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视频赏析 | 赵无极1952年作《无题》,永樂2023春拍

​《无题》创作于1950年代初,是赵无极抽象艺术探索之初“甲骨文时期”的一件佳作。1948年赴法国留学后,赵无极一直在西方此起彼伏的艺术潮流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赵无极在欧洲各国游历时偶遇保罗·克利的展览,并从前者充满诗情和精神意味的艺术语言中得到启发,开始在创作中逐渐摆脱四十年代的具象风格。同时,他还从中国古代甲骨文原始而神秘的书写方式中汲取灵感,进而将客观物象提炼为高度概括的符号性结构。就此,来自东西方造型传统在赵无极的笔下交融,最终孕育出一套独特的抽象美学语汇。在“甲骨文时期”中,赵无极的绘画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平面化倾向,以及简单奇妙的线性造型和冷静的抒情风格。画家以现实中真实可见的事物与景致为蓝本,用灵动又朴拙的笔线构造出一个充满想象的符号世界,完成了个人创作的重大转型与突破,因此在其近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从画面的处理方式来看,《无题》并未完全脱离具象的规范,而是更接近于一种对风景的凝练和诗化。全幅构图空灵,层次丰富,在模糊的形象轮廓下依稀可辨山水景致。在不大的画幅中,赵无极将其谋篇布局的高超技艺展现的淋漓尽致—近景中芦苇随风飘拂,流水潺潺,小舟划过江面,极有文人山水画的意境。其后是高低错落的穹顶建筑,而远处则似有连绵山脉。所有画面要素都被安置在一种高度的平面性结构中,但物象之间却似有难以言说的空间纵深,令人拍案叫绝。画面营造上,赵无极以厚薄不一的油彩和干涩斑驳的笔触渲染出古代壁画一般的画面基底,暗示了时间的凝固与流逝,穿插其间的浅色笔触仿佛闪烁的光源点亮了整个画面。厚重的底色上勾画出各种物象的轮廓,影影绰绰、虚实相间,线条变化多端,或流畅绵长,或如斧凿刀刻,在交错排布的呼应中形成了画面的节奏感和丰富的视觉效果。
赵无极的抽象绘画道路,始终同时存在着两条截然不同但却水乳交融的路径,即对东西方各自文脉与绘画传统的吸收与调和,他一直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将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最终书写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语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情境、韵味和西方绘画中的空间构成在此作中实现了重叠,生发出一种全新的抽象格式。无论是平铺直叙的娓娓道来,还是含蓄的象征与暗喻,赵无极都努力将内心的想象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用各种图式与色彩表达自己对于自然中的无形之物的感受:“我想要画看不见的东西,生命的呼吸,风,移动,生命的形式,色彩的迸发和融合。”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