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 第零定律 」─── 一次有关书法、篆刻的多元探索与实践

2023-04-27 22: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303a3635ef21a2ee6d513b7742c5d7a4.jpg

展览“第零定律”于2023年4月9日在钱塘湾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鲁大东、王客、王英、黄文斌、陈见非、黄几、孙嘉鸿、宋宁、李健、黄杨、杨逸、陈欣、Omar Al Kanawati、赖安珂、董兆麟、陈图南、阮天伦、黄霁颜、陈奂、吴旭阳共20位艺术家的作品。用书法、篆刻、装置、影像等手法作为媒介,尝试以跨越的、多维度的视角来探讨书法的边界与可能性,并以此拓宽我们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346423bee0812a87ca28022a0da390cc.jpg

艺术家鲁大东老师进行现场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f65c0af183845dc0256ca6d0d219ba0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c4b926eaf758c87893cff4acad6f52a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0ddc66bf84981e1363440df88702730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373fccddde3900e38337f442d692690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8613630b6d5f24befe6f04716c9db96e.jpg

“第零定律”展览现场大合影

开幕当日,鲁大东老师进行了现场即兴创作,幽默睿智的将“机器人法则”和艺术融汇一体,书写了“第四定律,机器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确定自己是艺术家”,从而引发了从“墨滴”到AI规则、从镜像到现实、从零到无限的讨论,对“第零定律”做了全新的阐释,也在开幕式里注入了满满的学术氛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d668c59b0ab60f49d0882bfe077fc4c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1e9ae3fd208b94124ed6ea627b31541.jpg

鲁大东老师现场创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b1148c85d9027d554bd12160798d1518.jpg

鲁大东老师现场发言

“在结束(创作)的时候,有一种眩晕感......我被推到一种自省的状态。人在写字的时候,你是看不到自己的。但这一次,在书写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在看自己,有的时候我甚至忘了自己在写字,就一直在看自己......

其实呢,我今天也在调侃,就是机器人在这里(作品中)包含艺术家,艺术家里包含机器人。第四定律就是机器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确定自己是艺术家或者艺术家在任何时候应该确定自己就是机器人。

这个形式对我而言是一个未知,这个展览或者这个空间其实对我而言存在着很多未知。但是,我们在这个未知的空间里面,根据自己的经验去重新组织这样的一个形式,我觉得是非常有效和有意义的。”

——鲁大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028996ce9268582232defaca807b649a.jpg

陈见非老师现场发言

陈见非老师在现场发言中探讨了当下的书法创作过程与创作者之间的心灵互动,分享了在书法创作中找到自己、表达自己的神奇感知,引发了大家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层思考。

“今天来了很多学书法的朋友,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当学生的时候。那时每天都发奋临摹古代经典作品,学习的过程苦乐参半。有时也会比较迷茫,好在也都能慢慢熬过来,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也能有一两个碑站写的得心应手。但是相比现在的年青学子,他们的方法更为精准,常常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酷似古帖。我觉得学习书法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每一个人都能在磨合中,在书写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擅长的面貌。无论是敏感灵巧的人,还是稚拙的人.都能在书法经典中找到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的作品。古代书法是一座宝库,总有一款适合你,总有一两个品种你能写得很像。但我越来越觉得能够写像某个碑站做出来的东西,还不能称为作品。优秀的作品必须体现个人独特感受,并且能够表达出个人的生活观点,或者能够展现出个体对于书写,对于艺术的理解。”

——陈见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f11e1e001fc7aba5aa7ae0e7e7966842.jpg

黄几现场发言

黄几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结合鲁大东老师的创作和陈见非老师的发言,对展览的主题进行了拓展,探讨书法的可能性与书写中的“第零定律”,他提出,书法家的感官体验是无与伦比的,是AI不能企及的,顺应时代、无惧无畏,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规则。

“书法有很多定律,比如笔法、章法、字法......这些可能是属于第一、第二、第三定律范畴的。书法的“第零定律”,大概是对“人”的呈现。以此区别于机器人。

鲁大东老师作品的妙处在于把人和机器人并置,在ai时代提出了一种与机器人共处的第四定律:机器人(艺术家)应该在任何时候都确认自己是艺术家(机器人)。其实是一种基于未来书写的人与机器的共存之道。

