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栏 | 张辉:汉宋间榻上围屏——直角多扇围屏的演变-中国家具史㉔

古时的建筑门窗不严密,屋内的风冷天寒,玻璃窗下的今人难以体验。东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故有“屏风”之名,可见遮风保暖作用非常重要。

西汉刘安《屏风赋》说:“等化器类,庇荫尊屋。列在左右,近君头足。”东汉李尤《屏风铭》云:“雍阏风邪,雾露是抗。”晋代葛洪《西京杂记》记汉代羊胜《屏赋》:“屏风鞈匝,蔽我君王。”这些均表明屏风可以挡风、遮蔽空间。

《西京杂记》载:“汉文帝为太子时,立思贤院以招宾客。苑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庑高轩,屏风帷帐甚丽。”屏风与帷帐结合,更具御寒遮挡功效。

传说为东晋顾恺之《列女仁智图》,研究家具史者都关注“卫灵公夫人识贤”一段,卫灵公就坐在直角三折围屏内。其旁边还围着一架小型直角三折的灯屏,可以避开风吹,功能明确,似提示此类直角三折围屏更有利防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6e956ffce54c6a1b723e20c4d28a4652.jpg

东晋(待考)《卫灵公夫人识贤》(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为挡风寒,权贵们发明骄奢之举,以人体避风取暖,号“肉阵”“肉屏风”。唐玄宗时,“杨国忠于冬月,常选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风。盖藉人之气相暖,故谓之肉阵。”(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肉阵》)。明人记载:“杜驯者,为杭州别驾,遇冬月,则令魁肥婢妾骈立于前后,自号曰肉屏风。”(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四十四事物类)

榻上围屏带有的权力、阶层、财产等文化蕴含。然其主要作用是防风避寒。对抗自然功能大于社会功能,尤其在早期。

汉代跪榻流行,放在榻上的围屏流行,随榻形直角三折(两折),同时也有围在席毡上的直角围屏。

两汉两折形榻上屏风图像,屏扇一宽一窄,即独扇屏风外增加了一个侧板。从器型发展上,它是独扇屏风和三折围屏之间的过渡。

典型如山东省安丘县王封村东汉画像石上《拜谒图》上的两幅图,屏扇均在榻面上,后面和右侧面,作直角曲尺状。在左图屏扇的左侧,还安有兵器架,用以放置刀剑等兵器。这是屏风与实用物结合的例证。

一宽一窄式两折屏风式样,兴盛两汉,魏晋时已基本消失,也验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器型的老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2f5db1a4dda1028c2be115436be5f41c.jpg

东汉 山东省安丘县王封村画像石《拜谒图》上的屏风拓片

山东诸城县前凉台村东汉晚期的画像石墓中,《拜谒议事》画像上有直角三折围屏。墓主为汉阳太守孙琮坐在席毡上,四屏扇围在身边。屏外五个下属侍卫,席前众人拜谒。身前有栅足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305/0b07a394d6108e6eb959a61d7ff9db1a.gif

东汉山东诸城汉阳太守孙琮画像

(采自《文物》1981年第10期)

河南密县打虎亭二号东汉墓壁画上,有标准的榻上围屏组合,榻前有几。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305/53e1960251e1d0c1ff5a978aad419c4d.gif

东汉 河南密县打虎亭墓壁画上的榻上围屏

洛阳市宫中路朱村东汉壁画墓 《夫妇并坐图》上,可见双人坐榻、直角三折榻上围屏。榻前置一栅足案。帷帐开启,四柱扎在榻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1d32dfdc01f2f567ed6667bc2977ed52.jpg

东汉 洛阳市宫中路朱村壁画墓《夫妇并坐图》

南北朝,直角三折榻上围屏遗存名作甚多,如司马金龙墓的漆木围屏、北周安伽墓石榻围屏、甘肃天水石马坪文山顶北朝墓石榻围屏。

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围屏遗存,是直角三折榻上围屏残件,所幸有五块屏扇还比较完整,木板扇板之间榫卯结接。彩绘木胎,麻布为底。揭示木屏风的漆麻布工艺。漆画围屏上,描绘《列女传》人物。“灵公夫人”“楚庄樊姬”等图中,有“屏中屏”,再现榻上围屏的图像。其屏扇直角三折,高度在人脖颈部。它们给恢复整件残存围屏旧貌提供了绝好指南,也为理解此时期围屏提供了图像实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c023fab8b7f71045ff2318237f6dcb1d.jpg

“卫灵夫人”图上的榻上围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e224534c39f4c8458dddd7267ed3ad1d.jpg

