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 | 创个人拍卖世界纪录:陈可《斗牛士》908.5万成交 永樂2023春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7/9630c1a82726e649dd9b3d2ff559e9ee.jpeg

2023年7月2日,永樂2023春拍“现在即未来——全球视野中的新绘画”夜场举槌,本场中,陈可职业生涯关键展览“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扛鼎之作《斗牛士》是备受关注的一件作品,引起了场内、外多位买家竞拍,经过60余次的竞价之后,作品以超最高估价3倍多的 908.5万元成交,成功创下艺术家个人拍卖的世界纪录。


“《巴黎圣母院》的故事很打动我:一个敲钟人,去保护他心目中的那种美和善的化身,所以其实这个动物(的原型)是卡西莫多,被我演绎成了一个四不像的动物,书里的女性角色则被我转变成了一个小女孩。”

——陈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7/83c092f69c769db358aee38d227cae7b.png

艺术家陈可

千禧年初,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界限的渐趋模糊,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兴起了一股以动漫、卡通造型为特征的绘画浪潮。70后艺术家陈可在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随即投身这一全新的创作潮流,并很快凭借其柔美细腻的绘画风格成为“卡通一代”的领军人物。2006年左右,已经声名鹊起的陈可离开重庆,赴北京开启了一段全新的职业历程。然而由于环境的巨大改变,曾经的舒适圈被打破,“北漂”的陈可在生活和创作上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尽管充满了事业上的机遇,但其庞大、陌生和芜杂的生存氛围也令情感丰富敏锐的艺术家感到无助与迷茫。于是,她将虚构的自我以不同的故事情节展现于这一阶段的绘画中,以此作为情绪的宣泄和精神的慰藉,而强烈的情景化表达和感性的叙事风格也随之成为了艺术家最典型的创作特征。

2007年,星空间画廊为陈可举办了个展《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从这次展览所呈现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此时的陈可已经渐渐褪去日韩动漫的影响,并且形成了高度个人化的绘画语言与风格。她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她所面对的世界,在画面中用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K”作为自己的化身,去倾诉内心的孤独与不安。在创作上,陈可依然延续了简洁、平面化的卡通风格,同时亦通过戏剧舞台式的场景设计,架构起一个糅合了现实、潜意识和梦境的超现实空间,摇摆于真实与梦幻之间。在画面结构上,此时的陈可也不再受逻辑和理性的束缚,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元素和抽象符号进行没有预设的自动性书写,追求自由意象的释放和偶然妙趣的捕捉。就画面气质而言,这一时期的作品无疑是美丽而哀伤的,以近乎自传式的袒露向观者柔声倾诉着她心中的万般情绪与感受。2012年以后,陈可的创作主题从小女孩逐渐转向了弗里达、梦露等传奇女性,早期的自我剖析、自恋自爱也慢慢转变为对女性力量的诠释和赞颂。然而在回顾往昔时,陈可不无感慨的表示:“那批作品干净、直接,有一种直抒胸臆的利落。每个阶段都是对当时真实心情的记录,有些东西过了那个劲儿就再也画不出来了。”

作为重要个展《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中的全场焦点,创作于2006年的《斗牛士》是陈可“自我表达”阶段无可争议的扛鼎之作,也是同期尺幅最大,最具情感与心灵张力的杰作。全幅以暧昧的光线和舞台式的布局幻化出一个静默无声的竞技场。然而拉开帷幕的一瞬间,没有迸发的激情与风驰电掣的速度—疲惫的斗牛士在牛背上沉沉睡去。从女孩充满倦意的姿态中,观者能强烈地感受到她的疲惫和无奈。聚光灯下,女孩无所适从亦无处躲藏。此时此刻,身下的牦牛却成为她仅有的依靠,甚至为她留下一滴怜惜的眼泪。整个画面在艺术家的精心布局与用情渲染中,营造出一种浓到化不开的孤独感和飘零感,在举重若轻的画面氛围中映射出一种深沉的现实与心灵困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eg/202307/ac64629f85a55d1417a3046215bfd822.jpeg

《斗牛士》(局部)

在《斗牛士》中,陈可进行了非常主观化的处理。据艺术家透露,画面故事源自法国文豪雨果的名作《巴黎圣母院》。这头硕大而悲伤的白色牦牛便是小说中那个长相丑陋却内心温柔纯净的卡西莫多——艺术家将不同动物的特征进行提取和重组,最后创造出这个如同钟楼怪人一般的“四不像”;而小斗牛士无疑就是艺术家自己的化身。此时,作为勇气象征的斗牛士身心疲惫,静静地安睡于松软的牛背上,无声地流露出艺术家内心渴望被爱、被保护,渴望安全感的动人心声。女孩与牦牛头上的彩色犄角,作为一种“刺破表面”的力量,似乎又暗示了她卓越的才华和被选择的人生,隐隐流露出这一时期中艺术家期待告别过去,追寻更新的人生的坚定决心与愿景。全作构图精巧,既有西方古典绘画的均衡与和谐,同时又保有卡通艺术的简洁生动;色彩柔和典雅,用笔多样,无论是蓬松的皮毛,厚重的幕布,还是宝石般的犄角,均各有其微妙质感。最终,一切要素都在艺术家精心设计与用心刻画中幻化成一个亦幻亦真的梦幻场景,在看似合理却又出人意料的剧场情景中,在淡然的忧伤与诗意中,带给人无限的感触与遐想。

与人们所熟悉的圆鼻子、单眼皮、带着一丝淡淡忧伤的小女孩形象不同,也有别于2012年后弗里达和包豪斯女孩系列对自我身份与角色的探索,陈可早期作品更多的是对其青春期真实心情的记录。她说:“那批作品干净、直接、有一种直抒胸臆的利落。”

在四川美院上学的日子是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因此这个时期的画面大部分都是以纯白或浅色为底,整体颜色也清透明快。与后期暗淡的色调和将自我情感投射给“他者”的表达相反,早期的创作更多是对自我的体认与理解,是其内心世界在绘画中的一种直接投射。

研究生时期,陈可获得了去德国留学半年的机会。将游历欧洲的所见与其喜爱的日本电影和文学相结合,艺术家对青春和时间的表达有了新的感悟。在工作室即兴随笔勾勒出的一棵滴血的仙人掌素描成为她新系列的灵感来源。仙人掌刺穿破表面的过程做了意象化的描绘,奇怪的绿、蓝和殷红的血迹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继《仙人掌》后,陈可一发不可收拾,又相继创作了《梳子》、《沙发》等一系列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的静物作品。相比前期的人物系列,这些作品显现出强烈的神秘主义气息。用艺术家的话来说,那段时间里自己“似乎有些嗜血,血液在许多作品里出现,或一滴滴落下,或一摊摊在地上蔓延,甚至还有从碧波中飞溅而出的”。

绘于2004年的《沙发》便是陈可在上述时期中的典型创作:黑色的沙发被蓝绿色的蜡烛刺穿破表面,鲜血般的蜡泪一滴滴落下,在地上蔓延。坚硬冷冽的对比色与浅色的背景之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对于这批作品,陈可表示:“每一阶段的作品都是那个阶段的一面镜子”。或许是处在破茧而出的青春期,画面中流露的那些隐秘的青春感受,无不带着一丝挣脱旧有束缚,渴望去感受全新世界的憧憬与期待。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