦环板、四面多块绦环板。明晚期,这两种式样传于明式家具,成为硬木座屏中两种常见的、结构较为复杂的形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47b4b7673c40391b4abecbdcfe1c86ca.jpg

明代 杜堇《玩古图轴》中的屏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佚名《朱瞻基行乐图》中,宽大屏心外,四面为宽框,其下面增加一排绦环板。它将屏心适度抬高,以适合人的视野。明万历佚名《红梨记》插图、唐寅《陶榖赠词图》中屏风,都属此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c174380f4b999d335628c34083f70a2d.jpg

明代佚名《朱瞻基行乐图》中的屏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746fff58f9567e552c5f24e6289e3efa.jpg

明万历 《红梨记》插图中的屏风

(选自傅惜华:《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28c8bf6d6f6cece2272c3519ee0bd010.jpg

明唐寅 《陶榖赠词图》中的屏风

(台北故宫博物院)

7.内外框型

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南宋理宗淳年间杨粲墓中的屏风,屏扇竖长,为内外框做法,即边框由内外两层框构成。其上端左右抹角。整体三抹两段,上段分左右两格,雕四方连续铜钱纹。下段雕狮子绣球纹。抱鼓墩,券口牙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c732b2f6d1fddbdbf03b4eed4c6d3d33.jpg

南宋 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杨粲墓中的屏风

8.宽台座型

明代新出现了宽台座型屏风,包括矮桌型台座、宽地栿台座。矮桌型的台座如矮桌,宽大结实,有矮束腰、牙板、四足等构件。可见明万历刻本《牡丹亭还魂记》插图。

地栿底座加宽,托住屏扇,是一种新式样。如明万历刻本《牡丹亭还魂记》插图上的屏风底座。其屏扇左右下端外侧辅以站牙。

明万历、崇祯时期,经济、文化大变革,出版业发达,图书中纷纷出现版画插图,以增加市场竞争砝码,也成就了新的绘画成果,佳作涌现。这些图书刻本上,有各式各样的屏风图像,精致写实,难能可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db0aaa83b951adc99e97317e3e2eb2ee.jpg

明万历 《牡丹亭还魂记》插图中的宽台座座屏

(转自《明代版画丛刊》,台北故宫博物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f321b0408837e7b6bf52a8f0a33b8356.jpg

明万历 《牡丹亭还魂记》插图中的宽地栿座屏

(转自《明代版画丛刊》,台北故宫博物院)

9.冠座屏型 璎珞型

明代朱檀墓出土的屏风(冥器),整体为四层结构,弓形搭脑上部,加弓形屏冠。双层出头外挑,代表另一种座屏样貌。屏扇大小框结构,中部屏心,上侧、左右侧为绦环板。高亮脚,券口横竖牙板一木连做,曲线优美而夸张。最下部为站牙、抱鼓足,加大了重心,视觉上也达到整体的上下均衡。有建筑之风,但又很灵动。多处考究的曲线,委婉又充满力度,在一众冥器中,鹤立鸡群。这应是墓主人生活中使用的单人屏风的模型。让人回想到山西马村金墓砖雕墓挂檐板上的线条,有另一种特质。

朱檀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薨。券口亮脚在宋辽金元屏风上已经出现,见于宋代“五山十刹”径山僧堂中的屏风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a74c21798da8a3ec7a01364fd051dd84.jpg

明代朱檀墓出土的屏风(冥器)

(山东博物馆藏)

在“南薫殿图像”《明熹宗朱由校坐像》上,有龙纹屏冠座屏,绘制细致,工笔写实,准确地反映了龙纹屏风的风貌。搭脑上有描金透雕龙纹屏冠,中间为顶珠。两端金色龙首出头,继承了宋代大型屏风(如太原晋祠圣母宝座后的三折屏风)屏冠上出头的作法,突显龙纹,纹饰更考究。龙首出头口衔璎珞。璎珞是用金银、珠玉珍宝穿成的串状装饰物,源于佛教,一般多用作颈饰,屏风上比较少见。这种丁零当啷的仪式感,令人异样。屏心画面云气缭绕,海水云龙双首相向,一高一低。五爪形如风轮,可作为明朝龙的年代特征。双龙中间为团寿纹。边框装饰奇特,红色外边框上,有序镶嵌不同色珠宝,左右上角作大委角。紫色内边框上描金绘缠枝莲纹。这是宫廷造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739010fea9c90424da0b65fd23c78afb.jpg