“楚庄樊姬”图上的榻上围屏

司马金龙墓遗存屏扇,每块宽26厘米,厚约2.5厘米,高81.5厘米。汉代至南北朝,榻上围屏高度基本在七八十厘米上下。研究者认为,正面原来应共有六块屏扇,两侧各有三块屏扇,直角形态安放在多足石榻面上。司马金龙为北魏琅琊康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8d6d65e2929b331d3e4c14a939707346.jpg

北魏 司马金龙围屏榻(复原效果图)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八楫))

更多见到出土的石棺,是石围屏和石榻的组合,它们可以视为是主人生活中榻上围屏的“拷贝”。墓葬器物与墓主人生前有对应关系,一些随葬器物,或是实用品或是仿实用品的冥器。通过这些石榻围屏可推测、联想墓主人生前使用的榻围屏。

榻是主人工作、生活的重心所在,可以宴饮、会客、办公、休息等。大同智家堡北魏石椁壁画墓壁画上的榻上围屏可做参考。斗帐下,墓主人夫妇身着鲜卑服饰,盘坐在围屏榻上。帐外左侧,两女仆人抬着栅足案和食具,右侧男仆站立侍候。这是真实生活的情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09b557194dd3fbe3dddd92a615bdbfa6.png

北魏 大同智家堡石椁壁画墓壁画上的榻围屏

(《考古》,2001年7月)

北周安伽墓石棺围屏是最为典型的局脚榻上围屏,正面、侧面直角三折组合,正面以红黑漆画出边框,分隔为6幅屏扇;侧面各以红黑漆画3幅屏扇。一共12条屏扇,高68厘米。屏扇底部嵌在榻板面的凹槽中。屏扇画面上,图案繁多,分为两层,表现墓主人生前活动,使用浮雕、彩绘、贴金工艺。多足局脚榻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式样。整个榻屏长2.28米 、宽1.03米 、高1.17米。

安伽为粟特族贵族,是北周官员,主要负责管理中原地区所有的粟特人。粟特人是西域中亚一带的古老部族,从魏晋至隋唐时期,他们广泛生活、流动于丝绸之路沿线。安伽墓之榻为中原传统的局脚榻,屏也是传统的榻上围屏,仅仅围屏的绘画独特,不同以往,似乎粟特人首先突破了传统榻上围屏的教化内容,将自己生活变成了绘画故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5addd7dc76138062926fae591fff9fdb.jpg

北周 安伽墓石棺围屏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年第1期)

西安市北郊北周天和六年(571)康业墓的榻上围屏,由四块长方形石板组成,板高82-83.5厘米。80多厘米高度是此时榻上围屏的常见尺寸。屏扇上线刻墓主生活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3079931e129da6fc1451dab64caa5423.png

北周 康业墓屏风正面右侧石板墓主线刻生活图(临摹本)

(林圣智:《北周康业墓屏风石棺床研究》《 丝绸之路考古》2020年09月)

甘肃天水石马坪文山顶北朝晚期墓,主人也是粟特人贵族,墓中出土的榻上围屏也是直角三折形,全部共11屏扇,正面为五扇石板,侧面各三扇,各高87厘米、宽30—46厘米。底部嵌在榻板面的凹槽中,榫卯相接。围屏减底雕刻、彩绘11幅墓主人生活画像。围屏石榻整体长2.18米,宽1.15米,高1.23米。

石榻正面两端榻足,为蹲坐的雄狮和雌狮。狮形足少见于家具上,应是受中亚风尚影响。或认为狮形榻足有镇墓兽功能,然镇墓兽都是独立圆雕。两足间置挡板支撑榻面。这些都独具特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54b64955eb491c4a5cb5382d00530d02.jpg

北朝 甘肃天水石马坪文山顶北朝墓石榻围屏

(天水市博物馆)

魏晋南北朝,一方面是国家大分裂,大动荡;另一方面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尤其是粟特人长驱东入;而北人南下或南人北上。大时代背景下,胡人墓葬吸纳、使用了汉人的传统榻上围屏。

以上榻上围屏上的绘画或雕刻,有两种构图,一是一扇多层图画,如司马金龙墓榻围屏每扇四层人物图,北周安伽墓石棺围屏每扇为两层人物图。这可能继承了汉代画像石画面布局,画像石多为四层图。另一种是一扇一幅(层)图画,如北周康业墓石棺榻围屏上,表现了男女主人骑马出行、宴饮、会客,一扇一幅人物图。 甘肃天水石马坪文山顶隋朝墓石榻围屏也如此。

南北朝墓葬中,还发现为榻上直角四折围屏形式,可视为直角三折围屏的演变发展体。四折式是榻上四面均有屏扇,即榻前面增加带有“双阙式”门屏,多了礼仪性构件。实例有西安市北郊坑底寨北周康业墓、河南安阳固岸村东魏冯僧晖墓、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藏东魏翟门生墓中的榻上围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25c369c53a38fe0bb4ab4946573e8a65.png