高院长在校庆提到因为人类的创造性和感知能力,人工智能不会超过人类。而创造性对书法而言,不仅在于如何书写,更需要思考为何书写?以什么媒介传递什么观念?书写什么内容等。对艺术创作思考的主动性体现了创造性。至于感知,我引用鲁大东老师某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展览和图册中的中国书法,实际上是一种书法活动和其它因素混杂之后的一个静止的结果。”这句话给我的启发在于,我们可以适当地把视野从那个“静止的结果”中抽离出来,还原到书法活动的原境,追问那些伟大而经典的书法作品书写时的场域,“彼时”的书写行动、声音、触觉、嗅觉等身体感应,对“此时”的书写有什么样的启示,现代社会的各种“场域”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书写”,我们的感官又将如何“全息”地呈现在书写之中?

或许当我们在书写中打通所有感官时,书法的呈现也兼顾各种身体感应时,人的“书写”也就与机器之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黄几

本次展览名称取自阿西莫夫的机器人法则。

阿西莫夫创造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在保护人类世界的经验凝聚中,又郑重的增加了一条至上原则,即“第零定律”,为AI的发展指定了可循之路。各行各业,其实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第零定律”,或规则明白、或暗默了然,无一例外。

长期以来,艺术家们在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创作过程中,追求极致,秉承传统,也随着时代思潮,欣然承精神之嬗变,孜孜无怠,笔耕不辍。书法到了21世纪的当下,由此乘时代脉络,以极具当代的形式,展示和传达着多元的“书”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31ea1e32a25f5eba51de60578a1b4a43.jpg

鲁大东,《第四定律 机器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确定自己是艺术家》,镜面,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6c309fc9844f346db443fa4da6864448.jpg

作品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e91f6c39383913069044cda4c5cfdb62.jpg

王客,《陶文遗构二》,《陶文遗构三》,39 x 30cm,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20ae525923f72aa3b1829d2d4cd3fba5.jpg

作品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8cb65e8f8b5ded1966a753bc41c98d2c.jpg

黄文斌,《守有威,出有获》,4 x 4cm,2022

当下对于书法艺术的规则灵动多维,自由开放,在新语境下以不羁的姿态蓬勃“存在”,成为无数种规则的实验与新规则的预设。艺术家们如饥似渴地探索无限,遵循“零”的寓意,有序延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043ce128da519cef7f7c9b7f6f076ce6.jpg

陈见非,《杭州塔,雷峰塔》,110 x 220cm x 3,摄影、水墨、书法,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af35dc2ef4c0d8efe53a2ffc1b593faf.jpg

作品局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6c3d27204883c12e709e6b93802f969d.jpg

吴旭阳、黄霁颜、杨逸,篆刻,40 x 50cm,亚克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6e42cde1819be2863892005a267778a9.jpg

陈奂,《秦诏版印象·橘颂》,95 x 85cm,紫铜、宣纸,202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26249fe0384c017eed65a82c141112e9.jpg

李健,《雪花印》,尺寸可变,2020

书写性与阅读性在最终目的多样性的熏陶下潜移默化,解构、重组、意会、互感......如“语言游戏”那样的灵感刺激,召唤着艺术家们从陌生的视角重新审视书法艺术所蕴含的能量与潜能。他们以“书法”或者“书写”作为思考的过程、以形散神聚实现精神上的归属与自由,淡化艺术界限、淡化媒介形式,表达内在观念、完成独立思考,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规则。新的书法创作形式与承载媒介,在艺术家们的积极实践下展现出扑面而来的当代性,展示出直呈的、别具风格的艺术表现,他们的作品,从线条、造型、构成、符号、行为等多个领域进入当代艺术的范畴,淋漓尽致的呈现出创作者的思维与情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c3f7acc09ec3cfc356f5feff343b46ff.jpg

Omar Al Kanawati,《無所求》,30 x 30cm x 3,铁板,锈,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c4a88679e89d1327927cc9fa21b52acd.jpg

黄几,《O》,20 x 15cm,木板刻画原版,2018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66200959036272c6c84f8e048188ec2.jpg

陈图南,《寻》, 35 x 35 x 35cm x 10,亚克力,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77f486734e5143a5740f981f7cadc34c.jpg