明代 《明熹宗朱由校坐像》中的屏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屏风前面,明熹宗(天启皇帝)身着带龙纹的“十二纹章”衮服,坐于龙纹宝座上。此幅画,列锦铺绣,满满当当的五爪龙,细枝末节多得不可开交。其热闹非凡前无古人,繁缛琐碎也不愧于后,包括标杆人物大清王朝乾隆王超。政治仪礼用具从来夸张矫情,代有才人。

清乾隆以前,清内务府长期库藏着历代帝后名臣画像,但一直无人过问,致使其“尘封蛀蚀,不无侵损”。乾隆皇帝知悉后,“考虑到即使前朝的皇室陵寝都为之小心维护,况且这些图像‘缣素未渝,冕旒秀发’,更不忍就随便弃之不顾,因此在乾隆十二年十月辛巳下令将这批图像中‘或有损阙。概令补缀完好。应重装者,即付装潢。’”(赖毓芝:《乾隆皇帝对于南薰殿图像的整理》 《古籍》 2020-04-12 00:00)它们重新装裱后,被奉藏于紫禁城武英殿西南的南薰殿中,史上称之为“南薫殿图像”。南薫殿图像明代帝后像均未落款,但今人普遍认为它们出自明人手笔。图像准确,极度展现帝王威仪,为明朝宫廷画师奉命而作的官方肖像,年代没有异议。

10. 插屏型

屏扇插到落地屏座上的座屏是落地插屏。屏座左右立柱内侧有槽口,可插入屏扇,方便搬迁。又称为活拿式。在明万历《月露音》插图中,可见这种插屏。今天存世的大座屏实物基本是插屏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d05baa4cba0bf4ff2180415a114edc28.jpg

明万历 《月露音》插图中的屏风

(转自《明代版画丛刊》,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晚期,黄花梨家具流行。已发现的黄花梨独扇靠背座屏实物极少,以黄花梨子母螭龙纹座屏为个中魁首。其长181 厘米、宽41 厘米、高215 厘米,宽大的尺寸,适宜靠背之用。

屏扇插入屏座立柱,又可以拆开两拿。屏扇与落地屏座的多个绦环板上,透雕着大小不同的螭龙,形成子母螭龙图案群,充满浓烈的苍龙教子之意,语境为科举制度。这是社会奢侈品消费人家的用具。螭龙纹虬回婉转,间有螭龙体团寿字。各部透雕断面之处处理得精致入微,有如圆雕,是透雕作品之标尺。王世襄曾指出,这就是清代匠作则例所谓的“玲珑过桥”。披水牙板上,浮雕大螭龙纹和变异的双螭尾纹,轮廓锼挖分心尖曲线。屏座立柱柱头雕仰俯莲花纹。站牙上透雕回首螭龙纹。桥型座墩,双面浮雕大螭龙纹。屏心嵌大理石板。

座屏为上世纪古家具商人在福建泉州“铲地皮”发现,应为旧日当地所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53b77ca443d1937314a045b041fa4f78.jpg

清早期 黄花梨镶大理石子母螭龙纹座屏

长181 厘米 宽41 厘米 高215 厘米

(选自罗伯特·雅各布逊、尼古拉斯·格林利:《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藏中国古典家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710d4f5dd2044d4f93033ce4d164ea7f.jpg

清早期 黄花梨镶大理石子母螭龙纹座屏正面

经历漫长历史,独扇靠背屏风一步步充盈发展,从光秃秃的树干,抽枝长叶,走向繁荣。

作者:张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