东魏 翟门生石榻上的围屏

(吉笃学 :《 东魏石刻的标形器——翟门生围屏石床研究》《美术学报》2021年第2期)

敦煌文书p.3350《下女夫词》记载: “堂门策四方,里有肆合床,屏风十二扇,锦被画文章。”肆合床应该是直角四折围屏榻。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古人床榻称谓不分。

所谓的东晋顾恺《女史箴图》“同寝以疑”一句画面中,描绘了一张有帷帐的围屏榻。三折围屏前,有一对门屏,左右各两扇,中间可以打开。各扇屏心中为纵线与横线编织物,形成细格纹。此门屏形式也是三折榻上围屏发展后的形态,为榻上四折围屏,更加封闭,更保暖。它与出土的那些石榻围屏相对应,可以作为参考资料。

《女史箴图》一幅摹本藏于大英博物馆。另一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14434305361f5fd6e882a28ef0b73f39.jpg

晋(待考)《女史箴图》上的“同寝以疑”

北朝的榻上围屏实物,高度多为七八十厘米上下,在人颈部至头顶之间。但北魏以后,一些榻上围屏高度逐渐增加,高过坐姿主人的头顶。山西太原市王家峰村北齐徐显秀墓壁画中,帷帐内,夫妻并坐局脚榻上,平视背后多扇围屏,高过男女墓主人头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accfa248238290703d1c0105f9286af9.jpg

北齐 山西太原市徐显秀墓壁画上的围屏

山西太原第一热电厂北齐墓壁画中,平视,三位女性并坐于榻上,身后多扇围屏高过头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c406b45eed04b6de97a6e30bbc89e5b2.jpg

北齐 山西太原第一热电厂墓壁画上的围屏

唐代敦煌壁画中,有许多榻上围屏图,这非常之好,说明多扇榻上围屏使用于现实,可证北朝墓葬出土的榻上围屏实物并非仅是冥器。

唐代围屏延续了南北朝榻上围屏,但有变化:

一是最常用六曲式,就是六扇式。四扇、五扇、八扇等围屏比较少见。对应有一些文字如唐代花蕊夫人《宫词》:“床上翠屏开六扇,折枝花绽牡丹红。”

二是榻上以盘坐为主,不同于跪坐。

三是围屏增加了高度,过盘坐者头部,目测高在一米左右。

四是左右侧仅放一扇,左右扇板前留有较大空间,主人在榻上有更大活动空间。

在敦煌220窟初唐时期《维摩诘经变图》壁画上,第一居士维摩诘所坐榻上,六扇围屏折成直角而立,四扇置于身后,两扇较窄围屏放在左右。其尺寸大小与榻配套。围屏高过坐姿的人头。有斗帐,四柱支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c67194747cff17a538879093698d91b4.png

唐代 敦煌220窟的榻上六屏围屏壁画

在敦煌103窟盛唐壁画上,维摩诘像的后面和两侧共六扇围屏,形制同于敦煌220窟围屏。后屏扇多个方格中为草书书法。书法围屏也是当时一个重要类别,文献多有记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6e17046fede56ae5aa6c8c7a2d74a830.png

唐代  敦煌103窟的榻上六扇围屏壁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d24244c310e649988606696799a0dc04.png

唐代 敦煌103窟的榻上六扇围屏壁画(局部)

在敦煌 98 窟盛唐壁画上,维摩诘像后面和两侧的围屏,形制同于以上两例围屏。扇内绘联珠纹,这是波斯传来的纹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5/565bb183cddad4c44ce5fb994949d6bf.png

唐代 敦煌98窟的榻上六扇围屏壁画

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出土了木质家具(冥器),二十件,包涵桌、椅、围子床、茶几、盆架、巾架、座屏诸类,器型全面,前所未有。然而,没有榻及围屏。这喻示着高座时代,榻、床、椅的重组,此消彼长。

至宋代,座椅、罗汉床和落地屏风成为屋内家具的中心。此时的床资料上,围子框架基本是横宽的,而非竖长。围屏扇是竖长的。这是区别榻上围屏与罗汉床围子的关键。

榻的地位下降,榻上围屏逐渐淡出,但偶有余音。南宋曾几《求李生画山水屏》说:“乞君山石洪涛句,来作围床六幅屏。持向岭南烟雨里,梦成江上数峰青。”

在所谓的南宋马和之《孝经图》第五章上,有榻上围屏。此种图像资料难得,可资参考。

参考图: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5/36c6033c39b8710c231382a44feb3e74.jpg

南宋(待考) 马和之《孝经图》的榻上围屏

作者:张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