孙嘉鸿,《将进酒》, 414 X138cm,2023

当我们通过思考书写的形式与边界,并用开放的视角和期待摸索自我内在的表达,书法便有了超越的潜质。正如索绪尔所说的:“事物的意义是在言语的差异中产生的。”尝试用逻辑、理性、技术等方式演绎的现代感,无疑就是差异性表达的尽致体现。我们循书法现代性原则之规,尊“第零定律”之髓,用文字、符号、及一切概念,明“自我表现”、“自由行为”之见地。一目了然,却非约定俗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f392ca18986325cb09cc40b14d67f74e.jpg

宋宁,《祝我一年快乐》,100 x 80cm,镜面,2023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4563ed4eeeb1feb4650156761666250e.jpg

董兆麟,《共同富裕》,录像、摄影 ,0’30’’ x 10,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8b47153195d565250d515ed1840f5dc3.jpg

陈欣,《留边畿夜宇和》,单通道影像,202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9c054d50d77760a3834aaea0ffa05a5b.jpg

作品局部

如此,纷呈的可能性延展生发,无数跨越文字边界的印记,用新的建构与整合,在信息化的世界里,源源不竭的演绎全新情绪表达,在自由的审美空间里收获更加纯粹的创作体验。

本次展览集合了艺术家们的力量,大家因共同的原初与热爱相遇、相识,在坚持、尝试与表达中,从“零”起始,完成一次实验性的探索航程,希望延展出无限可能。

“第零定律”展览于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6月初持续展出。

参展艺术家

鲁大东

名齐,号启明、夷窠,蓬莱籍,1973年生于山东烟台

1995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学士

2004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导师王冬龄,硕士

2017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导师王冬龄、朱青生,博士

中国美术学院教师

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与人乐队主唱

王客

1976年10月生于浙江省台州市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学士、硕士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书法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秘书长

徐汇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西泠印社社员

王英

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

现居上海

黄文斌

广西南宁人,现居杭州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副教授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杂志社副总编

文化部青联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

师从黄泓、张羽翔、陈国斌先生学习书法篆刻

陈见非

1978年生于福建惠安

毕业于浙江大学书法专业

常用摄影、书法、篆刻、手工书创作作品

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黄几

1990年出生于广东阳江

201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

2020年起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外聘教师,生活于杭州、广州

作品以跨媒介的观念作为创作方法,注重对传统文脉的挖掘和概念的反思,

着眼于表现日常事物的非日常状态,关注多元文化与人类生存状态的关系,

在现代书法、新水墨、录像和装置等不同领域中探索视觉和叙事的关联

孙嘉鸿

1994年出生于山东福山

本硕博皆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广州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师

宋宁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在读(导师王冬龄教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讲师

云南大学昌鑫国际艺术学院外聘教师

江西省艺术培训中心外聘教师

李健‍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作品试图去创造一个以中国传统审美为基础,

同时让当代艺术深入到 中国文化语境之中,

立足于东亚审美,兼具当代视角的作品

黄杨

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杭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少儿委员会会员

中国美术学院外聘教师

浙江财经大学书法产业与文化发展战略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杨逸

毕业于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学士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硕士

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特聘讲师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委员

南山印社社员

宜春学院书法艺术学院教师

陈欣

199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数据感知与媒体艺术硕士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媒体艺术及计算机图形工作者

UFO媒体实验室成员

现工作生活于杭州

Omar Al Kanawati

1990年出生于斯洛伐克

2016年毕业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美术设计学院,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硕士学位

202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书法专业,硕士学位

赖安珂

1995年5月生,福建福州人

2014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本科班

2018年保送本专业硕士研究生

董兆麟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学士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区域感知与总体艺术工作室

陈图南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学士学位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在读

阮天伦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学士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在读

黄霁颜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学士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硕士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青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

南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陈奂

1997年生,浙江金华人

202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

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研究生在读

吴旭阳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策展人

崔砚然

1994年出生于日本

射手座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本科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硕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4/237d4413735789e6468794ff6ac335d6.jpg

学术指导:鲁大东

学术支持: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

策展人:崔砚然

展览时间:2023.4.01 - 2023.6.01

展览地点: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湾艺术馆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